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杀孩子,不杀妇孺!” 默念了一遍规矩,王不二毫不客气的将一个女人踹飞。 刚才这女人的男人对自己出手,自己才把他男人打倒,这女人扑过来就咬。 “滚开,既然从了贼,那就得认!” “不,不是的,我们是来乞讨的,他们说长安有活路,我们没想杀人啊,你为什么要杀了我的男人啊!” “求求你,放过我们吧!” 王不二抬起头看了一眼大旗,见大旗不动,知道局势已定。 望着哭诉的女人,忍不住怒吼道: “乞讨的?渭水村的百姓是怎么死的,你们不杀人,他们都是自杀? 我问你,做这些事的时候,他们有没有求着你们放过他,你们放过了吗?” 妇人抬起头,扫了一眼四周,冲着王不二大吼: “你会有报应的!” 王不二笑了笑,见他的男人又爬了起来。 从腰间掏出刚才捡到的铁片子对着男人脖子就捅了进去。 “报应么,这是你们的报应。” 铁片子有点钝,废了好大的力气才割开喉咙,鲜血扑面,王不二起身朝着赵不器那边跑去。 余令面容平静的望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这是自己赢了,他们输了,他们在那里喊会有报应。 若是自己输了,他们冲到自己家,那时候他们还会讲报应么? 前脚在渭水村屠了人家一个村子不怕报应。 后脚来到长安发现自己打不过,跟人讲报应。 这世间要真的有报应就好了,真有报应,这世道就不是这样了。 …… 长安的城门开了。 武功卫所的人也来了,耀武扬威的军士出现在城里各个角落。 在来的第一时间就从衙门的手里接手了城防。 “这就是武功的将士?” 谢大牙听着这话里的调侃,知道这赵不器是看不上卫所的人。 这群人的确有问题,事情结束,他们来了,竟是如此的巧妙。 来就算了,这一来就戒严,还搞得鸡飞狗跳。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这群人要做什么,无非就是也想拿一份功劳。 这么多贼寇,在卫所人眼里那都是钱,都是军功。 谢大牙是从卫所出来的。 他对卫所的规定非常清楚,朝廷为了鼓舞九边的将士杀敌,立下不菲的赏格。 斩首一级赏银三两。 为了这些钱,有的人杀良冒功。 如今余令杀了这么多人,这群人早就红了眼。 戒严,巡逻,装出一副忙碌的样子,就是为了军功。 卫所的人打的什么算盘谢添心里明白。 谢添此时有些担心自己这些人明明做了好事,但最后落不到一个好结果。 城门开了,一直被骂,扰人的钟声在这一刻竟然悦耳了起来…… 不少百姓竟然忍不住哭了起来。 林御史出来了,他此刻格外的欣赏余令。 他觉得余令除了杀性大一些之外,其余都很好。 从开始认识余令到现在,余令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努力地让百姓活得更好。 因为余令这个人,以至于他对阉党的看法都有了改观。 他如今正在重新审视阉党做的事情。 他也不喜欢阉党。 说来可笑,可把他排斥出朝堂,贬送到大西北,这一切全是他先前推崇的东林党所赐。 反而是余令这个阉党,又是给自己钱,又是操心自己西行之路的安全。 如今他算是看透,看明白了。 什么这个派,那个派,什么你跟着谁,我跟着谁,党派之争本来就是利益之争。 哪里都有好人和坏人。 “走了,晾了布政使半天了,不合适了!” “嗯!” 见林御史来了,余令知道自己该去见布政使了。 余令拖着长刀走进了专门用来议事的大厅。 望着浑身是血余令走了进来,所有官吏不自觉的咽了口唾沫。 布政使望着余令。 直到此刻,他忽然觉得这个余令有点本事。 有魄力,有勇气,还有不俗的武力。 如果不是学问低了点…… 倒真的算得上是文武全才。 姜槐道打量着余令,对于身上的血腥,他不觉得有什么: “辛苦余大人了,你做的很好,本官会为你请功!” 余令笑了笑,拱手道: “布政使大人,一伙饿极了的贼人罢了,除了前面的人拿着自制的武器,后面人都是赤手空拳。” 姜槐道笑了笑,有些意外。 他以为此刻的余令一定骄横无比。 在边关的时候他见过太多打了场胜仗,杀了点贼寇就把尾巴翘上了天的将领。 如今这余令倒也沉得住气。 俗话说能忍的人能办大事,姜槐道不怕余令能忍,更不怕余令有反骨。 他就算恨,也得忍着。 想“报仇”,混到都指挥使再说吧! 姜槐道喜欢看别人恨自己,又无可奈何的样子。 唯有这样,他才能更直观的感受到手心里那迷人的权力。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说吧,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你要什么!” “这一次跟着下官去讨逆的一共六百多人,虽没死人,但也伤了一百多个。 下官希望城中大户,富商,官员……” “百姓也出了力,也在拼命,好在把事情做妥了,大家的财产都保住了。 下官不想寒了大家的心,想……” 不等余令说完,姜槐道直接道: “准了,七品官员以上每家五十两,七品以下每家二十两,城中商户一百两,士绅员外统一三十!” 