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腊月二十三中午,小两口回到家正赶上饭点儿。
姐夫——张成才早几天就把妻女接回去了。
于傅氏正嫌一个人吃饭冷清呢,可巧儿俩小儿就回来了,不由喜出望外。
她又添了两双筷子,三口儿家面对饭桌儿而坐。你问我答,说说笑笑,一顿饭吃得倒也热热闹闹。
饭后,于傅氏和蔡晓儿和面的和面,剁馅儿的剁馅儿,准备包饺子“辞灶”迎年。
于文龙干啥呢?所谓“能者多劳”,他正忙着给村里二队的李玉良老汉扎“纸草儿”呢!
李玉良老汉赶了一辈子的马车,是村里数一数二的“车把式”。
一个多月前,他赶着马车给生产队运粪,车行到“大加洼”下坡时,屁股下的跨杠突然断裂,“冷不丁儿”的,把老汉闪了下去。
李老汉生前最爱的黄骠马儿拉着一大车粪从他身上压了过去。
老汉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吐着血,没等送到人民医院就咽气了。
正应了那句老话“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中亡”。
前几天,文龙陪媳妇儿回门儿的时候,李老汉的儿媳送来几张纸儿和一捆秫秸1,央他给公公扎个“箱子”和“柜子”。
这不,明日就来到李老汉的“五七”坟了,文龙得紧忙活呢!
蔡晓儿呢,人坐在炕上擀面皮儿,眼却瞅到院子里。
透过镶在窗棂儿上巴掌大的观望小玻璃儿,她看到文龙坐在小板凳儿上。魁梧的身体前后左右晃动着,手脚并用,有时连牙齿都不放过,一只手扶着秫秸框架儿,一只手和牙齿配合着绑麻线儿,动作灵活耐看。
一会儿工夫,一个成型的方方正正的“箱子”骨架就出现在她眼前儿了。
蔡晓儿眨眼儿间,文龙又完成了一个高大的“柜子”骨架儿。
看得她暗暗咂舌。
可惜外面起风了,糊纸儿的工序不能再在外面操作了,蔡晓眼巴巴地看着文龙把“纸扎工地”转移到当屋门儿里。
唉!没法看到了。真遗憾!
她加快手底儿的动作,不大一会儿,于傅氏就不跟趟儿了。蔡晓儿准备出一大堆“备用”饺子皮儿,悄悄望了望对面儿专心包饺子的婆婆一眼,说:“娘,我上个茅房,马上就回来!”
看到于傅氏点了头儿,蔡晓儿连忙放下“面剂子”2,搁下擀面杖儿,“蹭、蹭、蹭”爬下炕,穿上鞋子就到当屋里看文龙干活去了。
浆糊已打好,糊“箱、柜”的工作正在进行中,文龙的大手灵巧地上下翻飞着,漂亮的“箱子”、“柜子”,不一会儿,就在蔡晓的瞩目下逐个儿“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