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31章 平辽承诺
索伦部和满清的战争就此开始。
皇太极征讨索伦部,调集八旗向北进军。
早就有准备的索伦部首领博穆博果并不和八旗正面作战,他很清楚正面交战索伦部没有赢的可能,所以博穆博果把族中老少全部继续往北迁移,一直撤到更北边的黑龙江以北甚至雅克萨地区。
作为部落首领的博穆博果带着部众在黑龙江以南和满清八旗进行游击战,前后打了几场,虽索伦部战斗力强悍,给八旗带来了些损失,可八旗毕竟人数众多再加上战术的配合,依旧逼的索伦部活动范围不断压缩,最终无奈只能放弃黑龙江以南区域,撤到了北岸。
第一次征讨,皇太极没能拿下索伦部,但却也达到了初步目的,至少逼的索伦部放弃了原本生存的地方,向被撤到了更为苦寒的区域。
同时,皇太极对黑龙江以南进行扫荡,把索伦三部来不及北撤的索伦人俘虏了不少,这些人全部南迁直接并入八旗。此外,捕捉山林中的野女真也是皇太极的主要目的,八旗人丁不足的情况从来就没彻底改变过,野女真能够让八旗的人丁得到补充,这也是满清一直在做的事,这一次讨伐索伦部除去压服索伦人外,捕获大量野女真同样非常重要。
就当皇太极在北方扫荡的同时,大明那边原本回乡养病的袁崇焕已到达了京师。
崇祯皇帝继位后,很快就解决了魏忠贤和阉党问题,除去魏忠贤之后,崇祯皇帝不得不考虑辽东的问题,而袁崇焕在崇祯皇帝登基之前就称病去职,卸任了辽东经略一职收拾行李离开辽东,返回老家“养病”。
袁崇焕一走,辽东经略缺人,朝廷当时还是魏忠贤把持,就让辽东巡抚王之臣来暂代经略一职。
不过王之臣在这个位置上并没坐太久,由于王之臣是魏忠贤夹带中的人,崇祯皇帝自然不可能用他,魏忠贤垮台后王之臣自然就失去了靠山,再加上王之臣接替袁崇焕后辽东战事很是不利,很快大明和满清就爆发了锦杏之战,此战明军其实损失不大,可之后王之臣却命令明军主动放弃锦州、杏山、塔山、右屯等地,消息传来后,令崇祯皇帝闻讯大怒,本就打算收拾王之臣的崇祯皇帝直接就罢了他的官职,并让人押送至京师问罪。
王之臣下台后,接替辽东巡抚的是毕自肃。
毕自肃此人曾经是袁崇焕的下属,袁崇焕当年担任辽东巡抚之前的职务是宁前兵备道,而那时候毕自肃是宁前兵备道参议,从这点来说毕自肃就是袁崇焕的参谋长,并且参与了当年宁远之战。
宁远之战后立下功劳,袁崇焕先升辽东巡抚,不久后又升了辽东经略,而作为袁崇焕的助手毕自肃也水涨船高更进一步,直接诶接替了袁崇焕宁前兵备道的职务。
王之臣去职后,朝廷暂时无人可用,就看中了毕自肃,崇祯皇帝任命毕自肃为辽东巡抚接替王之臣暂代辽东军政。在崇祯皇帝看来,毕自肃在辽东的时间不短,又当过袁崇焕的左右手,对辽东军事颇有了解,还参加过宁远之战,应该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就此毕自肃成了自王之臣后的辽东巡抚,暂代辽东军务。不过毕自肃的能力有限,他当辽东巡抚算得上赶鸭子上架,而随着袁崇焕抵达京师,崇祯皇帝也算有了一个主政辽东的最合适人选。
袁崇焕还在回来的路上时,朝中就有人不断举荐由袁崇焕督师辽东,其奏折简直达到了“章满公车”的地步,以此足能看出满朝上下所有人对袁崇焕的期待。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崇祯皇帝本人也对袁崇焕抱有极大的期望,在征求内阁诸位阁老意见后,还没等袁崇焕人抵达京师呢,崇祯皇帝就下了新的旨意,赏袁崇焕锦衣卫指挥佥事的恩荫,以补偿其宁锦之功。
这还不算,过了没几日,崇祯皇帝又一次下旨,直接就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登莱、天津等处军务,替代之前被罢免的王之臣。
自此,袁崇焕人还没到京师呢,他就拿到了蓟辽督师的职务。
这个职务是袁崇焕一直梦寐以求的,而大明之前担任这个职务的是大名鼎鼎的孙承宗,现在袁崇焕终于也坐上了个位置,而且是人在半道上接到的圣旨,这让袁崇焕不由得感慨万千,心中更生起万丈豪迈。
接到旨意,袁崇焕快马加鞭赶到了京师,抵达京师后风尘仆仆的他没来得及歇息就接到了崇祯皇帝要见他的消息。
在平台,崇祯皇帝召见众臣,除去内阁诸阁老和部堂等官员外,刚到京师的袁崇焕也在列班之中。
年少的崇祯皇帝屁股坐定,目光就朝着不远处众臣站立的位置瞧去,直接开口询问袁崇焕是否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