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连去带回整整用了4年。 把钱财,牛羊马和副官,全部发散出去了,他自己轻装回到了国 元鼎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15年,张骞回到了长安,皇上出宫远迎,迎风洗尘自不待言。 到了年终岁尾,外交家、探险家,博望侯张骞积劳成疾病逝,时年50岁。 张骞死后的次年,他派出的副官回到了长安,皆圆满完成了任务。 周边小国纷纷投入大汉怀抱,皆奉刘彻为老大。 如果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无半点功劳,也不符合实际情况,他为开辟丝绸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后来乌孙国请求与汉朝和亲,刘彻就把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刘细君嫁给了乌孙王,还陪送了丰厚的嫁妆。 乖乖!江都王刘建是个畜牲王爷,坏事干绝,然而却生了一个好女儿——刘细君。 乌孙王把汉公主刘细君封为了右夫人,匈奴单于也嫁给了乌孙王一女,被昆莫封为了左夫人。 乌孙王左右不得罪,是个玩平衡的高手。 汉朝公主自建宫室居住,一年四季同乌孙王昆莫见面一两次,一起饮酒吃饭。 他们之间只是政治夫妻,并无亲情可言。 由于乌孙王年老,加之语言又不通,刘细君公主悲伤忧愁思念家乡。 “我的家乡该过中秋节了,乌孙国没有中秋节,有的是跳大神祭祀神灵活动。” 每逢佳节倍思亲,月圆人不圆,刘细君落下了思乡的泪。 汉武帝听说后很怜惜她,每隔一年派使者给她送去丝绸和长安土特产。 到后来,乌孙国王昆莫也觉得对不起汉公主,于是要她嫁给自己的孙子。 “细君,你还年轻,往后日子还长,跟着我无疑守寡。走一步吧!” 刘细君不肯依从,“哪有当奶奶嫁给孙子的道理?”她上书汉武帝。 汉武帝回复说:“你应当遵守乌孙国的风俗,因为我国希望与乌孙国一起灭掉匈奴。” 刘细君为了大汉长治久安,含悲忍泪嫁给了昆莫的孙子。 二人育有一女,取名少夫公主。 昆莫去世后,其孙军须靡继位,号为“昆弥王”,刘细君做了王后。 汉朝与乌孙国和亲以后,乌孙国成了汉朝在西域抗击匈奴的战略伙伴。 刘细君为促进“汉乌”两国紧密关系,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 我们应该记住这位公主,她的贡献不输以后的王昭君。 …… 汉武帝元狩三年,刘彻征调全国民工及有罪的官员修建昆明湖。 此“昆明湖”不是如今的云南昆明湖,而是人工开凿的一处“超级大水坑”。 位置就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 刘彻为何挖个大水坑呢?原来是为了训练水军。 据《史记·平准书》记载:“是时东越欲与汉用船战逐,乃大修昆明池。” 你猜昆明湖有多大?湖面东西长约 4 公里,南北宽阔 约3 公里,面积约 10 平方公里。就问你大不大? 刘彻说是用来训练水军,我看徒有其名。 由于忙着打匈奴,东越国接下来也没有后续动作,昆明湖就成了一处景观。 四年后,也就是元鼎二年,刘彻又在昆明湖旁边建了一处景观,取名柏梁台。 之所以取名柏梁台,是因为整个楼台的大梁、檩条全部采用柏树材质,这种材质香味浓郁。 柏梁台的位置在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 其建筑风格独特,规模宏大,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杰出代表之一。 据史书记载,柏梁台高达数十丈,台上建有宫殿、楼阁、亭台等建筑,周围环绕着花园、池塘等景观。 站在柏梁台顶层,上林苑和昆明湖尽收眼中,令人神旷神怡。 方士还出主意,在柏梁台最上边制作了一巨大的铜手,用来承接天露, 也就是收集露水,然后把玉石碾成粉,用铜手承接的露水调制成仙丹,方士说吃了可以长生不老, 此时上了年纪的刘彻很怕死,他想长生不老,所以每天吃几粒这样的“仙丹”。 在柏梁台上,汉武帝曾经举行过许多重要的政治、文化和娱乐活动, 如宴会、歌舞、赋诗等,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和官员前来参加。 不过要想登上柏梁台,必须是吟一首“七言诗”。后来也称这种“七言诗”为“柏梁诗”。 十分可惜的是,柏梁台存在十年后,突遭雷火袭击,最终被烧。 如今我们只能从史书上寻觅柏梁台的华美和壮阔。 …… 元鼎元年,春,河南南阳新野人暴利长,向汉武帝献了一匹品种高贵的野马, 人称是大宛的“汗血宝马!”刘彻则称之为“天马”。 暴利长是如何得到这种天马的?这事儿说起来话长,暴利长因为犯罪,被流放到了敦煌, 那时候还没有缝纫机,所以没让他踩缝纫机,而是让他去开垦荒地。 在开荒的时候,暴利长发现一群马,在一雄健有一身棕色毛发,高头大马带领下,常常到一处水塘边喝水。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暴利长听人说过大宛有一种汗血宝马,和他发现的这匹的领头马描述的一模一样。 这种马价格不菲,也不是你有钱能买到的。 “如果我得到这种马,献给皇上,也许会免除我的刑期。”暴利长萌生了要逮住这匹宝马的念头。 他试了几次,结果还没等他靠近,这群马见到人就四散而逃。 怎么办呢?暴利长苦思冥想。突然他脑海中灵光一闪,我何不如此这般这般如此? 到了第2天。他用河泥照着他的模样,捏了一个泥人,手里攥着一根绳子。 你还别说,暴利长还有点儿雕塑家的细胞,泥人就像他的弟弟。 接下来几天,暴利长藏在芦苇边,观察着这群马的表情和动向。 前几天,这群马看到泥人很惊慌,不敢靠近水塘,但是又禁不住水的诱惑,欲走还留。 三天后,那匹头马终于禁不住水的诱惑,慢慢靠近了水塘,低头喝起了水。 远远观望的群马,看到头马喝起水来,并没有危险,他们也就慢慢靠近水塘喝起了水。 半月过去了,这群马也适应了泥人的存在,暴利长见时机已到,打碎泥人, 他站在了泥人位置,手里攥着一根套马绳。 也许大家猜到了结果,暴利趁头马不注意,扔出了那根套马绳,不偏不倚套住了那头马的脖子, 那匹头马受到惊吓“嘶溜溜”长啸一声,意思是让他的“手下”赶紧跑。 群马四散而逃,这匹头马前蹄腾空,又蹦又跳要挣脱套马绳, 暴利长岂能让它逃走,“我不让你走,马说我不走不行!” 暴力长使出吃奶的力气,使劲拽住绳子,马和人就叫上了劲……。 最终人还是战胜了马。 得到这匹野马后,暴利长深知其珍贵,随即将其献给汉武帝。 他将野马献给汉武帝后,声称这匹马是从渥洼水中跃出的天马。 汉武帝非常高兴,认为这是祥瑞之兆,于是赦免其罪,还重赏了暴利长。喜欢汉朝兴衰史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汉朝兴衰史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