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董卓带着人离开之后,蔡邕拉着蔡琰回到了屋内,此时蔡琰已将蒙面取下,蔡邕对着蔡琰说道:“琰儿,你是不是对我那徒弟动心了,就连我弹错了,你也不会跟我说的。”蔡琰一下,脸红到了脖子根,连忙对蔡邕打着小拳,并害羞的说道:“爹,你取笑人家。” 蔡琰听到蔡邕这么说,又害羞了起来,回道:“爹,八字还没一撇呢,你又取笑人家,再说了,也不知道他是否对我有意。”蔡邕看着又害羞起来的蔡琰,又笑了起来,然后说道:“琰儿放心吧,这段时间趁王杰来学习的时候,我会考察考察他的。”蔡琰顿时羞的不敢说话了。 欧阳昊解释道:“子豪,自从你跟董卓说了你是王莽的后裔,我就有这方面的推测,董卓此人野心极大,断不会无缘无故的对你好,只有能从你身上得到什么,才会对你格外的关照,你想想那日我们在朝堂上,董卓要封你为并州牧,那些大臣有几个是真正同意的,还不是董卓的关照。”王杰想想,觉得是这么个道理,但是又对着欧阳昊说道:“大哥,可是我并不想告诉董卓啊!” 欧阳昊回道:“三弟,这你就是想多了,你要知道当年你先祖成功的局部环境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董卓未必就能成功。”王杰一听,虽然还是有些担忧,但还是赞同了欧阳昊的话,准备明日就跟董卓说一说。翌日,王杰便找到董卓,说了一下关于王莽成功的经验,董卓大喜过望,赏了王杰一些钱财之后,就让王杰离开了,自己则和李儒研究起来。 蔡邕点点头,然后说道:“子豪,在开始授课前,我想问你几个问题,不知你可否回答于我。”王杰想了想,觉得没什么便回道:“师尊请问吧!”蔡邕马上就问道:“我观你拜师的礼仪做的丝毫不差,为什么董相国会让你拜我为师,学习礼仪?”王杰听见这个问题,有些为难,不知道该不该讲真话,蔡邕看着王杰脸色犹豫,便说道:“子豪,如果你不回答我这个问题,那么我们的师徒名分可能只是有名无实了。” 王杰听后,恭敬的说道:“多谢师尊谅解。”接着蔡邕又问道:“子豪,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还想问你几个私人问题。”王杰见蔡邕还有问题,想不回答,可是毕竟已经拜了蔡邕为师,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想想还是放弃了不回答的想法,说道:“师尊请问吧!” 王杰被这个问题,问得一脸的茫然,不知道蔡邕怎么会问这个问题,但是还是回答道:“禀师尊,弟子未曾婚配。”蔡邕听到这个回答,心中高兴了一下,然后说道:“子豪,我已经问完了,那我就开始授课了。”王杰点点头,说道:“诺,师尊。”随即蔡邕便开始对王杰授课,可是王杰小时候早就学过了,对这些知识掌握的还算不错,蔡邕见此,只是对王杰的回答做了一些点评,便让王杰回去了。 蔡邕这才收起笑容,对着蔡琰说道:“琰儿,刚才我考察了一下王杰,发现王杰此人尊师重道,知书达礼,也是一个孝子,还懂音律,是一个佳婿,我女儿的眼光果然不错。”蔡琰听见蔡邕如此的夸赞王杰,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便说道:“爹,他有你说的那么好吗?”蔡邕笑了笑回道:“琰儿,那我该说他坏呀。”蔡琰轻轻拍了一下蔡邕的肩膀,说道:“爹,不理你了。”然后就回到了自己的闺房。 董卓接到书信之后,马上叫来了王杰问道:“子豪,你还未婚配吧!”王杰疑惑的答道:“是啊相国,你找我来就是问这事?”董卓连忙说道:“你师傅的女儿对你倾心,想让我做媒让你迎娶她,不知你可否愿意啊?”王杰听见此,明白过来上次蔡邕问他婚配与否是为什么,然后斩钉截铁的回道:“相国,我心中早已所属,还望相国推了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