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年前的北城,还不是现在这个高楼林立的现代化都市。 那时候的北城更像一个大型的工业基地,到处都是烟囱和厂房,空气中永远弥漫着煤烟和机油的味道。 钢铁厂、化工厂、纺织厂遍布全城,工人们骑着自行车上下班,街道上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是解放牌卡车和公共汽车。 秦天诚那时候三十八岁,正值壮年。 经过几年的打拼,他已经成为北城黑道的头部大哥。 他手下有上百号人,控制着北城大部分的灰色产业,甚至一些正规生意也有他的股份。 更重要的是,秦天诚背后有张文山这个强大的靠山。 张文山是北城最有钱的商人之一,拥有自己的建筑公司、运输公司和几家工厂。 他和秦天诚的合作由来已久,张文山提供资金和关系,秦天诚负责解决那些不便用正当手段处理的麻烦。 两人的合作堪称完美。 张文山的生意越做越大,秦天诚的势力也越来越强。 到了八十年代末,可以说当时的秦天诚在北城已经没有任何能与之抗衡的对手。 北城黑道,逐渐呈现出一家独大的局面。 那是秦天诚人生的巅峰时期。 他住在北城最好的地段,开着当时最豪华的汽车,手下的马仔遍布全城。 无论是黑道还是白道,提起秦天诚的名字都要给三分面子。 秦天诚变得越来越自信,也越来越高调。 他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强大,不需要再担心任何威胁。 但命运总是喜欢在人最得意的时候给予致命一击。 一九八九年的秋天,张文山受邀参加一个在省城举办的商务会议。 这种会议他经常参加,通常都是一些商界人士聚在一起交流经验,顺便谈谈合作的可能性。 这次会议为期三天,张文山带着两个助手和司机,开着他那辆崭新的皇冠轿车前往省城。 张文山很喜欢这辆车,经常亲自擦拭保养。 这辆车不仅是他身份的象征,也是他事业成功的证明。 会议进行得很顺利,张文山谈成了几笔生意,心情很好。 最后一天晚上,东道主安排了一场宴会,大家喝得都很尽兴。 张文山平时酒量不错,但那天晚上喝得比较多,脸红得像关公一样。 宴会结束后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 助手们劝张文山在省城住一晚,第二天再回北城,但张文山坚持要当天赶回去。 他说第二天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处理,不能耽误。 司机老刘跟了张文山五年,知道老板的脾气,也没有多劝。 但当他们走到停车场的时候,张文山突然说要自己开车。 “老刘,你去后面坐着,我来开。”张文山拿过车钥匙,“难得有机会,这车的性能我还没试过呢。” 老刘有些担心:“张总,您喝了酒,还是我来开吧。” “没事,就喝了几杯,不碍事。”张文山摆摆手,“而且现在这个时间路上车少,正好试试这车能跑多快。” 助手们也劝了几句,但张文山已经坐进了驾驶座,执意要自己开车。 大家没办法,只好依了他。 老刘坐在副驾驶位置,两个助手坐在后座。 车子开出省城的时候还算正常,但上了国道,张文山开始加速。 车速表的指针一点点向右移动,八十、一百、一百二十! “张总,慢点,慢点。”老刘紧张地说,“这么快太危险了。” 但张文山仿佛没有听到,反而继续踩油门。 酒精让他变得亢奋,高速行驶的快感让他忘记了危险。 车速很快就达到了一百三十码,黑色的皇冠像一颗子弹一样在公路上飞驰。 事故发生在距离北城还有三十公里的地方。 那里有一座桥,桥面不宽,两边是十几米深的河谷。 可能是酒精的作用,也可能是车速太快,张文山在过弯的时候没有控制好方向。 皇冠轿车冲破了桥边的护栏,在空中翻滚了几圈,然后重重地砸在河谷里。 巨大的撞击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刺耳,但很快就归于平静。 第二天早上,过路的司机发现了撞毁的汽车,立刻报了警。 救援人员赶到现场的时候,四个人都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 张文山和他的司机、助手,全部在这场事故中丧生。 消息传回北城的时候,所有人都震惊了! 张文山才四十五岁,正是事业的黄金期,谁也没想到他会以这样的方式离开人世。 但最震惊的还是秦天诚。 张文山的死对秦天诚来说不仅仅是失去了一个合作伙伴,更是失去了最重要的资金来源和人脉资源。 多年来,秦天诚的很多生意都依赖张文山的支持,无论是资金、关系还是信息,张文山都是他不可或缺的后盾。 更糟糕的是,张文山死后,他的公司陷入了继承纠纷。 张文山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在外省读书,对父亲的生意一窍不通。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的几个合伙人开始争夺公司的控制权,各种内斗不断。 原本团结一致的张氏集团很快就分崩离析。 秦天诚试图维持和张氏集团的关系,但那些新的掌权者对他并不信任。 他们觉得秦天诚的存在是一个包袱,担心和他的关系会给公司带来麻烦。 很快,秦天诚就被排除在张氏集团的决策圈之外。 资金链的断裂让秦天诚的很多生意都受到了影响。 原本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项目不得不停止,一些依赖张文山关系才能维持的业务也失去了保护。 更要命的是,就在这个时候,执法队开始对秦天诚展开调查。 多年来,秦天诚虽然做了很多违法的事情,但因为有张文山的保护,执法队一直没有动他。 现在张文山死了,那些一直想要动他的人终于找到了机会。 调查很快就展开。 执法队突击检查了秦天诚的几个场所,抓捕了一批他的手下,冻结了他的一些账户。 虽然没有找到足够的证据直接起诉秦天诚,但这种压力让他的生意雪上加霜。 很多原本和秦天诚合作的人开始保持距离,担心被牵连。 一些小弟也开始动摇,担心继续跟着秦天诚会有危险。 短短几个月时间,秦天诚的势力就急剧萎缩。 原本控制的地盘被其他势力蚕食,原本听话的手下开始阳奉阴违,原本稳定的收入来源也变得不稳定。 秦天诚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做众叛亲离。 最让秦天诚心寒的是,连一些多年的老兄弟也开始疏远他。 他们不是直接背叛,而是用各种借口减少接触,生怕被秦天诚的麻烦连累。 事业一落千丈的打击让秦天诚陷入了人生的最低谷。 那段时间,他经常失眠,食欲不振,整个人瘦了一大圈。 有时候他会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发呆,想着这几年的起起落落,感慨命运的无常。 最痛苦的是,他不知道该如何破局。 就在这种绝望的情绪中,秦天诚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外的决定:回老家。喜欢黑道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黑道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