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理事长抬起头,看了一眼王启明,接着说道:“事情不能光算挣钱、不算赔钱,如果赔了呢?你想啊,这投资可不是小数目。种子、农药、化肥就得将近2000块,还不算人工,你想啊,启明,你的工资不就是300多点吗?要是到时候李兆平不收,国内又没市场,咱们可就亏惨了。”
王启明沉默了片刻,说道:“是啊,叔,投资不少,但李经理看上去挺靠谱的,他应该不会坑咱们。”
王理事长摇了摇头:“谁知道呢?再说了,村里没人种过这东西,万一技术不过关,种不好可咋办?”
王启明急忙说:“李经理不是答应给找技术员指导嘛。”
王理事长哼了一声:“技术员指导就能保证种好?万一专业合作社成员们不听指挥呢?还有啊,牛蒡收了,货款啥时候能到手?这都是问题。”
王启明心里也有些着急,他想说,天上掉馅饼的事谁不想砸到自己头上,干点事情哪能没有风险?!但他嘴上却说:“叔,您看这事儿确实有风险,但机会也难得啊。李经理说了,霓虹国的客户对牛蒡的需求很大。而且他还承诺会提供技术员指导,保证咱们的种植质量。”
王理事长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会儿,说:“启明啊,你是咱村出去的第一个转业干部,叔相信你不会害大家。而且,叔之前走亲戚的时候也听说过这牛蒡,好像是能出口挣大钱的东西。”
王启明点了点头:“对呀叔,李经理还拉着霓虹国客户来看过,你也见过的,人家说咱村这水土条件都不错,适合种。”
王理事长又坐了下来,沉思片刻说:“咱村一直种那些传统作物,收益确实有限。现在改革开放了,咱也得跟上形势,给理事会成员谋条好出路。”
王启明接着说道:“叔,您是当家人,您拿主意。我反正觉得这事儿值得试一试。”
王理事长咬了咬牙:“行,那就试试看。但咱得把合同啥的都弄清楚,不能稀里糊涂的,你请李兆平经理来咱理事会一趟吧。”
闻听王理事长基本同意的李兆平马上赶到了大西北沟村。他承诺以明鑫公司名义与大西北沟村签订牛蒡合同,合同明确规定大西北沟村供给符合出口霓虹国市场标准的牛蒡,明鑫公司负责帮助寻找技术员指导种植,免费提供牛蒡种,他保证牛蒡亩产在3500斤以上,初定价格为
说实话,李兆平这边,压力同样不小。他心里暗自嘀咕:“首先,我得从霓虹国人那儿把订单争取过来;其次,要向霓虹国人保证在11月份之前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货物;再者,先提供十几万的牛蒡种子给大西北沟村,要是种不出好牛蒡怎么办;还有,万一大西北沟村把种好的牛蒡转卖给别人又该如何处理;最后,得找个好技术员指导种植,万一双方产生矛盾,又该如何处理。”
为了说服大西北沟村种植牛蒡,李兆平可谓是绞尽脑汁。在理事会的办公室里,他与王理事长以及几位专业合作社成员代表围坐在一起。
李兆平一脸诚恳地说道:“各位乡亲们,这次来呢,就是想和大家商量种植牛蒡的事儿。我承诺,以明鑫公司的名义和咱们村签订合同,这合同里会明确牛蒡价格等一系列事情,包括咱理事会要求提供符合出口霓虹国市场标准的牛蒡。”
王理事长皱着眉头说:“李经理,这出口霓虹国市场的标准咱也不太懂啊,能行吗?”
李兆平连忙解释:“王理事长,您别担心,我们会帮助寻找技术员指导种植,从播种到收获,全程都有专业的指导。”
一旁的王世坨插话道:“那这技术员靠谱不?要是种不好可咋办?”
李兆平拍着胸脯保证:“乡亲们放心,这技术员都是江北省请来的,人家已经种了五年了,那是精挑细选的行家,肯定没问题。而且啊,我免费给大家提供牛蒡种。”
其实,他心里自己也在嘀咕,为了请江北省的技术员他比刘备请诸葛亮还努力,到目前为止,已经去江北省四趟了才初定协议,给技术员许的高薪已经是自己工资的二倍了,但没办法,要成就事情,自己必须得首先相信人家。
另一位专业合作社成员代表担忧地问:“种子钱你在收购牛蒡后从原料款中扣除就行了,关键问题是我们农民能收得回来成本不?万一产量不行呢?”
李兆平一看村民这样理解他的“小心思”,尴尬地笑了笑,提高了音量说:“我向大家保证,牛蒡亩产3500斤以上。初定价格为1.3元一斤,这样算下来,亩毛收入能达到4550元。这可比咱们种普通庄稼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