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57章 人货被扣
宁远城。
袁崇焕此时的心情很是复杂,因为熊廷弼死了。
天启皇帝终于杀了熊廷弼,并且砍下他的脑袋传首九边。作为宁远的守将,袁崇焕已见到了熊廷弼的首级,当看见装在盒子里那微睁双眼的首级时,袁崇焕的心中一时间不知如何形容。
当年袁崇焕还是一个小小的兵部主事,曾经去天牢里探望过熊廷弼,并且向他请教了辽东战事。熊廷弼也没因为袁崇焕的官职卑微而轻视于他,甚至还倾囊以授,令袁崇焕收益良多。
袁崇焕到了辽东之所以能很快上手,在这一批文官中脱颖而出,最终得到孙承宗的认可和提携,短短几年时间就从一个兵部主事步步高升,从而坐到如今的位置,熊廷弼对他的帮助是极大的。
从这点来说,熊廷弼算得上是袁崇焕的恩人,也是他半个师长。没有当年熊廷弼的无私帮助,也就没有今日的袁崇焕。可现在,熊廷弼却已死了,还以这种不怎么光彩的方式被传首九边,不能不让袁崇焕感到悲哀。
作为朝中公认的名将,之前的辽东经略,熊廷弼的死表示他彻底落下了历史舞台。而且他的死让人很是意外,因为熊廷弼几年前就因为辽东战事的缘故和王化贞一起被下了狱,并且判了死刑。可一直以来熊廷弼的死刑都没执行,天启皇帝也从未催促,仿佛已忘了熊廷弼一般。
大部分人都以为,熊廷弼或许会逃脱一死,天启皇帝把他关上几年就会找个机会赦免于他,毕竟熊廷弼的才能是公认的,直接杀掉未免太过可惜。
可谁都没想到突然间天启皇帝默许魏忠贤杀了熊廷弼,这实在是太过意外。当袁崇焕的目光朝着熊廷弼的首级掠过的时候,心中冒出了一股寒意。伴君如伴虎啊,天启皇帝和魏忠贤如此手段毒辣,不仅砍了熊廷弼的脑袋,还借熊廷弼一事借题发挥,其锋锐直指东林党。
长叹一声,袁崇焕默默摇头,熊廷弼的前车之鉴让他深思,熊廷弼之所以沦落到如此地步虽有他的性格原因,可熊廷弼经略辽东时始终未能真正掌握住辽东的军权才是造就这一切后果的根本。
当初作为辽东经略,熊廷弼是辽东战事的一把手,可偏偏被王化贞这个辽东巡抚给压的死死的,王化贞仗着自己朝中有人根本不把熊廷弼看在眼里,独揽了辽东大权,使得作为一把手的熊廷弼除了身边天启皇帝给他的三千京营外根本就调动不了辽东的军队。
这也是辽东经抚之争爆发矛盾的原因,更是后来大明在辽东惨败,直接丢失山海关以东防线的开端。实际上当初在王化贞兵败的时候,熊廷弼是有机会稳住辽东战事,至少那时候还是可以守住宁远一线,可熊廷弼并没有这么做,反而主动领兵后撤,不顾王化贞苦苦哀求,直接就放弃了山海关以东的全部领土,率军撤回了山海关。
熊廷弼这样做是不明智的,或许那时候他已经被仇恨冲昏了头脑,心里憋着一股气要王化贞好看。在他认为当初的战败完全是王化贞的缘故,自己没必要为王化贞擦屁股。
现在王化贞狼狈逃回,如果自己出手帮他,那么结局就让王化贞逃过一难,这是原本就把王化贞恨得咬牙切齿的熊廷弼是不愿意看见的。熊廷弼索性撂挑子赌气,目的就是要借这事整倒王化贞,在他看来王化贞有如此大过不仅巡抚当不成,还得承担辽东战败的主要责任。
自己虽然是辽东经略,可满朝上下都明白他熊廷弼在辽东就是个摆设,手里也没有什么军队能听他的,更没有反攻的能力。所以熊廷弼退守山海关也是无奈,要怪就怪王化贞吧。
可熊廷弼怎么都没想到他实在是高估了自己,或者说他这种只顾报私仇而不顾大局的做法惹怒了包括天启皇帝在内的所以人,这也是熊廷弼最终和王化贞一起下狱的原因,最终落到了如此凄惨的下场。
熊廷弼的结局让袁崇焕有兔死狐悲的伤感,同样也让袁崇焕心里更坚定对绝对权利的信念。在他看来,熊廷弼有才又有能力,他今日的下场其实就是因为熊廷弼没能掌握住真正的军权而导致的,明明作为当初的辽东一把手,却始终被王化贞压着一头,当主帅当到如此憋屈的程度,熊廷弼也真是够可怜的。
因为熊廷弼的例子在前,袁崇焕在辽东异常重视军权的掌控,之前当监军的时候袁崇焕就利用手里的权利拉拢辽东将领,之后孙承宗派他主持宁远防线后,袁崇焕这样的事就做的更多了,尤其是对当初自己的两个副手——满桂和祖大寿极力拉拢。
其中满桂是孙承宗指定的宁远守将,祖大寿是辽东将门出身,也是宁远地位仅次于满桂的高级将领。
