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正二刻刚过。 监试御史、监试官、执事官……联袂行入偏厅,于一位位新科进士点名。 秦钟等人不再言语,静待接下来的进场。 自己没有经验,可……袁勤有经验,只要点名差不多,就可准备进场了。 果然! 点名之后,也就三人还没来。 然! 也就过了百十个呼吸,三人便是来了,拥挤的偏厅内,两百五十二位新科进士汇聚一处。 接下来殿试,抉出最后的三鼎甲、二甲、三甲之人。 窗外风雨之声开始大了起来,一丝丝明亮之光也显露起来,偏厅之内……趋于寂静。 卯正三刻。 两百五十二人在一位位侍卫的护卫下,入场! 考试之地,位于乌骓园的老地方,于那个地方,秦钟还是熟悉的。 再一次核查身份。 旋即,领取空白的卷子。 至于笔墨纸砚、吃食等……皆按照名姓率先放入场中张贴名姓的书案上了。 两百五十二人! 两百五十二张书案。 考试大殿外……一位位身披甲衣的上十二卫侍卫巡逻,大殿内……两百五十二人在稍稍乱象后,找到属于各自的无序书案。 摆放卷子。 将笔墨纸砚一一整理着。 执事官……则是将一尊尊火炉、一处处明耀无比的铜台列于各自合适之地。 殿外,还有丝丝昏暗。 殿内,通明一片。 临近辰时。 随一道明显的内监之人言语。 整个殿内的所有人尽皆起身,尽皆整理衣衫,尽皆整理发冠,尽皆神容肃穆……。 更有许多人神情多有激动。 更有许多人呼吸都有些急促了。 …… “……” 秦钟在其中,也是起身。 立于书案之左。 内监之言,陛下驾临。 陛下! 陛下来了。 还真……快。 看来这场殿试……在陛下心中份量不轻。 陛下! 似乎……两百五十二位新科进士……能够见过陛下的屈指可数,除却参加过一次殿试的。 其余人……除非京城人士,除非特别人士,不然很难见到陛下。 自己! 倒是见了许多次,根据袁勤刚才殿外传授殿试经验所知,今日……陛下都会待在乌骓园。 一位位军机大臣也会在这里。 一位位王族核心大臣也会出现。 …… 果然。 陛下进来了。 不为盛装,一袭见过多次的明黄五爪衮龙服,戴着寻常的乌纱金丝翼善冠。 身后跟着朱红五爪衮龙服的一位尊贵之人,不用看……礼仪而观就知道是谁。 除了太子殿下,没有别人了。 诚王也来了。 荣王也来了。 恒王殿下! 也来了。 恭亲王也来了。 …… 靠后进场的军机大臣中,老师也来了,头戴七粱乌纱,一身仙鹤补子玉带绯服! 军机大臣与皇族亲贵分居左右。 一番见礼,双膝跪地。 于这个礼仪。 秦钟也是……不想要再说什么了。 只能说……自己走这条路,也是希望以后不要再跪下。 一切如袁勤所言。 于陛下见礼。 陛下亲自言语一些,抡才大典,国之大事,相随一些夸赞、夸誉、希冀之词。 各自归位。 很是干脆。 题目便是出来了。 戴权……亲自持文书所言! “制曰、朕惟自古帝王、统御寰区莫不以国计民生为首务。” “其时人才蔚起、吏治澄清、府事修和、群黎康阜、蒸蒸然跻斯世于德正何风之隆也。” “朕临御以来、孜孜图治、轸恤民隐、时切痌瘝……频年蠲复、不啻数千百万、而被恩之地、灾沴旋告、闾阎尚无起色、其故何与。” “黄运两河、所关綦重、今虽修筑奏绩、已底安澜、何道而俾永固无虞万世利赖与。” “……” “其激扬惩劝之方、果安在与。” “尔多士蕴怀康济久矣、其详切敷陈、朕将亲览焉!” 洋洋洒洒数百字。 戴权读的很慢,读的很清晰,在清静的大殿中,传的很远,可以为所有人听到。 是时。 下面的两百五十二位新科进士皆手持笔墨,将题目内容书录下来,也有没有书录的,自然靠记性了。 秦钟觉得还是记下来为好。 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一遍之后,停顿十个呼吸。 