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不能给庶子一定的继承权,可只要给其他嫡子一定的继承权,效果同样不会差。
且,这是阳谋,拿荣国府来说,贾母难道就不想给贾政名正言顺的争取利益?哪怕不似贾母一般偏心,可手心手背都是肉,同样是嫡子,哪怕真的一碗水端平,也未必会抗拒这个政策。
只要从内部加以分化,反抗也就不攻自破了。
这也是推恩令得以推行的原因。
万隆帝自然知晓这阳谋的厉害之处,眼中精光一现,深深注视着张云逸道:“爱卿既然这般深谋远虑,怎么也早些向朕建议?”
“回皇上,此事干系过大,稍有不慎,便会动摇社稷,若非陛下问起,臣万万不敢胡言乱语!”
说到这,他又摇了摇头道:“且万事开头难,有些思想根深蒂固,臣也不曾参与政事,说的也是纸上谈兵,万一大张旗鼓,却收效甚微,只怕反而虚耗国库……”
话只能说到这里,已经做足了铺垫,若皇帝想要加强皇权,必然会借着李从文的事情为契机,借题发挥。
若没有这个想法,再说,非但不会起到任何作用,甚至,会适得其反。
所以,把话说尽,他便一言不发。
万隆帝沉吟良久,方摆了摆手道:“罢了!这件事干系重大,你知朕知,切莫再让第三人知晓!”
说到这,万隆帝稍作停顿道:“刊登出去的报纸就不必追回了,但下不为例,以后刊行之前,须得将样板分别送与内监和内阁审核!”
听了这话,张云逸喜忧参半。
“臣谨遵圣命!”
虽说,对李从文的目的达到了,可杀敌一千,自损百八,也让皇帝对报纸产生了紧惕。
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虽然损失不小。
可打倒了李从文,非但收获了王徽和张松渊的感激,也通过这件事,加强了与云光的联系。
另外,也借此立了威。
此前,甄家的案子,虽然他也算立了威,但明眼人都看得出,甄家是触了太上皇的霉头,他最多只能算是跟着沾光。
而此次李从文倒台,则与之不同。
京城做为中枢,丝毫不必担心消息的传播,李从文和他的龃龉,王徽投身仙学,云光上书,加上报纸刊登的案情,等一系列事情,不难产生联系。
以后,不论是谁,想要给他使绊子,都得考虑一下自己有没有李从文的实力。
胡萝卜加大棒,永远是不二法门。
他掌握着天工院和仙学,手握钱财和晋升两条通道,不缺胡萝卜利诱,却没有让人敬畏的本钱。
如今,也算是敲山震虎。
“你先下去吧!”
挥退了张云逸,万隆帝仰靠在龙椅上,闭着眼睛,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权衡了良久,他方猛然睁开眼,一个前倾,伏在龙案上,并冲御书房外大喝一声:“宣谷大寿觐见!”
……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