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议事只是定个基调,具体工作将会是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具体资料还会不断审核,继续上会讨论,最终明发天下。 不过大方向已经明确了,不少人都为大掌教捏一把汗。 因为幽王和平王的例子,其实就是意有所指的。 虽然大掌教说五代大掌教不是幽王,也希望道门没有平王。但问题在于,大掌教还问了一句话:幽王有废除太子的权力吗? 那么换成道门,就是大掌教有废除副掌教大真人的权力吗? 如果幽王有这个权力,那么平王就是造反。 同理,如果五代大掌教废除三位副掌教大真人是合理的,那么对于五代大掌教的反攻倒算,与平王何异? 谁是道门的平王? 不可能是六代大掌教,因为六代大掌教是正常上位的,六代大掌教受再多的诟病,那也是走正常程序,经过金阙投票和大掌教选举委员会确认,正式升座。可以说六代大掌教有错误,但不能说六代大掌教造反。 道门不能闹陛下何故谋反的笑话。 那也只能是三师了。 当然,大掌教还是留有余地,说是不希望道门有平王,没有完全点破。 这招当然是险棋,不过大掌教是看准了才走的。 三师当然势大,问题就是时间不够了。 就算三师要造反,其他人也难免心里犯嘀咕,你们三老时日无多,就算成功了,也来不及巩固成果。到时候,你们拍拍屁股去天上逍遥了,我们在人间可还有好些年呢。日后别人反攻倒算怎么办?你们无非是不要身后名,我们成了乱臣贼子,可是要杀头的。 只要这么一想,人心就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这是许多年老皇帝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是太子夺权的根本所在。大家都会为以后想。 当年的三师把六代大掌教架空,之所以没闹出什么问题,主要因为当时的三师正值盛年,还有好些时日,六代大掌教又后继无人,大家伙自然都跟着干。 如今的三师嘛,时日不多,反而是大掌教春秋鼎盛,还有个小掌教,继承人也有了,怎么看都是优势在大掌教。 那就得好生思量了。 所以说,时间是最大的利器。 不过话说回来,三师如果还有时间,那也不会搞大掌教选举,说不定大掌教就到六代而终了,就好像中原佛门只有六祖。反正话都好说,比如说什么道门发展到六代就已经遍布天下,不需要大掌教云云,当年中原佛门就是这么说的。 三师大概对此有所预料,所以都没有参加今天的议事。这也表达了三师的态度,不赞成,也不反对。 不赞成是肯定的,不能自己否定自己。不反对则是因为无可奈何。 五代大掌教的问题只是这次金阙大议的一个议题。 接下来的重头戏还是人事变动。 毕竟金阙一下子空出了两个位置,分别是天罡堂的掌堂真人和紫微堂的掌堂真人,虽然在事前的小会上已经有了几个方案,但具体用哪个方案,还要通过这次大议定下来。 这两个位置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也不是随便什么人就能坐上去的,最起码齐玄素就不行,主要还是齐玄素资历不够,如果齐玄素是个七代弟子,那么出任这两个位置的任何一个都是顺理成章。 就因为齐玄素以后的路还长,所以要等一等,让快要到年龄的道友先上。 很多人都盯着这两个位置,倒不是想要谋求这两个位置,而是有人递补了这两个位置后,又会空出两个位置,后面出现一连串的顺次递补,最后的结果就是有两个人能进入金阙。再从金阙层层往下,都有一个幸运儿得以更上一层楼,最终,有两个应届道童填补了九品道士的空缺。 如果是三个位置,那么干脆就把道门三秀全都递补进去,让他们平衡一下齐玄素。可只有两个,那就不好说了,谁进谁不进,这是一个问题。 太平道这次输了选举,要安抚太平道,那么李长歌必须进。 剩下张月鹿和姚裴,谁进谁不进? 也许有人要说,大掌教是全真道的,小掌教也是全真道的,全真道已经得了最大的好处,那就苦一苦姚裴吧,让张月鹿进金阙。 乍一听似乎没什么问题,可是姚家不等于全真道,大掌教跟姚家不一条心,小掌教顶替了姚裴,再不让姚裴进金阙,姚家便有话说了。 那就苦一苦张月鹿。 张家那边也有话说,我们张家得着什么了?大掌教夫人姓苏不姓张,大掌教甚至不是正一道出身,凭什么苦一苦我们?