戴权再次读了一遍,比起第一遍,语速快了许多,可以让没有记下来的新科进士,更为印象深一些。 第二遍之后,又读了一遍。 第三遍! 语速就更快了一些。 “……” “似乎……一个多月看报纸……还是有些收获的。” “……” 静坐自己的书案后,秦钟看着书录好的题目,密密麻麻的小字,快速一览。 心中有数。 不难理解。 不难明白。 考的就是一篇策论!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根据题目语落的一个个问题,给予解决之法。 国计民生问题? 方方面面? 人才! 运河、修河、学校、吏治、行当百业? 这个题目很大。 也很普通。 陛下出了这样一个题目? 秦钟细细捉摸着。 难? 倒是不难。 可……这样的题目很寻常,对于其余的新科进士而言,也不会很难。 看了一个多月的报纸,报纸上的国计民生之事也有很多,脑海中直接浮现诸多事情。 还有国朝落下许多策略。 自己都能够清晰记得。 陛下之意……对国计民生给予策略! 两百五十二位新科进士,才学之人不少,欲要出彩,欲要取中名次靠前。 当有独特之思。 否则,就寻常许多。 思忖片刻,微微一笑,取笔在草稿纸上笔落,文章……自是要有纲要。 “太子,是否身子有恙?” “……” 考试大殿深处的皇座上,德正帝手握茶盏,正喝着茶水,扫着此刻正在作答的两百多位新科进士。 面上多有笑意。 抡才大典,每每此刻便是令人欢喜。 今岁是恩科会试,取了两百五十二人,虽不能肯定两百多人都是极有才学之人。 但! 只要有十一可用、大用,就足够了,就知足了。 那也不少了。 不知两百多份卷子……能否有出彩的。 对于今儿的题目……还是很期待下面新科进士的回答,不知道他们会如何回答! 忽而,听得一二咳嗽之音,德正帝循声看去,落于一位朱红衣衫的男子身上。 顺而。 临近处,也是一道道目光带着各式不同的韵味看过去。 “父皇!” “儿臣无碍,就是今夜天候骤凉,上房的一个小丫头睡着了,火炉炭火没有及时添加,略有受凉。” “来之前,儿臣已经喝了一碗姜汤,还吃了一颗风寒镇痛丸,当无碍!” “……” 太子身躯微侧,拱手一礼,缓缓语落。 “天候!” “的确有变,今儿还突然下雨了,朕也没有料到。” “钦天监虽有提醒,具体时辰难料。” “既然受凉,身子为重!” “赐座!” “小丫头睡着了,忘记添加炭火?哈哈,倒是有趣。” “火炉!” “昨儿长乐于朕说了一件事,和秋冬寒冷之时取暖有关,是……地龙管道!” “似乎已经在百花大剧院铺设的。” “听长乐所言,效果极好,不需要火炉,只需要在金砖下铺设一些钢铁管道,再加上一个大锅炉!” “就可行之!” “璇儿那个小丫头似乎也体验了,恭王,璇儿那丫头可有于你言谈此事?” 烛火明亮,儿子的神容气色入眼,的确不为往日的红润精神,德正帝略有嘱咐一声,便是赐座。 坐着好一些,省的有损身子。 因火炉之故,受凉了? 倒是想起另外一件事,看向太子,尽可能压低声音,笑语说道长乐的建言,说着……又看向与列在此的恭王爷。 “……” “皇兄明见!” “璇儿那丫头……的确也与臣弟说过地龙管道的事情,王妃前儿都亲自前往百花大剧院一观。” “地龙管道,甚好!” “主要没有火炉的隐患了,每岁……京城内外都有因火炉出事的。” “一些木炭虽说烟气很少很少,还是有一些的。” “地龙管道……较之地暖、椒房更胜一筹,皇城之内,皇兄可选择一二之地感受。” “若可……再推进也不迟。” “……” 恭王爷转身一礼,含笑说道地龙管道的事情。 地龙管道。 璇儿和成章都有和自己说,还说要尽快改造,省的接下来寒冬来临,整个屋子都凉凉的。 王妃亲自感受了一下,同意了。 接下来就会对府中的一些院子进行改造。 想不到皇兄也知道那件事,长乐公主所言……倒是不意外了,不过,皇兄虽知道地龙管道,只怕对于地龙管道真正了解的不多。 