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国公牛继宗向林如海拱手道:“老林,恭喜恭喜!今日可是难得的好日子,看你这精神状态都焕然一新了!” 裘良同样满脸笑意地道贺:“没错,这是大乾百年难遇的事,林大人未来必定享福!” 众人不断向林如海道贺,而他则一脸无奈地回礼。 “诸位大人,莫要再拿我打趣了。 今日是太子殿下大喜之日,我只是按规矩前来,何来我的喜事?切莫再提此事。” 恰逢户部尚书霍州走来,他捋着胡须说道:“林大人切勿如此谦虚,今日既是太子殿下的喜事,也是林家的喜事。 册封储君后,令千金便是真正的太子妃了。” 礼部尚书洪良也附和道:“不错,林大人不可松懈,大乾如今仍需你们这一辈齐心协力,为国为民。” 林如海苦笑,他早料到今日会是这般情形,因此特意向雍和帝请示过。 他本想留在宫中协助礼部布置,但户部同样需要有人在场。 然而雍和帝坚持让他今日务必到场。 众人哄笑间,都察院御史费清笑着说道:“林大人真是君子,在户部有些委屈了。 如此高才,岂能久居此地?不如来我们御史台。” 霍州皱眉道:“费大人,何出此言?” 费清一脸嫌恶地回应:“霍大人,别以为我只会挑事。 近来我发现户部有些问题,待储君册封后,定会上奏陛下告你一状。” 众人面面相觑,心中无奈。 他们明白费清所指,不过是户部最近银钱流向的异常。 但这事涉及太上皇和雍和帝支持冶造局的决策,不便公开。 况且朝中官员普遍认为冶造局只是从事海外贸易相关事务,顶多研发新式武器。 新建的冶造局迁至长江、黄河附近,初衷并非为了发展水电,而是为了提升火器生产的效率。 然而,这一举措所需的巨大资金让户部的账目出现了问题,即便有皇家银行的支持和海外贸易的收入,情况依然比预想的复杂。 尽管如此,这些问题绝不能对外公开,霍州只能默默承受费清的责备。 而林如海则因为目标暂时转移,心中稍感轻松,只是望着上官的眼神中多了几分同情,暗自感慨都察院的介入可能带来更多的麻烦。 就在众人紧张之际,肃王府的大门突然打开,百官迅速归位,整齐站立。 紧接着,一名宗人府官员出现在台阶上,朗声宣布:“太子出东宫,百官朝见!” 随即,众臣齐声高呼:“臣等拜见太子!” 楚稷,作为未来的储君,在这一天成为了全场的焦点。 不仅是各路勋贵、文武百官要随行,就连宗人府的长辈也需亲自护送。 当他登上马车时,两侧的禁卫立刻跪地高呼:“参见太子殿下!” 这洪亮的声音仿佛波涛般冲击着他的内心。 随后,文武百官集体行礼,齐声喊道:“臣等拜见太子!” 其中既有开国功臣的热情,也有老臣们的期盼,还有部分人的随波逐流。 楚稷深吸一口气,用平稳的声音说道:“诸卿请起。”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让人感到安心。 随着马车缓缓启动,楚稷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 虽然只是一瞬间,但他已经体会到为何无数人渴望这个位置。 终于明白为何人们对那把椅子如此着迷。 尽管早年已以太子身份监国,但如今的感受却截然不同。 平复心情后,他心中暗笑:“果然,人会变成自己最厌恶的模样。 权力确实能改变一个人的本性,地位也能影响心态。 不过……” 望着宗人府的长辈与道路旁的禁卫,他心中一凛:“但我始终是我。” 找回迷失的自己后,楚稷目光愈发坚定。 皇位只是实现未来的途径,他坚信不会为它丧失理智,正如他不会忘却初心。 入宫后,他先去祠堂祭祖,随后在太上皇的训导下对列祖列宗牌位宣誓。 接着赶往慈宁宫,向太皇太妃、皇太后及皇后行三跪九叩之礼以正名分。 最后再回祠堂,向列祖列宗、太上皇及雍和帝行跪拜礼,焚香静拜后,太上皇与雍和帝先行离去。 待仪式结束天已大亮,楚稷在礼部和宗人府官员陪同下返回景仁宫。 宫外众人见状齐齐行礼,他回礼后携诸王、公侯、勋贵及三品以上官员入内,向太上皇和雍和帝拜倒。 一系列繁复礼仪后,太上皇未开口,仅点头示意雍和帝。 雍和帝缓缓说道:“自古以来,继位者需建立储君,以稳固国家根基。 朕继承大统,日夜勤勉,铭记祖宗遗训,重任在肩。 太子楚稷,才智出众,天资卓越。 