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怕是写了几个字,就要找别的乐子了,前儿大字都没写够,还要姊妹们帮忙蒙混过去。
前面两个穿青色比甲的人从码头过来,跪在凤姐儿跟前回话。
王熙凤笑盈盈过来:“媳妇们说,船已经预备好了,不知老太太能不能乘船?”
史苗当然是乐意的,王熙凤这周全模样,不去当活动策划,真是可惜了。
史苗和几位太太坐了最大最漂亮一艘,凤姐在船上伺候,余下姑娘们一处乘着另一艘略小的船。
史苗特意嘱咐几人:“不许在船上玩闹,仔细掉进水里。”
姑娘们应下来。
甄家太太也嘱咐撑船的仆妇务必又慢又稳。
两艘缓缓行驶在溪上,惜春伸手就去够旁边一片枯荷叶,马上就被后面的探春打了手。
她讪讪把手收回来。
黛玉笑道:“你若喜欢,一会儿求你迎春姐姐给你几片。”
前面史苗看见残荷,也想起一段剧情,笑道:“还好有几根残荷,倒是有几分意境,留得残荷听雨声。”
甄家的几个太太都是读过书的。
听史苗一说,甄家大太太也道:
“我也爱李义山那句,留得枯荷听雨圣,若有雨,今日怕是不好走动,等哪日有雨,再请您来听雨。”
凤姐马上道:“那时候再让妹
妹们写诗写词,岂不妙哉?”
说着拍了一下自己脑袋,自责一般:“我怎忘了这个!今日也该布置起来才对!”
三太太道:“今日要走的地方多,往后有的是时候。”
王夫人又问凤姐人饭摆在哪里。
凤姐道:“饭摆在秋爽斋,一路游到那边,刚好填一填五脏庙。”
秋爽斋,果然是一处宽屋阔地,几处屋舍打通,最适合摆宴席。
湘云指着对面枫树:“怨不得此处叫秋爽斋,要是秋日,红叶映着水,还有那处圆拱桥,肯定是极美的。”
迎春道:“先前家里宴请文士,也在这个地方,虽说没到冬日,到也有人写了秋景。”
两人正说着,见长辈们都已入座,也赶紧去,刚好两人紧挨着坐下,面前各有小几,里面食盒有几样,都是各自喜爱的小食。
史苗不住夸她:“你们家的媳妇都好,尤其凤丫头办事有章法,我就喜欢这孩子身上的爽利劲。”
光是了解各人喜好,制定菜单,预备各色小几,布置吃饭场地,预备精致食盒,还要搬到园子里,工程不小。
高强度这么工作,全年无休,人不累垮才怪。
凤姐得了夸也不骄傲,反而谦虚都是太太们教的好。
甄家大太太让了让,然后又道:“少不得要讨老太太身边的鸳鸯当令官,就玩原先咱们玩过的牙牌令。”
太雅致的不够热闹,诸如划拳之类,在这个场合闹得沸反盈天更不合适。
还好史苗今天带了鸳鸯。
大太太话音刚落,凤姐人马上叫人端上来一副象牙牌。
鸳鸯得了史苗点头,大大方方上去当令官。
虽然玩得高兴,可惜场上少了一个刘姥姥,还是不够爆笑。
玩过一轮,史苗又夸起面前的汤:“这汤不错,一会儿我让她们问问,回去也做给我解馋。”
王夫人让凤姐人解释这汤是如何如何做的。
吃过东西,一干人又到藕香榭,一面是看看迎春住的地,一面刚好休息片刻。
藕香榭小巧雅致,布置上比起潇湘馆来说,还是差了点令人印象深刻的风格。
而后又看了紫菱洲,那边一片睡莲,早开了几朵,点缀其间,到有一番风情。
探春好奇里面有没有菱角,凤姐人笑说没有,甄家太太马上说今年种一些,也有些野趣,凤姐点头应了。
今日还有一个人没见到呢?
史苗指着小山丘上的建筑问。
王王夫人道:“庵堂里种了许多梅花,等冬天请您老人家来赏梅。”
说着甄家大太太和三太太就请众人上去看一看。
大太太道:“上去站得高,又是另一种景致。”
一群婆子抬了软轿来,几个太太乘了轿子,姑娘们都要自己走。
栊翠庵早已开了门,妙玉带着三个小丫头在前迎接。
王夫人对妙玉道:“听说姑娘这边有好茶,还请为老太太沏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