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打仗的理由(1 / 1)

为什么要有科举? 对朝廷来说,需要通过科举选拔人才, 更重要的是打破世家大族对于仕途的把控。 不管是察举制还是后来的九品中正制都能选拔人才, 但是受到家世条件的影响太大,尤其是九品中正制。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就是推行九品中正制的后果。 当然,古代的寒门可不是穷苦百姓,穷苦百姓还不够寒门的资格。 都说穷文富武,但穷也要有个限度,否则养不起脱产读书的人。 科举制对朝廷来说,扩大了官吏来源,避免朝堂被世家大族把控。 为了皇权稳固,皇帝也要努力推行科举的。 对于参加科举的人来讲,科举是逆天改命的机会。 范进为何会在知道自己中举后激动的有些疯癫,是因为他知道中举带来的巨大好处。 各种特权待遇随之而来,才是众多考生执着科举的动力。 刘彻现在能拿出来的诱惑只有官职,除了官职外他不想给别的。 “陛下,宋朝开始,科举三年一次,明清时期也在沿用,每次录取进士三四百人, 要是陛下担心的话,可以控制录取人数。” 唐朝的科举一度一年一次,考生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路途往返之中,难以专心备考。 宋朝开始才确定下三年一次的制度,以后成为定制,进士人数三百左右。 “陛下,以后大汉的疆土会越来越大,需要的官吏自然也会越来越多。” 大汉现在还处于秣马厉兵的阶段,没有真正开始对外扩张,打河西走廊和南越也都是对方先动的手, 对,就是他们先动的手。 帝国的边疆总是会刷新蛮夷,蛮夷们还总是不懂事,一点都不热爱和平。 当新粮食和新式种田法广泛推广之后,大汉的经济实力会得到长足的进步,年轻的士兵渴望功勋,到处去教导蛮夷爱好和平。 粮食产量爆发后,必然带来人口的大量增长,自然需要更多的生存空间。 陆鸣现在都开始担心长安的承载能力,毕竟唐朝时期,长安人口逼近百万,遇到饥荒年景,就连皇帝都需要带着百官前往洛阳就食, 否则吃不饱肚子。 世界上那么多适合种地的地方,需要大汉去逐步开拓,粮食,人口,武力,缺一不可。 陆鸣又介绍了一下以后的制度,科举成熟后,宋朝是一种模式,明清是另一种模式,有明显的不同。 “明清时期连秀才都成了功名,能够享受到各种特权,举人享受的更多,待遇有些太好了,还请陛下慎重。” 在宋朝,没有秀才这个身份,举人也仅仅是参与科举的考试资格,考不中进士后会恢复成平民身份,没有实质上的特权。 但明清时期,不仅秀才有特权,举人更是有特权,完全担得起一声举人老爷的称呼,不仅有做官资格,更是能免除徭役和减免赋税。 卫青觉得,明清时期朝廷给读书人的特权太多,必然有其缘由。想来也是为了扶植一个群体来巩固自身统治,否则哪个皇帝会这么做。 但大汉与其情况不同,不能轻易效仿他们,特权这种东西,给出去容易收回来难。 “仲卿说的有道理,陆鸣你觉得呢?” “俺也一样。” 刘彻瞥他一眼,“好好说话。” 你一个穿越者,不把各种经验教训说出来,想用一句“俺也一样”蒙混过关,那是不行滴。 陆鸣重新组织语言, “宋朝重文抑武,是因为五代十国的武将们杀的太凶,令人谈武色变,不得不寻找控制武将的办法。 明清之所以会给秀才和举人如此多的特权,是为了进一步拉拢读书人这个群体,明朝要吸引元朝科举不健全的教训,吸收天下的人才为朝廷所用, 清朝则需要他们的支持才能维持统治,否则镇压不了汉人的反抗,但两者之间又有所不同。 明朝的士绅集团仗着自身特权,利用种种方式少交甚至不交赋税,朝廷除了士绅集团外没有其他力量好依靠,也不好严加惩治,导致朝廷国库空虚。 到了清朝,虽然也拉拢他们,但是清朝有自己的八旗子弟可以依靠,他们还敢玩明朝时期的那套东西,八旗的钢刀和弓箭不会惯着他们。 明朝收不上来的税,清朝能收上来,甚至还能推行摊丁入亩和士绅一体纳粮。” 刘彻冷笑一声,“这群贱皮子,道理讲不通就该讲讲武力。” 收税收不上来,那不就得动手么,刘彻也不理解,明朝的制度是怎么发展的,导致士绅集团无人能制。 “现在看来,推行科举必然会造就一个新的利益群体,好处给多了,他们会以为自己才是天下的掌控者。 除了进士外,其他人还是不要给予优待的好。” 三年一次的科举,进士三四百人,要是再加上举人和秀才,获得特殊待遇的人至少有上千人, 长此以往,读书人交的税越来越少,朝廷的税收都要压在普通百姓身上,对朝廷有害无益。 刘彻不想惯着他们的臭毛病。 “陛下还要考虑一点,不管科举几年一届,总要有人考中的,他们的队伍会稳定持续的壮大,力量会越来越强。 但是大将军这样的军功勋贵们却难以持续稳定的产出,一旦遇到战争还容易折损,朝廷可能会失去制衡士绅集团的力量。” 刘彻猛然变色,他突然明白了明朝末期为何收不了士绅集团的税,文武失衡后武将衰微,皇权没了其他的依靠。 “武举,武则天的武举制度很有必要,朝廷也必须保证一定频率的对外战争。” 刘彻忽然发现,他多了一个打仗的理由, 不对外扩张的话,朝廷的武将得不到锻炼,一旦发生断层,以后再难以抗衡科举产生的士绅集团, 而任何一股力量的一家独大,都是对皇权赤裸裸的威胁。 为了祖宗基业,一定要适度的打仗,内部打仗伤的只有自己,对外扩张才能伤到别人。 “不是朕好战,对外扩张是为了大汉社稷稳定啊。” 嗯,就是这个样子。 (下午的时候,身体状况好多了,这病来得快去的也快,继续更新。)喜欢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修仙模拟器 我的师父什么都懂亿点点 戏假成真:演癮君子这么像?查他 大明:如此贪的駙马,朕杀不得? 混沌仙途,我以无道斩天命 爆发吧,武医生 全球游戏:开局百亿灵能幣 天道神监 九域劫主 神罚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