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们认为高科技的东西,其实只是盘磁带?” “哈哈哈,我就说你们这些聪明人容易钻死胡同!要是搁我们手里,管他三七二十七的,先塞到录放机里再说!” “就是,就是,磁带嘛,那不就天生该放进录放机里?我在白头鹰指挥部就缴获过一台,那么老大……” 已经回到江家小院的老兵们,看着呆呆躺在小院躺椅上看星星的江夏和郑局长,还以为出了什么事。 一问才得知这两人是被“乌龙事件”打击了。 唐连长这帮杀才,对着小呆毛就是一顿嘲讽。 有嘲讽就有反驳,这不,一直待在流水线上的老连长出来护犊子了。 “诶,说什么呐!这才是知识分子干事的方式,你以为简单嘛?” “小江的老师,就是五道口的那个老教授,那是顶天的人了吧!你知道他们在研究啥?” “啥?” “1+1=2!” “啥?” 老兵们惊讶的口气,引起了老连长的不自信,扭头找到正在看他们带回来程序手写稿的江夏。 “小江,是那个啥哥的啥赫吧,就是证明1+1=2那个?” “呃,原初的猜想,应该是任一大于2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但后面,由于数学界不使用‘1也是素数’这个约定,所以那个2变成了5。” “其实想想也挺操蛋的,后面的数学家往别人的原始理论上面加了不少的限定,还分了什么关于‘奇数的猜想’……” 江夏一番解释,让老兵们眼睛都冒起了圈圈…… “不是,小江,这个证明了1+1=2到底有啥用?” “那不是显而易见的嘛!” 一个老兵对着大家伙示意了一下,一手把江夏放在桌上的特供烟拿在了手里。 “你们看,这是一吧!” “啊,对啊。咋了?” 老兵继续动作,来到另一张桌子前,把上面的烟盒也收进怀里。 “这也是1吧!加起来,我就有两包烟了不是。这不就把那个啥啥猜想证明了?” 另一个老兵也站起身来,指着回到江夏身边的大老王:“诶,你那个说法不对!” “要我看啊,应该是王奎和舞蹈学校的那个姑娘成亲了,这就是1+1!” “然后,他们生个崽,这就叫1+1=2!” “哈哈哈哈,是这个理!”听着这解释,老兵们都无比赞同,同时,开起了大老王的玩笑,连结婚的时候准备送什么都开始讨论了起来。 江夏捂脸,您这么朴素的证明方式,放到现实世界还真是没毛病,但谁叫那圈数学家那么拧巴嘞。 不过,再过两年,您估计会更拧巴…… 因为我们的王姓大神在56年的时候,证明了3+4,稍后又证明了3+3和2+3。 陈姓大神更进一步,证明了1+2。 再然后,就是群魔乱舞了。不少人挥着半张纸就说自己证明了“歌猜”…… 要是他们知道,1+2的证明过程,如果写在黑板上的话,那黑板足以摆满半个足球场,会不会惊讶一下。 想到这,江夏心里动了动。 “给五道口老师送年货的时候,老师就高兴的说他的研究组里有人更新了“筛法”,有可能冒个大成就出来。这应该就是那位大神了。要不要去讨个手写稿,这种东西的收藏价值应该比那些古董更有价值才对嘞!” 想想几年后,一群民科开口闭口就是“歌猜”,到时候把大神的手稿拿出来打他们脸,应该会很好玩。 “嘿,你个狗崽子。解释就解释,你把烟都揣自己包里是啥意思!” “哦就说嘛,你个高小没毕业的家伙,还敢给我们解释什么叫1+1=2.你这算盘打得响!” 刚刚做演示的老兵,此刻已经被压在人堆里唉唉呼救了。 看吧,这就是群众对于“歌猜”最朴素的情感表达…… 数学太远,江夏只想抓住现实。 这,也许就是当初他不顾老人的挽留,毅然改换门庭的原因之一吧。 ………… 任由老兵们打闹,江夏看了会胖墩写的数据库,诶,看不懂了。 天才的世界,旁人不懂啊。 这个胖墩是怎么实现简陋环境下的容器格式解析的哦! 江夏回想了会屏幕上出现的那堆所谓“乱码”,这应该是音频的一种数字化表达方式,只是由于条件限制,字符库的容量不够,才呈现的一种断断续续的情况吧…… 不过,搞不懂没关系,是自己人就行。 有了这个基本框架,随身听之类的小玩意,是不是可以试着搞一搞? 当年小本子可是靠着这个东西赚得盆满钵满嘞。 啧,想得远了。 芯片什么的还没影,嗯,不过,虽然解码芯片什么的,还比较远。但是胖墩写的信息压缩程序,除了郭老师那边用得到,另外一个地方,也能用到吧? 借着院子里的灯光,江夏又在小本子上写下一行字。 身边的郑局长不经意的瞄了眼,手里端着的酒杯颤了一下。喝完杯中酒,这位701的局长就借口事务繁忙,拉着自己的秘书就往门口跑。 “局,局长,再等我混口吃的呗。那个皮皮虾好好吃……” “吃个屁,再不走,你就等着啃沙子吧!” “啊……”喜欢工业兴国,从初级工程师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工业兴国,从初级工程师开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