词曰: 惜琼花,乱世舞,大周双王分立苦。烽火连天旧梦断,幽王笑里藏刀路。权柄争,烽烟起,谁人解此中愁绪。 东洛邑,王气聚,平王东迁心未许。二王并立朝纲乱,诸侯观望风云怒。晋文侯,挥剑出,誓斩乱源清玉宇。 战鼓擂,血染土,余臣魂断英雄路。一朝平定乾坤定,周室重归一统谱。惜琼花,泪如注,历史长河多少苦。 望江山,心如故,愿得盛世长相驻。晋侯功高名千古,后世传颂英雄谱。惜琼花,莫辜负,且将豪情寄词赋。 姬宫湦的荒诞之举打破了宫廷原有的宁静与秩序。他对褒姒的极度宠爱,竟到了废嫡立庶的地步,申后的王后之位被无情废黜,姬宜臼的太子之位也被剥夺,取而代之的是褒姒成为新王后,褒姒之子姬伯服被立为太子。 姬宜臼与其母申后在宫中受尽屈辱,无奈之下,只能偷偷逃离这危机四伏的王宫,一路奔波,前往申国投奔申侯。申侯听闻女儿与外孙的遭遇,怒不可遏,心中暗暗发誓定要为他们讨回公道。 华夏历1926年,申侯深知仅靠自己的力量难以对抗姬宫湦,于是暗中联络了缯国和西北的犬戎部族,密谋突袭镐京。那是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镐京城外一片寂静,突然喊杀声震天,犬戎的铁骑如狂风般冲向镐京。周幽王在宫中惊慌失措,试图组织抵抗,但已然无力回天。最终,姬宫湦被杀,太子姬伯服也在混乱中被砍死。姬宫湦死后被追谥为幽王。 这场血腥的政变过后,以申侯为首的几个诸侯经过商议,一致拥立姬宜臼为新一代天子。新天子初立,朝堂动荡,为了稳定局势,姬宜臼任命郑武公担任司徒,与晋文侯一同辅佐周王室。姬宜臼在郑武公、晋文侯的辅佐下,勉强支撑着这风雨飘摇的周王室。 然而,命运似乎并未放过姬宜臼这位年轻的天子。姬宜臼继位后,周地其他百姓不服,认为姬宜臼弑君弑父不仁不义。虢国侯虢公翰便以姬余臣是周幽王弟弟的身份,拥立其为周天子。大周形成双王并立的局面。 同年,犬戎再次发兵袭击周王畿,富饶的土地瞬间陷入一片战火之中。百姓们流离失所,哭喊声回荡在残破的街巷。 秦国国君秦襄公听闻周王室有难,毅然率领大军前来勤王。姬宜臼望着这位英勇的君主,眼中满是期待,他高声道:“西戎凶恶无道,掠夺我们岐、丰的土地,只要秦国能攻打并赶走西戎,如果秦国攻占这些土地,那这些土地就归秦国所有。”说罢,与秦襄公郑重盟誓。 秦襄公领命而去,他的大军士气高昂,将士们个个视死如归。战场上,秦军如猛虎下山,奋勇向前,与犬戎展开了激烈的厮杀。犬戎大军在秦军的猛烈攻击下,渐渐难以招架,终于败退而去。 秦襄公首战告捷的消息传至姬宜臼耳中,他大喜过望,对着左右臣子说道:“给秦公记功,待犬戎退出岐山,再予以封赏。”宫廷之中,短暂地洋溢着喜悦的气氛。 然而,犬戎并未就此罢休。他们首战大败后,大军四散奔逃,至岐山脚下,犬戎首领汇拢残军,重整旗鼓,准备再次攻击秦军。 在岐山脚下,犬戎大军以一种更加凶猛和决绝的姿态冲向秦军。秦军被这突如其来的反击打了个措手不及,一时间阵脚大乱。激烈的战斗中,秦军渐渐失去了优势,最终败下阵来。 姬宜臼听到秦军战败的消息,刚刚放松的心又一次提了起来,满心的忧虑写在脸上。他在朝堂上焦急地问道:“诸位爱卿,如今秦军大败,犬戎势大,该如何是好。”众臣皆摇头不语,整个朝堂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姬宜臼望着这些沉默的大臣,心中满是失望和无奈。他深知,周王室的权威已经大不如前,诸侯们各自为政,如今面对犬戎的威胁,竟无人能提出有效的对策。 在这艰难的时刻,姬宜臼只能寄希望于秦襄公能够再次重振旗鼓,击退犬戎。而秦襄公也并未放弃,他在战败后,迅速总结经验教训,重新整顿军队,准备与犬戎展开新一轮的殊死搏斗。 秦襄公,这位英勇无畏的君主,率领着他的秦军与凶悍的犬戎展开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激战。然而,战况胶着,犬戎势大,秦军虽拼死抵抗,却依旧难以迅速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周王姬宜臼坐在朝堂之上,眉头紧锁,满脸忧虑。