通过给银子给补给再加上诸多许诺,袁崇焕力图把这两人拉到自己的阵营,为己所用。可惜的是满桂这个人耿直的很,作为蒙古人出身的满桂是个直肠子,根本就看不起袁崇焕,更对文官直接插手军事表现出极度不满。再加上满桂的官职较高,袁崇焕虽然是文官可官位却不如满桂,一来二去袁崇焕非但没能拉拢住满桂,还因为为了控制满桂直接以军饷和粮草为威胁,逼迫满桂站队使得满桂对袁崇焕很是不满,两人之间的关系和矛盾日渐越深。
这时候袁崇焕见满桂油盐不进,直接就放弃了继续拉拢的想法,转而盯上了祖大寿。
相比一条肠子的满桂,祖大寿就完全不同了,祖大寿为人圆滑许多,再加上袁崇焕作为文官和上级又礼贤下士,对祖大寿多有亲近,这让武人出身的祖大寿对袁崇焕的感官极好。
一来二去,两人就看对了眼,随着时间的推移,袁崇焕靠着一手金银一手施恩的法子很快就和祖大寿成了自己人,关系好的不行。接着,又让自己弟弟袁崇煜带着祖大寿一起做买卖,暗地里弄了不少好处。
常言说的好,人生三大铁,靠着这些手段,袁崇焕和祖大寿之间直接就占了三大铁中的两个,一个是一起当过兵(宁远守军上下级),另一个就是一起分过赃(私下一起做买卖,袁崇焕还在军饷和粮草分拨时特意照顾祖大寿。)
至于第三铁一起嫖过娼恐怕也是有的,反正这个时代听听小曲,去青楼找找美人什么的算是风雅事,红袖添香向来就是文人所追求的,祖大寿虽然是武将,可也经常附庸风雅,可谓兴趣相投。
如此,袁崇焕和祖大寿的关系一日千里,都快到了两人斩鸡头烧黄纸的程度。
再加上祖家是辽东将门之一,同辽东其他将门关系极好,相互还有姻亲。其中副将吴襄就是祖大寿的妹夫,在辽东军中握有实权,因为祖大寿的缘故,吴家同样和袁崇焕关系极佳,双方眉来眼去,很快就勾搭在了一起。
吴襄此人虽后来当到辽东总兵之职,也算得上军中大将。可他实际上真正的战绩并没多少,而且历史上也没太大名气,大明历朝以来,如同吴襄这样的军将比比皆是,根本就不起眼,可他偏偏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儿子,这个儿子就是如今在辽东号称“忠可炙日”的少年将领吴三桂。
就这样,在祖大寿的协助下,袁崇焕在宁远的权势日渐稳固,手中也有了一批能堪一用的可靠将领。眼下的袁崇焕在宁远可算得上根基稳固,甚至说一不二,就连总兵满桂都只能避其锋芒。
熊廷弼的下场给了袁崇焕极大警惕,这也是袁崇焕极力拉拢武将和掌控绝对权利的真正目的。在拉拢人的同时,袁崇焕也不忘记打压对手,凡是不听话的不是给袁崇焕边缘化或者就是利用手里的权利在军饷和粮草的下拨时进行克扣,以这种方式逼迫对方就范。
从这点来说袁崇焕现在干的算是不错,就算是和他有点不对付的满桂表面也只能维持过得去的态度,不敢在大事上直接顶撞袁崇焕。而对满桂,袁崇焕暂时也没太好办法,因为满桂挂着总兵衔,又是孙承宗指给袁崇焕的搭档,无论如何孙老师的面子还是要给的,只要满桂不给自己找麻烦,袁崇焕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大哥!”
正当袁崇焕凝神思索的时候,外面突然就传来了弟弟袁崇煜的声音,一抬头,就见袁崇煜风风火火从外走了进来。
“何事如此慌张?”见到袁崇煜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因为走的急额头还带着汗珠,这让一向把“每临大事有静气”挂在嘴边的袁崇焕皱起了眉头,自己这个弟弟太不成才,读书读不出来,只能在自己的庇护下做些买卖,可历练了这么久依旧是毛毛糙糙的,成什么样子?
“出事了!出大事了!”见到袁崇焕,袁崇煜连忙说道,神色中满是焦急。
“大事?你能有什么大事?”袁崇焕冷笑一声,自己这个弟弟就是做点买卖,他一不是朝廷命官,二也不是军中将领,有个屁大事。
“真出大事了!”袁崇煜一屁股坐下,探头就急切对袁崇焕道:“洪秀连人带货被毛文龙给扣住了,方奉前去交涉居然被毛文龙的部下也给抓了起来,这不是大事是什么?”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