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股市金逍遥 > 第93章 今日无税

第93章 今日无税(1 / 1)

街口上,小罗的车子,和区里安排的车子都在。没有看到孙行长带来的车,难道也是骑着车子来的吧? 在后面,是治安局的两辆车,上面闪着阴冷的蓝光。显然,这是治安局为杜主任董洪刚等提供保护的车辆。 区里安排来的是两辆桑塔纳,就停在路右边不远处。 看我们出来,小罗过来打开了车门,四位干员也打开了车门,请大家上车。 我们银行的几位都上了罗师傅的车,刚好四个人坐满,孙行长让艾行长坐到了前排副驾驶位置,他与韩主任和我一起挤到了后排。 前面是治安车闪着灯开路,最后也是治安的车子殿后,我们三辆车夹在中间,在公路上急驶着,路边的树木刷刷的向后倒着。 韩主任问了孙行长一句: “你又是骑自行车来的吧?” “你说呢?”他微微一笑。 艾行长回头说: “甭价问,百分百啊。” 这也是爱好吧,李老不是更离谱吗,骑着自行车与枢密院领导见面?! 国泰村位于於陵城的东北方向 ,距离城区有大约七八里地,可以说是不远也不近,刚刚好。 路边,玉米正使劲的长着个儿,红色或绿色的花线耷拉着头,粗大的玉米棒撑着丰满的身体,好像要脱离秸秆的束缚一样,碧绿的青纱帐充满了生机。 很快 ,路边出现了一座座紧密挨着建设的青瓦白马赛克的起脊建筑,这些房子大概连绵有二三里地长,大多是三层左右的样子,在密集的被青纱帐包围下,显得格外醒目。 开路的治安车关掉了闪闪不断的蓝灯,速度也降低了下来,慢慢开到了旁边。 我知道 ,这是国泰村投资建设的於陵农贸市场,里面是各色来自各地的农产品,分别为水产品,农副产品,禽类产品,肉类产品等等,仅摊位就有数千个,大多以批发为主,经营者来自全国各地。 根据先前石厂长和李瑜薇的说法,与其他三个工厂一起,这是国泰村艰难保留下来的几个股份制企业之一,也是村民们每年股份制分红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车子在外面停下,与一些三轮车、摩托车、自行车等并列放在一起。 很显然这是停车场,因为除了一早一晚的进货与发货车辆外,平时,车辆是禁止入内的,为的是保证市场的安全与秩序。 李老率先下车,拉开车门迎接杜主任一行,而治安局的干员们也马上走了过来,为领导打开车门。 杜主任从桑塔纳副驾驶位置下车,两位治安干员立即迎上去,双手搀扶着走下车辆,孙行长与艾行长也跟着走了过去,一起迎接各位领导下车。 白发苍苍的杜主任骤然出现在青纱帐围绕的市场前面,他经历沧桑而来的优雅更加突出。 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说: “很久没有闻到这么香喷喷的庄稼味了,真好啊,老李你在这块,简直就是神仙生活了。” “天天闻,也就自然了,舒服啊。城里的汽油味实在是不怎么叫人佩服,待久了还有点恶心呢。没有这样的良好环境,也不会有这样的建设结果。” 杜主任点了点头: “不容易啊,不容易啊,老李真的是不容易啊。” 董区长也走了过来,对李老说: “你看,我们也都到了,该参观哪里呢,你指挥吧。” 李老向前指了指,道: “就从这里开始吧。” 他指的是旁边一座旧房子,很显然还是土坯房,上面覆盖的麦草也已经很陈旧,周边长着一丛丛的拉拉秧。 他说: “这是我们村第一个工厂,也是我担任生产队长后的第一个企业吧,就是烧砖瓦的建材厂,供应全於陵与周边地区的建筑工程呢。” 杜主任仔细的看了看,我也看了看,疑问就来了: “你们烧砖瓦的,怎么盖的是土坯房呢?砖瓦到哪了?” “你问的真对。其实,这不是我们盖的,是早前一座庙的位置,我们是利用一下做办公室的。那时候, 哪里有钱盖新房子啊,只能是凑活着用,凑活着干。” “后来呢?” “后来也没有再盖新的,就是一直维持到关闭砖窑,建设批发市场为止。现在这房子已经不用了,也不好修理,就是纯粹为了纪念当年的辛苦吧。” “那么说,你们的市场就是在砖窑工地上建设的啊?” “对,填了当年的土场地,平整了原来的材料场,就逐步建起来批发市场了。” 董区长显然不了解这个过程,问: “看这市场这么大,不会是原来的场地就有这么大吧?” “董区长说的对。这当然不是原来的场地,但都是不长庄稼的荒地。我们是建一批摊位就出租一批,再用积累的租金建设新的场地,前前后后,经历了十多年共六期,才有了现在的规模。” 艾行长好奇的问: “你们为什么不是卖摊位,而是出租摊位呢?” “卖出是一次性的,不合算。而且当时就有人想一次性高价买下来,我们没有答应。因为,他就是想倒卖营业房的,直到现在,我看到还有人专门倒腾营业房,弄的价钱年年上涨,导致客户根本没法干,赚的钱不够房租的遍地都是。所以,村里多次讨论后决定,对所有营业房和摊位,一概只租不卖,这样可以维持市场稳定, 也可以留住长期经营的客户,让市场长期发展起来。”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个办法好,考虑的长远,所以才有现在的这个热闹劲头。”文主任也感慨说。 “京都的那个市场,我看就是炒买炒卖房屋的场所了。房价年年涨,客户年年换,租金更是搞的离谱大发了。还是李老有远见啊。” “其实啊,也没啥,这是学的我们於陵一位李尚书的技巧,不是我创造的。” 孙行长点点头,对此他应该很有发言权的: “是啊,於陵的中兴,其实与李尚书有密切关系,他营造的营商环境,尤其是他的经验,至今还是於陵人在享受着。” 刘清源很感兴趣: “怎么回事儿,他是怎么运作的?” 李老说: “他是明末清初人。当时的於陵已经初步有了经济规模,但是也是租金离谱,而且地方上天天征税,加上他们雇佣的一些当地与外地的地痞流氓,借官府名义在市场上胡作非为,敲诈勒索,好多商家只能今天来明天走, 很不稳定,市场也是一阵好一阵坏的,乱哄哄。 “这时候,正好李尚书告老还乡,就在於陵居住。见此情景,他非常愤怒,就发挥他的人脉关系,与朝野的威望,与皇上以及地方上协商了税收问题,最后皇上勉强答应可以免税一天。而进士出身的李尚书巧妙借用圣旨改为今日无税,稳住了商家的心,也稳住了市场。” “皇粮国税,岂能这么做?”文主任惊讶的说。 “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 ,也是我在我们市场发展中借来的技巧。”喜欢股市金逍遥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股市金逍遥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能力太常见啦 异之理 女总裁的上门女婿 乌鸦给了我一双眼 恋爱攻略小竹马自我攻略 母子 重生只为傲娇青梅,谁管你系不系统的? 外科教父 够野 more,more,n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