他望着下方默默不语的诸臣,心中充满了无奈与焦虑。犬戎的威胁如同一把利剑,高悬在他的头顶,让他每日都提心吊胆,生怕那野蛮的敌军攻破王城,带来无尽的灾难。 此时的大周,正处于双王并立的尴尬局面。以姬宜臼为首的周军和以姬余臣为首的周军,不仅未能团结一致抵御外敌,反而时常因为权力和利益的纷争而产生摩擦。姬宜臼被这内忧外患搅得不胜其烦,却又无可奈何。 一日,朝堂之上气氛凝重。秦襄公迈着坚定的步伐上殿面君,他单膝跪地,声音洪亮却带着一丝愧疚:“大王,犬戎势大,此次阻敌之战,势必旷日持久,臣无法快速击败敌军,请大王降罪。”姬宜臼连忙起身,亲自扶起秦襄公,说道:“秦公不必自责,犬戎自古就时常侵扰我中原之地,他们凶猛残暴,非一日可破。如今局势危急,本王已决定迁都洛邑,不知秦公可否派兵护送?”秦襄公毫不犹豫,拱手道:“臣愿派兵护送,定保大王周全!”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华夏历1926年秋,萧瑟的秋风中带着丝丝寒意。秦襄公一方面指挥着前线与犬戎的激烈战斗,一方面精心挑选出一队精锐兵马,肩负起护送姬宜臼迁都的重任。 迁都的队伍缓缓启程,旌旗飘扬,却难掩那凝重的气氛。队伍中的人们,眼中满是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秦襄公派出的心腹将领,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不敢有丝毫懈怠。 一路上,晓行夜宿,风餐露宿。白天,烈日当空,将士们汗流浃背,却依旧步伐坚定;夜晚,月明星稀,营地中篝火点点,守夜的士兵不敢有丝毫的疏忽。每经过一处山川险阻,都仿佛是一次生死的考验。 经过漫长的跋涉,非只一日,迁都队伍终于抵达了洛邑。这座新的都城,将承载着周室的希望与未来。自此,大周分裂为姬宜臼的东周和姬余臣的西周,周室的辉煌已如落日余晖。 华夏历1929年夏,经过三年漫长而残酷的战争,犬戎终于在秦襄公的顽强抵抗和各方势力的联合打击下被击退。战火纷飞的大地渐渐恢复了平静,然而,战争留下的创伤却深深烙印在人们的心中。 在这场艰苦的战争中,晋文侯和郑庄公作为后方供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源源不断地为前线输送着粮草和物资,保障了军队的战斗力。 姬宜臼决定论功行赏,以表彰那些为保卫周室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们。朝堂之上,姬宜臼高坐王位,目光庄重而威严。他首先赞扬了秦襄公在与犬戎战斗中的英勇无畏和巨大牺牲:“秦襄公,你在抵御犬戎的战斗中,身先士卒,不畏强敌,为周室的安宁付出了太多。本王话复前言,将岐山以西地区赐予你,望你能继续守护这片土地,为百姓谋福祉。”秦襄公跪地谢恩,他深知这份赏赐的厚重,也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 晋文侯和郑庄公也因其贡献受到了丰厚的赏赐。然而,他们都清楚,周室的衰落已不可逆转,而新的格局正在悄然形成。 秦襄公回到封地,望着广袤的岐山以西地区,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是秦人的新起点,也是他们走向辉煌的基石。他决心励精图治,让这片土地繁荣昌盛,让秦国在他的手中崛起,成为华夏大地上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秦襄公奋力击退犬戎,姬宜臼在洛邑得以站稳脚跟,终能腾出手来,与姬余臣争夺大周天下。这两位周王,皆视自己为正统,欲一统周室,战乱的阴霾笼罩着华夏。 华夏历1935年,姬宜臼决心一举铲除姬余臣,派大将南宫齐率两万大军讨伐西周。姬余臣亦不甘示弱,遣大将芈渠率军迎战。 战场上,金戈铁马,杀声震天。然而,南宫齐虽勇猛,但其武艺兵法均逊于芈渠。芈渠指挥若定,巧妙布阵,将南宫齐的军队逐渐包围。最终,南宫齐的两万大军全军覆没,无一生还。 洛邑王宫之中,姬宜臼听到这一噩耗,如遭雷击。