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60章 刘备做得好,清理掉最后一点残渣
洛阳。
刘备得知三公九卿被罢免了八个,唯一没有被罢免的人就剩自己,立马意识到发生了大事。
惶恐不安地渡过了三天,刘备才敢壮着胆子进宫给刘协请安。
“执金吾刘备参见陛下。”
“免礼。”
“谢陛下。”
“玄德今日有何事求见?”
刘备这几年跟那群老狐狸待久了,深得语言精髓,十分委婉地问道:“陛下,臣闻近日朝中风云变幻,三公九卿之位多有更迭,心中忧虑国本之稳固,社稷之安宁。微臣虽不才,然愿为陛下分忧,不知朝中局势究竟如何?又可有微臣能效犬马之劳之处?”
刘协闻言,目光微闪,似在审视刘备的真心,片刻后缓缓开口:“玄德忠心可鉴,朕心甚慰。近日朝野之变,实乃为了整顿纲纪,清除冗员,以期国家更加清明。至于你,朕素知你忠义仁德,有治世之才,却未有重用之机。今观局势,朕有意委你以重任,不知玄德可有信心担此大任?”
刘备闻言,心中既惊又喜,连忙跪拜道:“陛下厚爱,微臣感激涕零。臣虽不才,但定当竭尽所能,不负陛下所托,誓死守护我大汉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协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道:“好,朕便等你这句话。朕欲设一特别机构,名为‘机密局’,专门负责搜集情报,监察百官,以及处理一些不宜明面处理的事务。此职位非同小可,需得忠贞不二、智勇双全之人方能胜任。朕观朝中,唯玄德可担此任,不知你意下如何?”
刘备闻言,心中虽有千般思绪闪过,但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再次跪拜道:“陛下信任,微臣自当肝脑涂地,不负重托。机密局之事,微臣定当全力以赴,为陛下分忧解难。”
然而,等到刘备在刘协的授意下,开始着手筹备机密局时,重重阻力迎面而来。
先前还能打成一片的大臣们,如今一个个视刘备为贼寇。
万般无奈之下,刘备找到好友杨修询问。
这个杨修正是前司徒杨彪的独子,从小聪明绝顶,被困洛阳后,才跟刘备走得近了些,两人关系还没亲密到无话可说的地步。
因此,当杨修得知刘备的来意,只能十分隐晦地说道:“玄德公可知,董卓乱政之时,三公九卿亦是如今日这般更换频繁。”
刘备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昔日董卓权倾朝野,视百官如草芥,随意任免,以致朝纲不振,人心惶惶。而今我欲设立机密局,虽非为了一己之私,却也不免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引来了诸多非议与阻挠。杨兄此言,犹如醍醐灌顶,让我看清了局势的复杂与微妙。”
刘备沉吟片刻,继续说道:“然则,国家危难之际,若不思变革图强,何以安内攘外?机密局之设,意在搜集情报,掌握先机,为陛下分忧,为社稷谋福。即便前路荆棘满布,我也必须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杨修闻言,相当无语,他再说朝中有奸人作祟,刘备倒好,光想着自己那点破事,鼠目寸光。
杨修心中暗叹,面上却未露分毫,他轻捋长须,语气平和而深邃:“刘皇叔所言极是,变革图强乃国家之根本,亦是万民之所望。然则,变革之路,非但需有坚韧不拔之志,更需有洞察秋毫之明。机密局之事,既已触动暗流,便不可等闲视之。吾辈当以智慧为剑,以公正为盾,既要防身立命,亦要护国安民。”
他微微一顿,目光炯炯地望向刘备:“且说朝中奸人,其行虽诡,却也不过是乱世中的浮萍,随风而动。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辨明忠奸,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局势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表象所迷惑。皇叔既有此决心,当广开才路,不拘一格,集众人之智,共谋大计。同时,亦需加强机密局内部建设,确保信息畅通无阻,又能严守秘密,以免为敌所乘。”
刘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他深知杨修之才,非池中物,遂点头道:“德祖言之有理,是我疏忽了。我虽一心为国,却也需顾及更多。机密局之事,我将亲自过问,并设监察之职,以防内外勾结,确保一切行动皆在阳光之下进行。同时,我也将广开才路,招募天下英才,共商国是,共克时艰。”
杨修不想再多少什么,这般鸡同鸭讲,就算到了明天,刘备也听不懂,便让下人送客。
刘备十分不接地被赶出杨府,仔细回想杨修所说的话,才醒悟过来。
“哎呀!”刘备重重地拍了下大腿,懊悔道:“刘玄德啊刘玄德!杨德祖如此醒目的提醒,你却视而不见,一心只想着机密局,当真蠢笨如猪!”
