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圣上给林如海拔了一级,特任他为巡盐御史钦差,南下肃清盐政。
这一桩差事,足够显示上面对林如海的看重,却算不上一件好差事。
史苗一听,眉头就拧紧没松过。
贾赦又道:
“母亲,圣上还派了接管军务的人,想来是要给妹夫撑腰。”
史苗灵光一闪:“是不是那个……王子腾。”
贾赦点头:“正是他。”
王子腾还是有两把刷子的,现在正是王子腾一步步往上升的时候,只要他那边顺利,林如海的差事也不算特别难办。
怎么说也该比原著里林如海当扬州的差好。
依着宫里的安排,林如海很快启程,贾敏和黛玉只能在京城等候。
天又热起来,皇帝陛下为避暑热,搬到秀春园办公。
秀春园和后世的颐和园、圆明园之类一样的性质。
宫里暑热难当的时候,皇帝陛下会带着心爱的妃子们和太后、太妃到园子里避暑。
前三四年,圣上没有挪动的意思,一干妃子也不敢提,只能在宫中干熬。
这回皇帝一挪窝,有头有脸的娘娘们也跟着挪出来。
出宫之后,娘娘们想和宫外的家人亲眷沟通感情也更加容易。
皇帝陛下体恤后宫与家人难得团聚,一般来说依着规矩召女眷来园子中相见,多半都是应允的。
当然也少不了像是甄妃娘娘一样,连带着将荣国府老封君史苗也请来逛园子的做法。
贵人请了,史苗当然要来。
看起来换了个住处,甄妃娘娘过的不错,脸色比起之前好上许多。
“听说那丫头以前也去过府上玩耍……”
不等史苗反应过来,甄妃娘娘就对回廊那头的宫女道:“金钗,过来。”
薛宝钗弯着脖颈,恭敬垂着脑袋,上前来请安。
史苗和儿媳都有些疑惑:“金钗?”
这孩子不是叫做宝钗吗?
甄妃娘娘嫣然笑道:
“前儿公主进来,问了她姓名,说是金字为重,所以给她改了名字,叫金钗。”
宝钗,金钗。
两个名字一比较,还是宝钗听着顺耳。
金钗总是俗艳了一点。
公主轻飘飘一句话,就完成了对薛宝钗的姓名剥夺。
一如薛宝钗可能也对家里买来的丫鬟改过名字。
平民百姓,还要感谢贵人赐名。
就算轮到荣国府头上,哪天皇帝陛下心血来潮要给史苗改名。
她也要叩首三次,谢主隆恩。
是以史苗听说薛宝钗被改了名,就算她不喜薛宝钗,却也不会因此幸灾乐祸沾沾自喜。
没必要,着实没必要。
薛宝钗上前来请了一个安,甄妃娘娘又派了其他事。
史苗冷眼瞧着,甄妃娘娘闹这样一出,不过也是一种彰显权柄的服从性训练罢了。
薛宝钗不见了人影,甄妃娘娘又邀请史苗和荣国府将军夫人一起慢慢赏玩风光。
史苗没有拒绝,便捡着清幽之地走。
薛宝钗才听从甄妃娘娘的话,往贾元春那边送东西。
回来的时候不想遇见人左一次行礼,右一个叩拜,就从小路绕着回来。
靠近一处水榭之中,有议论声传来。
薛宝钗原本也不想听,只是里面的声音有些熟悉。
似乎是娘娘身边的如心和如喜。
她竖起耳朵,不由得放轻步子,侧耳细细听来。
里面有人说到。
“前儿公主来又哭了一场,自己命苦。”
“驸马爷在夫妻之事上不成……病好之后,更不成了。”
如心和如喜虽然来得比宝钗晚,但她们是一对双生姊妹,刁钻古怪,不时与宝钗为难。
宝钗当下更加挪不动脚步,只待听她说再出些什么,将来好做筹谋。
也好让自己在当差之时更加如鱼得水,以免触了贵人霉头。
忽而又听见里面有人说。
“此处看着偏僻,但正是偏僻,真有人偷听也不易察觉,让我们将窗户打开,万一有人来了也能瞧见,早早遮掩了,只当我们在说其他事。”
眼看躲闪不及,宝钗心下一定,反而放重了步子,自袖子中取出一柄小巧折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