再加上皇城特殊,若可……可于一二之地尝试。 “连王妃都觉极好,当是极好的东西。” “百花大剧院!” “小神医,的确才干不俗。” “那就依你所言,接下来……先将皇后的殿阁改造一部分吧,先看看效用。” “其后可用,父皇那里也速速为之。” “太子那里……也改造地龙管道吧。” “你和长乐负责此事吧。” “……” 对于地龙管道是一个什么东西,听长乐所言,德正帝心中有一个大致轮廓。 惜哉,还不为确定。 恭王此言,则可定下。 长乐所言之事,可为之。 “臣弟领命!” 恭王爷深深一礼。 “多谢父皇怜爱!” “有劳王叔了。” 尚未入座的太子殿下……也是再次一礼一言。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小神医……今儿也在这里吧?” “会试会元。” “哈哈,崇如,名师出高徒,当年你会试好像非会元,是第几名?” 于太子等人摆摆手,德正帝轻抿一口茶水,再次看向众多作答试题的新科进士。 小神医。 刚才提及小神医了,忍不住视线扫视场中,想要找到他,也有一段时间没有见他了。 地龙管道,就是小神医弄出来的。 长乐所言,当大用京城乃至于国朝北方之地,甚至于关外、塞外都可用。 那些先不说,单单炭火气息不会在房中出现,就是极好的一点,对于炭火之毒……自己也有知晓的。 当年还在潜邸的时候,每岁……都有一些下人因取暖之故,炭火太多,因而身死或者受创。 若有如今的地龙管道,当不一样。 当不会有那般事。 果然大用,小神医大功。 小神医! 一晃数年,他如今都在这里考试了。 还是今科会试的会元! 九千人中第一仙? 那首诗也有听闻,小神医的才学……自己知道的,想不到……学业也能如此。 想着小神医的师长,放下手中茶盏,看向一人。 “……” “回陛下,臣当年会试……是第六名!” 刘延顷一礼。 鲸卿! 今儿在这里考试,刚才自己一览……便是看到了,鲸卿的位置在中间靠右。 书案的顺序并非按照会试排名,而是错乱的。 对鲸卿的身影,还是熟悉的。 鲸卿的才学。 自己教导的有一些,更多是这孩子天资之故,自有一番灵性,自有一番悟性。 然! 会试第一名会元! 自己也没有想到。 自己能够想到鲸卿的名次绝对不低,但……会元……还真是没料到。 如陛下所言,当年自己会试的名次都非第一名。 而是第六名。 “第六名!” “殿试……点中榜眼。” “名师高徒如此。” “不知道小神医……如何!” “这道题目于他应该不难,对于其他人……也非难,朕期待看到他的卷子。” “……” 德正帝赞叹。 刘延顷! 是父皇亲自提拔选中的人,也是父皇一力培养的才干之人,的确……宰辅之才。 当年自己就知道他。 因父皇之故,自己没有将其立刻重用,也没有罢黜,而是放在军机处,添为军机章京了。 如若坚守本心,还能大用。 则大用。 他! 如今正为之大任。 小神医,他的弟子,干才也是不俗,尤其……品性很好,这一点更难得了。 若可! 也要培养一下。 国朝治理天下,自己一个人是不行的,需要更多的干练之才,小神医……自己还是看好他的。 话语间,视线落于场中一处。 小神医! 自己看到他的所在了。 正在执笔在书案上写着什么。 小神医,他的年岁……已经算国朝定鼎以来最小的进士了,也是最小的会元。 殿试? 三鼎甲? 前几日听恭王所言,在一个朝代文风鼎盛,才会出现一位位惊艳之人。 而那段时间,也会是一个朝代最强大的时候。 这……是一个好的预兆! 乌骓园一角喜欢红楼群芳谱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红楼群芳谱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