他呆坐在龙椅上,双眼直愣愣地看着殿外阴雨绵绵的天空,心中满是悲愤与无奈。大周的荣耀仿佛在这一刻黯淡无光,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沉重压力。 而此时,远在晋国的晋文侯听闻姬宜臼大军全军覆没的消息,心中深知周室的稳定对于天下的重要性。他果断率领五万大军,奔赴洛邑。 晋文侯将大军驻扎在洛邑城外,自己则只身入宫,上殿面君。姬宜臼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神色疲惫而忧虑。见晋文侯前来,他强打起精神问道:“晋侯来此有何事?” 晋文侯恭敬地行礼,道:“陛下,臣闻南宫齐将军率两万大军伐西周,全军覆没,特率大军五万,前来支援。 姬宜臼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脸上的阴霾顿时消散了几分,大喜道:“晋侯真乃忠臣也。若能助朕平定叛乱,恢复大周正统,朕定当重重赏赐。” 晋文侯郑重领命,转身出宫,准备与姬余臣展开一场生死较量。 晋文侯深知,这场战争不仅关乎周室的正统,更关系到天下的稳定。他回到军中,与诸位将领精心谋划战略。五万大军士气高昂,誓要为周室的统一而战。 姬余臣这边,虽然初战告捷,但得知晋文侯率领大军前来,也不敢掉以轻心。他加紧训练士兵,加固城防,准备迎接更为激烈的战斗。 战争的号角再次吹响,晋文侯的大军如潮水般涌向姬余臣的城池。双方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攻防之战。晋军凭借着出色的战术和高昂的士气,逐渐占据了上风。 但姬余臣的军队也拼死抵抗,战斗异常惨烈。城墙上,箭矢如雨,鲜血染红了大地。晋军一次次冲锋,又一次次被击退,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 在晋文侯的英明指挥下,晋军终于找到了敌军的破绽,一举攻破城门。姬余臣的军队陷入混乱,纷纷溃败。姬余臣见大势已去,欲逃离王城,却被晋军发现,最终被生擒。 华夏历1947年,经过十余年的艰苦战争,晋文侯终于消灭了西周王姬余臣,为姬宜臼扫平了障碍。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洛邑王宫,姬宜臼再次召见晋文侯。他感慨万分地说道:“晋侯,此次多亏了你,大周方能重归一统。朕要重重赏赐于你。” 晋文侯谦逊地说道:“陛下,为大周效力,乃臣之荣幸。臣不敢奢求赏赐。” 姬宜臼微笑着道:“晋侯不必推辞,姬余臣的王城,朕赏赐给你,以彰你的功绩。” 晋文侯谢恩。从此,晋文侯的威望在诸侯中日益提高,晋国也逐渐强大起来。 自姬宜臼东迁洛邑之后,曾经辉煌的周王朝失去了大片故土。往昔那广袤无垠、威服四方的王土,如今东不过荥阳,西不跨潼关,南不越汝水,北只达到沁水南岸,方圆仅有六百余里。地窄人寡,与那些方圆数千里的大诸侯国相较,周王室只勉强算得上是一个中等诸侯国罢了。 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郑、晋、齐、鲁、燕、宋、楚等大国纷纷崛起。他们为了争夺更多的土地、人口以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相互之间展开了激烈的兼并战争。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天下陷入了诸侯争霸的纷乱局面。 姬宜臼坐在周王宫那略显陈旧的殿堂之上,眉头紧锁,忧心忡忡。他深知周王室的衰落,却又无力回天。为了维持王室的表面尊严,他相继委任郑武公、郑庄公父子担任周王室的卿士,希望能借助郑国的力量来稳定局势。 郑国在郑武公与郑庄公的治理下,实力日益雄厚。郑庄公更是一位精明强干、雄心勃勃的君主。姬宜臼渐渐对郑庄公怀有戒心,他不愿朝政完全被郑庄公所操纵。 这一日,姬宜臼在朝堂之上,看着下面的群臣,心中暗暗思忖。郑国近期多事,郑庄公未能前来上任,这正是一个摆脱其控制的好机会。