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高瞻远瞩,非我等所能及。”戏志才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语气中既有敬佩也有无奈,“只是,此策实施起来,恐怕还需诸多细节上的斟酌。如何确保监察、选拔的公正性?如何防止权力滥用,避免新的腐败滋生?这些皆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金茂闻言,目光变得深邃,他缓缓踱步至窗边,望着窗外连绵不绝的宫墙,沉思片刻后道:“确实,细节决定成败。朕会命人草拟详细章程,广泛征求意见,尤其是要听取那些正直无私的朝臣和民间智者的看法。同时,设立独立的复审机构,对每一环节进行严格监督,确保整个过程透明、公正。”“此外,”金茂转过身来,目光如炬,“对于监察、选拔官的选拔,也要格外慎重。他们必须是德才兼备、刚正不阿之人,方能胜任此职。我会亲自过问,确保人选无虞。”
戏志才听后,担忧不减反增:“陛下英明神武自是无误,可您能保证后代子孙也如您这般睿智吗?”
纵观汉朝四百年,开国君主都是贤明的,后代不肖子孙就多了,万一来个桓灵二帝那样的货色,可别搞得像秦一样二世而亡了。
金茂也明白这一点,便补充道:“一朝有一朝的政策,我只管我眼下的局面,至于下一任继位者如何,那是他的事情,本朝新政唯法不可减少,只许增多,其余政策,后人可酌情增减。”
“况且,”金茂语气中透出一丝坚定与深邃,“我已着手建立一套完善的监察与教育体系,旨在培养未来君主与朝臣的德行与才智。设立皇家学院,广纳天下名师,不仅传授治国理政之道,更重视历史鉴戒、人文修养与道德情操的培养。让每位皇族子弟,在登基之前,都能深刻理解国家兴亡的教训,学会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局势中保持清醒与明智。”
“同时,强化御史台与谏议大夫的职能,确保朝中有一支敢于直言、不畏强权的监督力量,时刻提醒君王勿忘初心,勤政爱民。如此,即便有资质平平的君主即位,也能在制度的约束与良臣的辅助下,不至于偏离正道太远。”
“再者,我意将部分权力下放给军机处,形成辅政制度。中央虽握有最终决策权,但具体事务的执行与监督则交由专业部门负责,减少君主个人意志对国政的直接影响。这样,即使君主有所偏颇,也不至于造成全局性的灾难。”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皇位能有序传承。若是无后,那还讲什么将来?”
戏志才无奈叹息,再讨论下去就要设计金茂家事,这可是大不敬之罪,便作揖道:“陛下圣明。”
然而,戏志才没话讲,刘协却有话讲:“陛下,何时立太子?”
群臣侧目,这句话也就刘协能问的出口,他们任何一人问出来,都有站队的嫌疑。
刘协不同,他早就站队金临,只要一天没立金临为太子,刘协就一天不会停止询问。
金茂闻言,眉宇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他缓缓扫视殿下一众臣子,最终目光落在刘协身上,那眼神中既有欣慰也有无奈。“南阳王,立储之事,关乎国本,非可轻率。朕自当慎之又慎,考量多方,确保所选之人能承继大统,安邦定国。”
“朕知你心系社稷,对皇子金临亦寄予厚望。然,太子之位,不仅关乎个人德才,更需考虑其能否服众,能否引领我朝走向更加繁荣稳定的未来。朕会时刻关注诸子的成长,待时机成熟,自会昭告天下,立储以安民心。”
说到这里,金茂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为庄重:“不过,朕也要提醒诸位爱卿,朝堂之上,应以国事为重,勿让私念影响了判断。朕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共谋发展,我新汉定能再现辉煌。”
群臣闻言,纷纷跪拜,口称“陛下圣明”,眼神却看向刘协,反正后者会冲锋陷阵,他们在一旁看好戏就行。
果然,刘协再次问道:“自古立嫡不立长,皇子金临既是嫡长子,陛下何不早立太子?”
金茂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深邃与智慧,他缓缓道:“南阳王言之有理,金临身为嫡长子,确有其尊贵之处。然则,太子之位,非但关乎血脉传承,更关乎国家未来。朕需细细考量,不仅要观其品德才学,更要察其治国之能,以及是否能得民心。朕欲效仿先贤,行考察之制,让金临与诸位皇子一同参与国事,历练成长,待时机成熟,再行决断。”
“再者,朕也深知,朝中不乏贤能之士,若能辅佐明君,共图大业,方为社稷之福。因此,朕希望诸位爱卿能摒弃门户之见,以国家大局为重,共同培养未来储君,使其成为我新汉之栋梁。”
言罢,金茂的目光在群臣中一一扫过,那眼神中既有期待也有警示,仿佛能洞察人心。群臣感受到这份压力与期许,纷纷收敛起之前的微妙心思,正襟危坐,表示将全力辅佐陛下,共谋新汉之未来。
刘协见状,心中虽有不甘,却也不得不佩服金茂的御下之术,他暗暗思量,既然不能直接逼迫金茂立金临为太子,那便只能从旁协助,慢慢积累声望与实力,以待时机。于是,他躬身行礼,言辞恳切道:“陛下深谋远虑,微臣佩服。臣定当尽心竭力,辅佐陛下与诸位皇子,共创新汉盛世。”
金茂满意地点点头,他知道,今日这番对话,虽未直接解决立储之争,但却在无形中为朝堂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与方向,那便是——以国为重,共谋发展。
要不是时机不到,金茂倒是想一步到位,直接提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想法。
可惜,那实在太超前了。
有句话说得好,快人半步是天才,快人一步是疯子。
金茂不想被人当疯子,目前能推进到这一步已经很超前了,不能再推出更加颠覆性的新政。
立储只是其中一件小事,登基后,诸事繁忙,金茂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比如,三公九卿的改革。
金茂并不想冒然改变这一制度,但必须要明确三公九卿的具体职责,不能像以前一样界定模糊。
比如太尉掌管军事,那么大将军又算什么呢,这不是冲突了?
于是,金茂模仿后世,将军事和治安给区分开来。
大将军就是军事最高领导人,太尉则是国内治安最高官员,今后军队只在各大军区,郡县兵全部归于治安部管辖,类似后世安全部门。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