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苗提起来以前搞得德智体美劳几样,贾赦和贾政都没有反对。
两个儿媳见老太太愿意为孙辈费心,半点没意见。
这一回散了,独有贾赦单独留下来:
“母亲,我看那个先生肯定觉得自己头一份厉害,母亲去听课,他不高兴了,瑚哥儿回来说先生发火呢。”
贾赦这小子,这么大了还是喜欢找当娘的告状。
不过他没当面说,比以前办事妥当。
史苗道:“这一位也不算差,况且又是老二家那边举荐出来的本家,你莫要多话,等他们先料理,就算要换先生,也要先物色好,不然耽搁了孩子们的功课。”
这先生其实也算好的了,博闻强识,人品还行。
有才的人,都有点脾性,史苗能理解。
可是知识是一种客观存在,不以先生为转移。
再怎么聪明绝顶,也不可能全知全能。
越是如此,史苗越动了想给几个小孩换老师的心思。
史苗还把嫁出去的贾姝三姊妹一起请了回来:
“特意把你们找来,也不是大事,还记得先前咱们都在金陵,招聘先生那件事吗?”
贾姝收到帖子,就听说母亲忙着张罗这事,她也存着心,笑道:
“怎么不记得!母亲若是找了各样好先生,我还想沾个光,让家里哥儿姐儿们都跟着学。”
论理说,在京城找先生也不算难,贾姝自个儿见过好先生。
家里现在请到的那个,她也有点看不上,可惜是长辈定的,一个妇道人家不能开口,开口质疑就是忤逆。
贾姝心里发热,赶紧又问:“母亲可是有了打算?”
贾媃和贾娴也很心动,古往今来,当父母的都很舍得抓教育。
史苗的回答没叫几个姑娘失望:“打算是有,不过你们都不可躲懒,咱们在京城,不好像金陵一样办事,人多力量大,一起寻访才能找到适宜的人,要是你们家里有得用的,也该举荐出来,再找个地方一处给孩子们上课。”
三姐妹听了都说好,一口答应下来要去寻人。
这消息也不知道怎么传的,最后贾瑚哥儿几个似乎理解的有些走样。
贾瑚在史苗跟前,忐忑的问:“祖母,听说要给我们开学堂教我们做饭、生火、做杂活,家里养了这么多下人,是做什么吃的!”
看来这公子习气养的很到位。
关键最后那句做什么吃的,大概跟着贾瑚的谁念叨给他们听见的。
这话说的,叫贾瑚的母亲周氏听着脸色都变了。
史苗倒也不发怒,甚至给贾赦等人都比了眼色,不许他们说话。
不然史苗都能想到贾赦他们的揍孩子流程。
史苗耐心反问贾瑚:“你不想学啊?”
贾瑚摇头:“不想。”
贾赦是真的想上来揍人了。
贾琏跟着他哥,还有贾珠,三小只挤在一起。
显然是结成联盟了。
史苗耐心和他们解释:“有些事情,不是说你一定要做,但是不能不会,你知不知道咱们家这房子哪里来的?”
贾瑚率先抢答:“知道,是祖辈和圣上去打仗,然后陛下赏赐的。”
这么说……也不是不对。
史苗继续问他:“祖母问你,若是去打仗,外面荒无人烟,你不会自己生火,天冷了就会被冻得生病。”
这回是贾珠抢答:“生病要吃苦药。”
贾琏显然还记着一些零碎的事:“火可以赶走狼和熊。”
史苗点头:“对的,以后出去打仗要用,不然你就要吃生肉,还不能烤火,还有大灰狼来咬你。”
说到大灰狼,三个小孩都一缩脖子,更加挤作一团。
贾瑚不愧是最大的,马上就想出办法:“我们可以带着下人去啊!”
贾赦插嘴,恨铁不成:“那是打仗,打仗不能带丫鬟婆子,不然敌军早就看见你,把你一锅端了。”
在三个小孩那边,贾赦对一锅端的解释是,被人宰了以后煮成一锅。
这比什么狼和熊更可怕。
所以学生火做饭还是很必要的。
起码可以去端别人。
几个小孩显然被说服了,齐齐点头:“知道了。”
生火做饭还没开始学,他们的小锅小灶还没搭好。
刚好庄子上来给送份例,贾赦带着几个孩子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