就因为张月鹿与齐玄素是夫妻?齐玄素可不是大掌教,八代大掌教花落谁家还说不定呢,变数太多。 两桃杀三士不是那么容易玩的,容易闹出大问题。 那就干脆三个人都不进,或者只让李长歌进,姚裴和张月鹿都不进。 关于这个问题,大掌教不仅跟齐玄素沟通过了,也跟三师沟通过了,现在能拿到大议上来讲,看来是初步有了结果。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两个位置也有一个先后顺序,先解决了紫微堂掌堂真人的位置,再解决天罡堂掌堂真人的位置。 如果按部就班,就地解决的话,最有可能接替紫微堂掌堂真人职务的人有三位。 第一位当然就是北辰堂掌堂真人清微真人。紫微堂是九堂之首,同时兼任金阙首席参知真人,对于清微真人这个金阙次席参知真人来说,还是升了。 这样做有几个好处,一是安抚太平道,二是有明升暗降的嫌疑,虽然紫微堂掌握人事大权,但现在有了大掌教,最大的人事权其实掌握在大掌教的手里,而且大掌教对金阙形成制约,紫微堂掌堂真人和金阙首席参知真人的权力反而不如三师时代,含权量有所下降。 第二位是化生堂的掌堂真人徐大成,如果清微真人决定不动,那么按照九堂顺序和三道归属,就该排到全真道出身的徐大成了。 第三位是姚懿,他如今不是参知真人,不过太平钱庄的辅理等同于参知真人,而且姚懿是首席辅理,让姚懿继任紫微堂掌堂真人,也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三个人做紫微堂掌堂真人,都可以说是顺理成章,别人也不会太过反对。毕竟清微真人和姚懿都是过渡性质,他们的目标是国师和地师。等到清微真人和姚懿上位副掌教大真人,紫微堂这个位置多半还是要落在徐大成的头上,其实徐大成也是个过渡,最后徐大成晋升平章大真人,把位置交到齐玄素的手中,这才是正主。 既然结果已定,内定了齐玄素来接这个班,那么过程就不重要,当个过渡性质的首席参知真人也没有太大意思,具体人选自然全看大掌教的意见,三师不会过多干预,甚至没来金阙。 大掌教考虑的重点便不是谁适合做紫微堂掌堂真人,而是谁更适合进入金阙。 说得更透彻一点,大掌教要不要安抚太平道? 结果很快出来了,大掌教提议由清微真人接任紫微堂掌堂真人,兼任金阙首席参知真人,同时提议由齐州道府的掌府真人李长律接任北辰堂掌堂真人,兼任金阙次席参知真人。 齐玄素一听就明白了,这是要安抚太平道,或者说投桃报李。 清微真人深明大义,东华真人也自有气量,两人共同弥合道门内部的分裂,维系局势的平衡。 这个提议一出,太平道的一众人等自然不能反对,上三堂独占两席,还能说什么。正一道和全真道都提前打过招呼,也没有反对。 大掌教顺着这条线继续说下去:“如此一来,齐州道府的掌府真人就空缺了,清微真人执掌齐州道府多年,不知清微真人是什么意见?” 这话问得很有意思,关于北辰堂的掌堂真人的人选,大掌教没问清微真人,直接乾纲独断,关于齐州道府掌府真人的人选,大掌教没问前任掌府李长律,反而在这个人事任命上问了清微真人。 齐玄素看得明白,因为太平道内部也分两派,大掌教询问清微真人的意见,其实就是扶持清微真人一派,平衡李长律重新上位北辰堂掌堂真人所造成的影响。 清微真人心领神会,说道:“我认为帝京道府的万淼真人比较合适。” 大掌教直接说道:“万淼真人是多年的老掌府了,经验丰富,资历足够,关键是帝京道府距离齐州道府很近,关于齐州道府的具体情况,万淼真人也比较熟悉,在这个问题上,我与清微真人是所见略同。” 然后大掌教才问李长律:“龙木真人是什么意见?” 李长律不想推荐李若水,可他不能既反对大掌教,又反对清微真人,还得罪李若水,于是李长律说道:“我没有意见。” 太平道的其他人见清微真人和李长律都同意了,自然不会反对。正一道和全真道的参知真人也不敢奢求去齐州道府做掌府,怕是不要命了。 于是全数通过。 大掌教说道:“那好,就由万淼真人出任齐州道府的掌府真人,不过帝京道府掌府真人的位置就空出来了,实事求是地说,这个道府比较特殊,所以我提议递补一位新任参知真人接任帝京道府掌府真人的位置。”喜欢过河卒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过河卒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