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哥儿竖起大拇指,“果然父子所见相同。 父亲可记得苏盛业年岁几何?” 王宁远掐起左手指诀一算,脱口而出道。 “五十有五!” 说完王宁远就觉得不对,以武传家,自然更重视男丁。 看苏永贞年纪不过十六七。 “父亲发现了? 苏家不定在暗地里替皇家筹备什么呢。 说不定对西域的渗透早就开始了,不然如何解释黄侍郎在西域比在西南还顺利。 同样在辽东呢!” 有官员路过,王宁远笑着拱手打招呼。 “殿里在议论什么?” 礼部官员摇摇头,“工部同僚正大放厥词呢! 死活不同意将四书五经、佛道经典以外的书籍赐给藩属国。 各方使节为贺我朝立下太子也算倾尽国力。 府丞大人同工部同僚熟悉,多劝解两句,天朝要有天朝的威仪。 安抚、开化藩属国本就是宗主国的职责。” 也就今儿是大喜的日子,若是在朝堂上王宁远非拿芴板抽他。 “事关国朝威仪,王宁远自然责无旁贷。” 送走礼部官员,王宁远的眼神立马冷了下来。 当官真是不容易,完成公务不说,还得小心有二心的下属使绊子。 同样还得和那些各有目的同僚斗智斗勇斗嘴皮。 同样也得有好身手和体力,朝堂上推推搡搡下黑手的事也不是没有。 对于皇家更是要小心谨慎,有信息差的情况下永远小心别被皇帝给卖了。 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是臣节。 可稀里糊涂的死谁能乐意。 “户部嚷嚷着要在藩属国和部分边镇建立抽分所都几年了,怎么如今还没动静?” 德哥儿小脸一苦,也很无奈。 “藩属国里也不是没有能人,他们主张由皇家派人出任藩属国主事。 陛下也不知为何,正用这事在和夏尚书商议。 还有就是人员问题,若从市舶司抽调,恐怕市舶司内在起波澜。 斋戒前陛下秘密派出一对皇城司人员去了西域。” 说着德哥儿看看四周,这才小声说道。 “事关《古兰经》!” 果然越靠近皇帝听到的消息越多。 “太子最近在看有关西域宗教的书籍,有关《古兰经》的看的特别仔细。” 王宁远点点头,“去忙你的吧!” 等儿子离开王宁远也没进点,在东宫慢慢溜达起来。 儿子嘴里的《古兰经》肯定不是普通的经书。 在信徒眼里它就如同天朝的传国玉玺一般重要。 西域部族或者小国得到经书,名义上是能统领教众的。 宗教大于国家还真是没道理可讲。 “王大人可是有心事?” 扭头看到又是贾赦,王宁远嗯了一声。 “透透气,一群腐儒在那里高谈阔论让人喘不上气。 赦公来的正好,刚好有些事相询。” 贾赦一愣,腿不由的往后挪挪。 自己送上门的王宁远能放过。 一把拉住贾赦就往东宫小花园角落走去。 王宁远越是如此贾赦越是紧张。 文官算计起人来真是杀人不见血,贾赦就是空有名头的一个将军,能接触的文官更是寥寥无几。 “王大人,某家就是一个喜好女色美酒的纨绔。 荣国府里的事还有您不知道的?” 王宁远一松手立马脸一板。 “是嘛,平安州的事您也不知情?” 贾赦眼睛一眯,紧抿嘴唇,大有一副我不开口就是不知情的架势。 平安州的金矿到底是贾家主掌还是王家亦或者是南安郡王这一点王宁远也没摸准。 往大了说也许是几家一起给自己留的后路或者后手。 “怎么不说话,难道贾将军也不知情? 那改日我去问贾大人也行!” 贾赦没开口倒是直接点点头。 “先荣国公自太祖起事就一直跟随在左右,许多国朝的事先荣国公也该清楚吧? 放心不是什么秘闻,有有关一本经书的事!” 听到王宁远这话,贾赦紧绷的身体明显一松。 看来平安州的事贾家也不是主导。 “赦公可曾听说过《古兰经》?” 贾赦抬手捋捋胡须,“问别的本将还真不一定知晓,说起这本经书还真知道一些。” 还摆上谱了,本将都称呼上了。 看到王宁远的眼神,贾赦也不摆谱了,立马开口。 “当年各地都有义军,在陕甘河西走廊一地最强的是以回人为主的一股义军。 他们以教义同化加入的义军,战力彪悍、来去如风。 无论西出还是东进的商队都需要向他们交银,一时之间成为逐鹿中原最大的义军。 战力更是不在蒙古之下! 不知为何突然之间回回教义军首领陷入无尽的暗杀之中。 太祖也刚收下中原齐鲁一地,正休养生息无力西进。 比起西进,太祖也主张北上,先下河东和北直隶燕山一带。 大战一定,军士调动,后勤准备那是重中之重。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也正是此时回回教义军首领之子入营求见太祖。 之后回回教义军归入太祖门下,陕甘河西走廊尽入太祖之手。 玉门守将换成金家,也成就了如今西宁郡王。 西宁郡王麾下战力一般,可麾下暗杀细作之才比比皆是。 也是从那时起《可兰经》之名传入祖父耳中。 才知那是伊斯兰教的圣物。 经书落入太祖之手,回回教义军也分崩离析,西宁郡王一直在陕甘平乱。 教众不是投奔漠北就是逃亡西域。 这么些年那些人都以为《可兰经》是在西宁郡王之手。 也是这个原因金家子嗣一直不丰。” “教众对西宁郡王一系的刺杀和试探就没停过?” 贾赦点点头,“可以说各种手段频出,无所不用其极!” 王宁远点点头,果然荣誉都是用鲜血堆积出来的。 太祖用郡王爵位换来金家世守西北也不亏。 想来那本经书必是在西宁郡王手里。 这个时候经书现身西域那些人还不得疯抢。 动乱的西域也许平定起来更快! “王大人怎么突然想起问《可兰经》?” 王宁远摇摇头,“关于寺庙的事! 京中也有清真寺,可信众不多,也还老实本份。” 贾赦摇头轻笑,“那是回回教义军首领之子的后代。 太祖特允他可生活在京城,只是不许传教。 那座清真寺说是马家家庙更真切。”喜欢红楼之皇权枯骨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红楼之皇权枯骨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