今遵太上皇、皇太后旨意,依典章,顺民意。” “敬告天地、宗庙、社稷。 今于今日,特将楚稷册封为皇太子,正式居于东宫,以稳固长久之基业,凝聚天下民心。 大典圆满结束,洪恩广布,后续应行事务,详列如下。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呜呼!储君得人,必增国运昌盛之福。 圣旨颁布,彰显仁德浩荡。 此令内外皆知。” 楚稷躬身高声说道:“儿臣感激父皇厚恩,定当以大乾为重,以楚氏家族为先。 此生立志兴国利民,绝不昏庸、骄奢、淫逸,唯愿不负父皇期望。” 雍和帝强压笑意,低声说道:“平身吧,请大幻仙人为您授宝!” 此刻,他心中激动万分,真心喜悦,恨不得放声大笑。 这不仅是后继有人的欣慰,更是有依靠可分忧的欢喜。 然而,此刻庄严的场合并不适合肆意欢笑,只能勉强抑制。 太上皇在一旁看到他这副神情,不禁心生感慨。 当年自己禅位给雍和帝时,其实并无其他选择,从未体验过这般情感。 那时他病入膏肓,御医都断言恐无生还可能。 在这种状况下交出皇权,心中滋味可想而知。 甚至曾想过除掉忠顺亲王,确保雍和帝顺利登基。 谁知后来竟奇迹般康复,还活到了如今…… 太上皇被张道长的一句“请太子殿下迎宝” 拉回思绪,抬头望去,只见楚稷已跪起接过册宝,转身面向文武百官。 随即,朝中三品以上官员及勋贵齐声高呼:“臣等叩拜太子殿下!” 此前只是行礼,而今则是叩拜! 楚稷也缓缓开口:“诸位请起,孤获此位并非因才,实因太上皇与父皇信任,亦承蒙诸位大人扶持。 今后还望各位不吝赐教,孤先行拜谢。” 说完,他施了一礼,百官再次叩首。 这场册封大典尚未结束,因为这是整个大乾的重要喜事,还需推行一系列惠民政策。 太上皇终于开口,语气缓慢而深沉: **册储大典** 今日,楚稷正式被册立为储君,这是大乾国稳固根基、迈向盛世的重要日子。 皇帝感念天下父母的辛劳与子女的孝心,特别颁布旨意,号召万民共同庆祝。 戴权随即高举圣旨,开始宣读其中的三十多条恩典,如免除各地赋税、赦免死囚等。 接着,雍和帝再次示意,夏守忠也上前宣读另一份专门为楚稷准备的圣旨,其中包括东宫詹士府的设立以及主持春闱的相关事务。 楚稷此刻终于舒了一口气,望着头顶烈日,心中暗想:“我肚子饿了……” --- **真心话真心不好听** 肃王府后宅中,黛玉被一群姐妹围在中间,尽管脸颊绯红,却始终不回嘴。 这些姑娘们上午便已来到,黛玉早就猜到今天的场景。 李纨在一旁劝道:“别再取笑林妹妹了,待会儿太子殿下回来,看到这般情形,怕是要生气的。” 黛玉听后轻哼一声,脸更红了,嘟囔道:“大嫂子也不厚道!” 王熙凤在一旁哈哈大笑,拉过李纨,凑近黛玉耳边调侃道:“太子妃,还不快下令让她们认错?竟敢戏弄咱们未来的太子妃,真是胆大包天!” 黛玉咬牙回骂,却发现王熙凤自从事情说开后,愈发肆无忌惮。 但她也明白,这是王熙凤有意为之,为了让她安心。 “凤姐姐,你快闭嘴吧,不然等会儿大嫂子真要先教训你了!” 王熙凤挑眉瞄了眼李纨的身材,带着几分轻蔑说道:“就她那小身板,恐怕连我一根手指都挡不住。” 李纨顿时羞得耳根发红,因为楚稷常常用“小体格” 来形容她。 不过不得不承认,在场的几位姐妹中,她们几个确实能撑得住场面。 李纨虽身形纤瘦,但一个人应付楚稷已算不易,比王熙凤强上不少。 此时,湘云跳出来,叉腰大笑:“大嫂子莫怕!有本侠女在此,上!活捉凤姐姐!” 宝琴、李绮、香菱和惜春见到湘云示意,立刻围上去抱住王熙凤。 湘云故意装出一副高傲的模样说道:"凤姐姐,今天别想逃了,乖乖跟我回去当压寨夫人吧!" 王熙凤哭笑不得地看着被四人抱住的手脚,笑着责备道:"好啊,云丫头现在也学会拉帮结派了,不怕将来做了侧妃,被林妹妹找麻烦?" 黛玉和湘云同时轻蔑地回击,湘云也不再有刚才的得意,嘟囔着:"凤姐姐尽会取笑人,以后不理你了!" 这时,元春的丫鬟抱琴急匆匆赶来:"凤姑娘,后面事情多,我们姑娘请您和大嫂子过去帮忙。" 王熙凤连忙点头:"好,我和大嫂子马上就到。" 她转头叮嘱姑娘们:"你们留在这里,最多去自己的院子玩,别乱跑。喜欢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