姜槐道忽然加重语气道: “一定要好好地犒劳一下那些努力杀敌的人,这些钱一定要花在刀刃上,不让出力的人寒了心!!” “好!” 众人闻言都纷纷出言称赞,在这一刻姜布政使被拍上了天。 虽然他在第一时间就选择了关闭城门。 但在这一刻,他成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关键性人物。 余令要离开了,在阵阵的马屁声中,余令退了出去。 转身就朝着城门外跑去,卫所的人来了。 余令觉得这群人眼睛是绿色的。 余令出了议事厅。 此次有功的那些大户已经在进城,一会儿布政使大人要接见,表彰他们。 布政使把一切都看的很透。 他知道这件事以后,跟着余令一起杀敌的这些人会跟着余令走。 人心,他阻止不了,但他要敲打一下。 这长安不是他余令的,而是布政司的。 王老员外身穿过年祭拜先祖时候的礼服,由孙女王榆晚搀扶着,一步步的走过城门那长长的甬道。 这一刻他想笑,大声的笑。 原本还愁着自己死了,这王家,这么多的子子孙孙该怎么办。 钱该怎么分,土地该怎么分,分多少。 虽然说长幼有别,但人心向来难测。 多一点,少一点,自己没死的时候子孙不会说什么,一旦自己闭眼了,这些都是矛盾的根源。 很多家,都是从这一刻走向没落的。 如今,王老爷子不担心了,就算当下死,他也不担心王家会没落。 至少还能扛两代人,说不定会更强。 押宝押对了。 当看到自己的那些儿子,大孙子,拎着人头,满脸狰狞的出现在眼前时,王老员外觉得付出是值得的。 有了这份功勋傍身。 不说朝廷最后会给一个什么闲散的官职,但王家的名望却是有了。 今后走在城里,自己敢大声的说杀贼寇有自家的一份功劳。 那铡草刀都是自己家贡献出来的。 想到这里王老爷子倒吸了一口凉气。 娘咧,谁能想到跟着肖五一起打闹的那个姓李的小子这么猛。 这么重的家伙他拿着砍人。 望着身边的孙女,王老员外有些遗憾。 怪自己当初看轻了余家小子,想着他是一个军户,在婚事上犹豫了一下。 谁知道这一犹豫让茹家捷足先登了。 王老员外知道后有些气,自己的眼光比茹家好。 如果不是余令突然去了什么草原,哪有茹家什么事。 如今,如今别的小子自己又看不上。 他知道一会儿姜大人要见自己,要说一些敲打的话语。 从内心而言,王员外根本就看不上那个姜布政使。 他有余令年轻么? 他这样高高在上的人物会看得起小小的王家么?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王榆晚不知道爷爷在想什么。 她此刻的眼神,被那个扶着长刀,站在阳光下的身影填满。 她偷偷的看着。 在他的身边,茹家娘子静静的站着。 茹慈光明正大的站在余令身边。 若在平日,没出阁的娘子敢这么站在一个男子身边,哪怕这个人是她的未婚夫。 那些闲言碎语,那些指指点点也能说的她抬不起头。 如今,所有人都明智地闭上了嘴巴。 就算有说的,那也是天造地设,郎才女貌,天作地合的才子佳人。 长安的人心变了。 无论先前余令做个什么,伤害了多少人的利益,让多少人不喜欢。 但在这一刻,所有人都巴不得这样的狠人就在身边。 长安的那些大户先前多讨厌余令,此刻就有多喜欢。 流寇是个什么样子没有人不清楚,一旦没有人拦住他们,最倒霉的就是这些大户,官员之家。 他们会把全部的怨恨宣泄到他们身上。 这些大户,官员,只要碰到这群流寇,那就等于灭族了。 家里的老老少少,上上下下没有一个能活。 有了余令这样的一个人在长安,夜里睡觉都放心。 见余令走来,众人慌忙迎了上去,态度亲近又自然。 在这时代,这些大户其实才是民心。 他们有学问,有见识,还有钱,他们亲近谁,百姓就会亲近谁。 余令笑着一一回话,经历过并肩战斗,关系自然和往常不一样。 “余大人,晚上喝点?” 余令点了点头:“好,就在黄渠村,如何?” “好!” 见众人笑着离去,余令望着三个还没死透的假光头。 二伯不会剥皮,所以他们三个活到现在。 “文老六?” 文六指闻言一愣,见余令在看着自己,反应过来这是在喊自己,放下手中带血的棒子,快步上前。 “大人我在!” “会剥皮不?” 文六指闻言一愣,这门手艺听说过,倒是没学过。 小时候倒是给癞蛤蟆,蛇剥皮玩过,给人…… 见文六指头皱起眉头余令继续道: “不会?” 文六指闻言舔了舔嘴唇赶紧道: “大人,我不专业,但是我可以试着学一下,可能会很疼,有点血腥!” “没事,就喜欢不专业的,三个呢,练手去吧!” “好嘞!” 文六指跑了,等再回来的时候手里多了一个长长的钩子。 胳膊一甩,准确的勾到一个假和尚的下巴下。 拉着就走。 蜀道一倒吸了一口凉气,情不自禁的摸了摸自己的脖子,忍不住喃喃道: “了个怕是有点痛哦!”喜欢哈哈哈,大明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哈哈哈,大明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