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72章 大皇子类父!
洛阳南宫。
整个皇宫经过简单修缮,虽不复光武时期景象,却足够气派。
出道以来,金茂霸道自居,跟灵帝时期完全不同,皇宫附近比皇城还要高的建筑通通拆除。
如果将来有大发展,那金茂也会模仿后世京城,规划一二三环,皇城附近至少二环,仍然不能建造高度超过皇宫的建筑。
此外,随着军机处越发成熟,中央集权也越发明显,整个天下全都金茂一个人说了算。
这样一来,金茂反倒变得束手束脚起来,很多事情不敢放开手脚大干。
劳民伤财事小,伤人性命事大。
今时不同往日,全天下都百姓很少有旧时代的残余,大多数人以新时代自居,就连刚刚退位的刘协也在积极应和金茂所颁布的一条条新政。
炎汉元年(209),九月。
南阳王刘协在朝堂上举荐大皇子金临。
“陛下,大皇子及冠在即,再放其在乌伤县历练颇为不妥,臣提议调任大皇子加入大西北开发当中。”
这是刘协跟陆逊商量好的策略,虽说大东北也有庞大的发展计划,但那边的潜力一眼看到头,辽东再往东就是大海,往北则是荒漠,建造城池不为别的,只为开疆拓土以及防备游牧民族崛起。
大西北则不同,这里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虽说东汉时期并未断绝丝绸之路,但这么多年动乱,能恢复几分到从前,很难说。
且刘协最近跟金茂走动频繁,非常清楚当今皇帝对大西北的重视。
虽说不清楚皇帝重视的原因,但以刘协的聪颖很快就意识到,这是个机会,让金临去这边镀金再好不过。
万一金临一朝顿悟,镀了个真的金身,大赚!
“吾儿金临何在?”
金茂端坐大殿之上,并不反对刘协的提议,只要儿子有能耐,敢闯敢拼,他作为父亲,必定大开方便之门。
新晋大黄门陆逊出列道:“禀陛下,大皇子在南阳王府留宿,不日将出发乌伤县赴任。”
这倒不是陆逊背刺刘协、金临的兄弟情,而是他知道金茂最讨厌有事隐瞒,别说他这个义子,就算是金临这个亲儿子也不会好过。
果然,金茂听到此话,并没有露出丝毫不满,而是点头道:“宣大皇子金临觐见。”
“喏!”陆逊当即领命离去。
半个时辰后,金临跟随陆逊气喘吁吁来到崇德殿外,一路上没少奔跑。
陆逊示意金临在门外等候,他则迈步入殿,朝上行礼道:“陛下,大皇子到了。”
这个时候,朝堂已经议论完今天的事情,金茂正准备退朝,“宣他进来。”
“喏。”
不一会儿,金临低着头,快步来到殿中,走到皇座之下,跪地叩首:“儿臣拜见父皇。”
这并不是金茂喜欢跪拜礼,而是金临自作主张,学那儒家在崇德殿中尽孝。
对此,金茂十分不喜:“你不该浪费时间在这些繁文缛节上,也不该在儒家这一棵树上吊死,当博采众长,今后方为人君。”
金临浑身颤抖,幸好上次有刘协跟陆逊一起给他矫正过观念,今日才不至于出丑。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然!”金临抬起头反对道:“纵使今后儿臣要集百家之所长,也不应放弃儒家之精华!”
“儿臣以为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不可为明君!”
想象当中,金茂要发怒的场面没有发生。
“哦?”金茂十分感兴趣地问道:“那你说说,何为明君?”
金临思索片刻,才说道:“明君当具备仁德之心,以民为本,视百姓如子,体恤民间疾苦,兴利除弊,使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明君应广开才路,不拘一格,纳谏如流,虚心听取各方意见,集思广益,共谋国是。同时,明君还需有远见卓识,能洞察时局,把握历史发展趋势,制定符合国情的战略方针。在治理国家时,应秉持公正无私,赏罚分明,让忠诚与才能得以彰显,奸佞与无能无处遁形。
“此外,明君还应注重文化教育,提倡儒学精髓,但亦不排斥其他学说之优点,融合百家,促进思想繁荣。通过教育,培养国民的道德情操与智慧才能,使国家拥有持续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儿臣认为,真正的明君,是能在复杂多变的局势中,坚守正道,引领国家走向光明未来的领袖。”
金临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决心。金茂听后,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轻轻点头,眼中满是赞赏。
“吾儿能有此见地,朕心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