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娥实在没什么送到陶美云的,就这牛皮行障和普通行障比防寒不错,路上可能用的到。 笙儿想要说什么被陶美云一个眼神制止了。 “你倒是舍得用牛皮来做行障。”陶美云玩笑。 朝廷对牛管的很严,大昌境内大部分牛皮都是塞外来的,价格不菲。 “捡了点便宜,你不嫌弃就行。”高娥看她们主仆的反应,估计他们自己准备的也有行障。 “不嫌弃。”陶美云笑的开心“我若给你写信你一定要回。” “好。”高娥答应。 陶美云有些惆怅:“不如你去丹城吧,以你的能力很快就会发家致富。” 高娥笑了起来:“我得留下给你建院子。” 陶美云也只是玩笑。 两个人聊着到了城外,又送出了五六里,陶美云回头看了看,知道高娥已经送了很远。 “有件事我还是和你说一下。”高娥有些沉重。 “你说。”陶美云知道是正事。 “为云家伸冤的事,陶家估计要看云葙在宫里的情况而定,我认识一位女儿也进宫的老板,若是可能,我可能会直接和云葙联系。”高娥坦白。 陶美云靠近高娥小声说:“这件事不要告诉贺堂春。” 高娥意外的看着陶美云。 陶美云看高娥困惑:“他属于丹城一脉的学子,和陶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那你呢?”高娥想陶美云是陶家人。 “我是陶家人,荣辱更紧,但是…… 你和云葙联系,定然有非联系不可的原因。”陶美云表示她相信高娥。 “多谢。”高娥笑了一下。 “谢什么。”高美云不在意。 高娥下了陶美云的马车,站在原地看着陶美云的马车慢慢的远去。 贺堂春骑在马背上站在一边:“多谢陈夫人来送我家夫人。” “我送美云,不用贺大人感谢。”高娥说完上了自己的马车。 莲心调转马车回合县。 贺堂春想高娥变脸真快,前天还求他帮忙,今天就划分的这么清晰。 回到县衙两个人开始谈拟定文书的事。 “按照定价,你那十一个山头最低要五千两,今天能交的话,我把地契给你定了。”贺堂春很干脆的说。 高娥直接拿出钱袋子:“刚好五千两。” 贺堂春有些意外,意外高娥估价之准,意外她到现在还可以一次拿出五千两。 就算之前的滩地、坡地都不贵,但是买落云村那些地可不少钱,就算是之前的高家也没有这样的家底。 更何况她养了坝头村的人一年,还把坝头村重建了。 他都困惑了:“你是不是有聚宝盆?” 高娥没想到贺堂春会问出这样的话:“那贺大人是不是要抢了?” 贺堂春尴尬的笑了一下:“你等会儿。”他说着让衙门文书去拟定地契。 高娥拿到地契总算是安心了,这可是永久产权,不用担心时间到了砸自己手里。 至于建书院的事只能说来日方长。 回到坝头村她没去找杜维清他们说这件事,反正这件事由她负责也由她处理。 第二天常知南带着两辆马车来了。 “这是怎么回事?”高娥看着马车上满满当当的东西。 “这些是贺夫人留给陈夫人的,说陈夫人若是不喜欢丢了就好。”常知南抱拳。 高娥看着那些东西,估计陶美云担心她拒绝,所以离开之后才让人送来:“先搬到屋里。” 坝头村的人又围过来看热闹,想陈家是真发达了,一次一次的买这么多东西。 高娥想陶美云这个败家娘们儿,幸亏家底厚,不然就她这送东西的方式,金山银山都能给送完了。 整理东西的时候,高娥竟然发现了一大箱的首饰,各种首饰都有,单单这一箱首饰置办下来估计要几千两。 还有一些布匹和衣服,也都是新的,她说不要就不要了。 至于摆件字画什么的她也不知道值钱不值钱,打算让杜维清他们来看看,若是喜欢就摆到他们那边。 既然陶美云这样送来了,高娥也不客气,现在能用的就直接用了。 至于那一箱首饰她单独收了起来,那样式农家女子也不方便戴,等到以后家里条件整体好了,倒是可以拿出来用。 收拾完这些高娥把杜维清他们请了过来,让他们挑选摆件之类的东西。 “都是好东西。”杜维清直接坐在一把官帽椅上“这南官帽椅就比北官帽椅清雅许多。” 洪升坐了另外一把:“这个放我屋里。” 高娥看他们一个比一个行家:“这贺大人在合县的任期不过一年,水患之后的治理也没彻底,怎么就突然被调到湘州了?” 杜维清就知道高娥的东西不能白拿:“这事我们三个分析过,可能是他背后之人走动了。” “我确定没有。”高娥很确定。 杜维清和洪升对视了一眼,以高氏和贺夫人的关系,她说确定就是确定。 “调任湘州表面上是升了,但是湘州的情况是富贵险中求,贺大人即便不提前去湘州,有治理合县水患的功绩三年任期满也会高升,如此说来……很有可能是有人想要这功绩。”洪升猜测。 高娥之所以为他们这些,就是想知道还有什么可能。 她总觉得贺堂春这么突然的调任透着古怪。 按照他的说法是有人在他折子上动了手脚,把献药方的事按到他身上,导致他提前调任,但是和陶家一点关系都没有。 官场不同阵营不相互倾轧已经不错,别人不可能帮贺堂春。 “你关心这个做什么?”杜维清打断高娥的思绪“以你如今的能力,还有陈兄的秀才身份,即便来个贪官污吏,你们也有应对的能力。” 高娥笑的无奈。 贪官污吏倒简单了,就是这种不确定性让她心里不踏实。 和他们两个聊了一会儿没有新的观点,就派人把他们两个挑选的东西给送了过去。 这两天罗大刚的身体恢复的很好,就是窝在屋里不怎么出来,高娥想这是受了一次伤人更内向了? 倒是陈克他们开始往合县跑,合县的士绅和读书人找各种由头请贺大人赴宴。 陈焘看着马车离开坝头村有些失神。喜欢耕读人家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耕读人家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