走出杨府大门没多远,刘备又是一阵懊恼:“我岂能将机密局要事跟杨德祖明说,今后休想探听到分毫消息了。”
没办法,刘备再次返回皇宫,向刘协说明现在的难处,当然他自身的错误一个字都没提。
“陛下”
刘备躬身立于大殿之下,神色凝重而又不失恭敬,缓缓言道:“微臣刘备,此番前来,实乃有一棘手之事需禀报陛下,并恳请陛下圣裁。机密局之事务,关乎我大汉安危,微臣本应谨言慎行,不料却因一时疏忽,错失良机,未能及时洞察并妥善处理与朝中贤能之士的沟通之道,致使信息闭塞,难以掌握全局。此乃微臣之过,甘愿领罚。”
刘协闻言,目光微沉,随即又流露出几分理解与宽容:“玄德言之过重了,机密局之事,本就错综复杂,非一人之力可轻易驾驭。杨修之才,朕亦深知,其直言不讳,或有其深意。皇叔此番能自省其过,更显忠诚与担当。朕相信,只要皇叔今后更加谨慎行事,定能克服难关,为我大汉再立新功。”
刘备闻言,心中感激,连忙叩首谢恩:“陛下英明,微臣定当铭记教诲,不负陛下厚望。关于机密局之事,微臣已有一计,欲寻一妥善之法,既能确保机密不泄,又能与朝中贤士保持沟通,共谋国是。只是此计尚需陛下首肯,并需时间筹备,望陛下恩准。”
刘协微微点头,示意刘备继续:“玄德但说无妨,朕自会斟酌。”
刘备于是将心中所想细细道来,其中包括加强机密局内部纪律,设立专门机构负责与朝中各派系沟通,以及采用更加隐秘的传递信息方式等。每一点都经过深思熟虑,旨在既保证效率又兼顾安全。
刘协听后,面露赞许之色:“玄德此计甚妙,既解决了当前之困,又为长远计。朕准奏,即日起,皇叔可着手实施。朕亦会下旨,让朝中百官知晓,凡有良策或情报,皆可通过正当途径上报,不得因私废公,阻碍国家大事。”
刘备再次拜谢,心中大石终于落地。
刘协端坐在龙椅上,望着刘备离去的背影,小声嘀咕道:“若你不是皇叔的人,我岂会浪费口舌与你周旋。”
实际上,刘协就没想过要刘备探听到任何消息,只是随便找个由头,让刘备有事可做,别一天到位疑神疑鬼的,对大事不利。
刘备还没查出个所以然来,大臣的最后一次挣扎就发生了。
当刘备看着刘协用金茂亲兵肆意屠戮大臣极其家眷时,立马就明白杨修说的那番话是什么意思了。
没想到,刘协竟然跟奸臣金茂合作,共同铲除朝中这些忠良大臣。
是可忍,孰不可忍?
刘备求见刘协,痛心疾首道:“陛下何故造反?”
刘协闻言,神色未变,只是淡淡地瞥了刘备一眼,那眼神中既有预料之中的冷静,又似乎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疲惫与决绝。“玄德此言差矣,朕非造反,乃是在清理门户,肃清朝纲。朝中奸佞当道,欺上瞒下,祸乱朝纲,朕身为天子,岂能坐视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