他下定决心,要撤掉郑庄公卿士的职务,并暗中将朝政分托给虢公。 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郑庄公很快得知了这个消息,他怒不可遏,立即率领大军赶往洛邑。 洛邑的王宫之中,姬宜臼听闻郑庄公前来,心中不禁一阵慌乱。他知道,这次麻烦大了。 郑庄公大步踏入王宫,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愤怒与质问。 “天子,您为何要如此对待臣?臣一心为王室效力,从未有过二心!”郑庄公的声音在殿堂中回荡。 姬宜臼面露尴尬,连忙赔礼道:“郑公,莫要动怒,此事乃是寡人考虑不周。” 郑庄公却并不买账,他冷哼一声:“天子,您这是要卸磨杀驴吗?郑国为王室鞍前马后,如今您却这般对待臣,实在让人心寒!” 姬宜臼再三赔礼,试图平息郑庄公的怒火,但郑庄公仍然不依不饶,态度强硬。 王宫之中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大臣们都低着头,不敢出声。 姬宜臼无奈,只好提出让王子狐到郑国作人质,以此来表明自己的诚意。 此言一出,朝堂上一片哗然。 “天子,此举万万不可!王室尊严何在?”一位老臣挺身而出,跪地进谏。 姬宜臼长叹一声:“事已至此,寡人也是无奈之举啊。” 大臣们纷纷议论起来,都觉得让王子去做人质太过有损周天子的颜面。 这时,又有大臣提出相互交换人质的办法,让郑庄公的儿子公子忽也来洛邑作人质,而王子狐去郑国则用学习的名义。 郑庄公沉思片刻,最终同意了这个方案。 姬宜臼望着郑庄公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苦涩。曾经至高无上的周天子,如今竟然要看诸侯的脸色行事,这是何等的悲哀。 王子狐与公子忽的交换人质,暂时缓和了周王室与郑国的紧张关系,但周王室的衰落之势已无法阻挡。 郑国,在郑庄公的带领下,纵横捭阖,在诸侯之间游刃有余。郑庄公凭借着自己的智谋和武力,不断扩大郑国的影响力。 姬宜臼在洛邑,每日忧心忡忡地关注着天下局势的变化。他知道,周王室的命运已经风雨飘摇,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这一天,姬宜臼收到密报,说郑庄公打着王室的旗号,擅自征伐周边的小国。姬宜臼大怒,他召集大臣,商议对策。 “郑庄公欺人太甚,竟敢假传王命,我们不能坐视不管!”一位大臣气愤地说道。 “可是,如今我们实力弱小,又能拿郑国怎样?”另一位大臣忧心忡忡地说。 姬宜臼沉默不语,他心中明白,现在的周王室根本没有能力与郑国对抗。 就在周王室一筹莫展之时,郑庄公却主动来到了洛邑。 姬宜臼强压着心中的怒火,接见了郑庄公。 “郑公,你擅自征伐他国,可知罪?”姬宜臼质问道。 郑庄公却面不改色:“天子,那些小国不尊王室,臣替天子教训他们,何罪之有?” 姬宜臼气得浑身发抖:“你……你这是强词夺理!” 郑庄公微微一笑:“天子息怒,臣也是为了王室的尊严着想。” 姬宜臼知道,再与郑庄公争论下去也无济于事,只好作罢。 此后,郑庄公越发嚣张跋扈,周王室的权威荡然无存。 姬宜臼在这无奈与痛苦中度过了一天又一天,他不知道周王室的未来在哪里,只能在这乱世中苟延残喘。 而天下的局势愈加混乱,诸侯之间的战争不断升级,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姬宜臼病倒了。他躺在床上,神志不清,嘴里还念叨着周王室的昔日辉煌。 王子狐和大臣们守在床边,心急如焚。 “快去请太医!”王子狐焦急地喊道。 太医匆匆赶来,一番诊治后,无奈地摇了摇头。 姬宜臼的病情日益加重,最终在一个凄凉的黎明,与世长辞。 他的离去,仿佛是周王室衰落的一个象征,这个曾经辉煌的王朝,在历史的洪流中,正逐渐走向没落……喜欢烘炉记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烘炉记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