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孩子虽不是林海母亲所出,但林家几代单传,孩子十分金贵。
从林海以后,家中好不容易添的一个哥儿,自然精心养着。
眼看正月里就要一岁,林家原本打算好好给那孩子也办一个周岁,天有不测风云,老天非要收他,一病就没了。
林家几代以来,孩子太少了。
且不论能不能养大,添的孩子也极少。
林海记得他在六七岁的时候,父亲有个通房添了一个女孩。
哪怕是个姐儿,家里也精心供养着,母亲日日要过问,可惜那个妹妹还
不到半岁,也病死了。
在那以后,林家没有孩子出生,隔了这么多年,总算又添了一个。
瞧着似乎养得大的模样,忽然就没了,阖家上下氛围十分沉闷压抑。
当下有些不好听的话暗里传开。
有说林海命格克兄妹、也有说林家祖坟风水不好、还有议论母亲祖上擅长术数,在背后作手脚,只让林家有林海这根独苗。
说得玄乎其玄。
林海父亲勃然大怒,将家中老的少的,发卖掉好一批人。
林家太太见家中乌烟瘴气,她问心无愧,懒得辩驳,又怕有心人给她儿子使绊子,便找个借口出来散心,顺便将林海也带出来。
林海的母亲早年与甄家老太太有几分渊源,承蒙她老人家教养过一段时间,此番来金陵,时常必定往甄家拜会。
本来甄家老太太安排三孙子带林海去钟山书院,不巧甄家宝贝孙儿着凉正吃药,林海才自己走一遭。
林海年岁小,除了那几个祖上故交大儒,与其他人不相熟。
但他若不去,又恐母亲担心,是以才去随便走个过场。
甄家的二老爷和三老爷来掺和一脚,崇正书院也积极起来。
甄家还把自家崇正书院近旁一个雅集院子慷慨借出来。
文会显然一时半刻结束不来,崇正书院那边还要摆个场子。
听说甄家起的头儿,贾赦更不想去,他还不如趁着端午前早点去找母亲。
金先生专程来劝这二人:“此等盛会,二位如何不去?届时……”
不等他说完,贾赦不耐烦挥手有赶人的意思:“不想去就不去。”
金先生便不多事,再不敢邀请。
等到那一日,贾赦和贾政早就在原先几位大儒跟前狠狠记了一笔。
见他们没来,白胡子还特意问起:“先前的那两兄弟怎么不见?”
旁边有人答话:“他们兄弟,回去给母亲祝寿了。”
几位大儒听罢亦是脸色不好,大约觉得贾家兄弟散漫。
金先生左顾右盼找不到陈山长。
罢了,这里也不是他一个小卒子说话的地儿。
如此看来,贾家两位爷不来真是一件好事。
金先生也自去寻乐子,不必赘言。
……
另一头贾赦盘算着想去庄子上玩,唯恐错过妹妹们的新花样。
但他才滚回去玩耍了一圈,端午还差得一月,再回去肯定要受到妹妹们嘲笑,母亲也会说他恒心不定。
贾赦还是要点面子的。
姑且再忍几日。
钟山书院里的学子都去凑文会热闹,贾赦和贾政兄弟也没闲着。
贾赦邀约老二一起去逛逛,给母亲和妹妹置办端午节礼。
刚在金陵城最大的银楼下车,没走几步,遇着林家的小公子。
这孩子今日穿的低调了许多,没那么流光灿灿。
跟着林家公子的管事道:“公子,当下给太太买首饰,不妥。”
林家那小孩儿点头:“嗯。”
林家主仆没注意贾家兄弟,转身往旁边古董殿去。
此事也提醒了贾赦和贾政,当下买首饰确实不妥。
就算他们兄弟有意去买银饰,也不急于一时。
两兄弟即刻歇了要去银楼的心思,便也随意找家店去看古董。
银楼看门的伙计一脸苦相。
他还以为今天会有两单生意,瞧着都是富贵人家的公子,不差钱的样子。
煮熟的鸭子扑棱一下飞了,白高兴一场!!
京城死了太子,他们银楼生意也跟着死了半截。
贾政和贾赦在街上晃荡一圈,没淘到可心的物件。
那些古董伙计说不出来历,不知道从谁的坟里刨出来的。
细看工艺也不算精湛,做得还不如前儿母亲寻到的雕刻女师傅,贾赦觉得晦气,瞅了几眼就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