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m4跑1分25有多离谱?
这么说吧,一个技术不错的爱好者开一辆普通的宝马3系,也就是家用买菜车,都能推到1分25左右。
m4跑这个圈速基本就是纯兜风。
“一个人跑和带着一个人跑不一样的,车重一下子就多了一百斤……”
李仲久翻来覆去地说着车重啊、轮胎啊之类的话,强调绝对没有糊弄李雪的意思,但事实上谁都知道,李仲久就是出于安全考虑在纯兜风。
我不,就不!
不管李仲久怎么说,李雪都是坚决不同意,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你什么身份白愁什么身份?你只是我一个平平无奇的堂哥,白愁可是能成为我男朋友的人。
坐你的车和坐白愁的车那能一样吗?
最重要的是,白愁都没带金孝周下过赛道,我要做第一个!
李仲久说的口干舌燥,见实在说服不了李雪,目光又移向白愁:“老弟,你车技怎么样?”
想让李雪尽可能安全地体验到赛道的速度与激情,驾驶者的技术就一定要非常好,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快与稳,放在个人身上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相对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想做到绝对的快就不可能稳,开的稳就意味着没往极限去推。
但如果比较对象是两个人,快与稳就能兼顾了。
不同的两个人驾驶同一台车跑同一个赛道,a能做出1分10的成绩b只能做出1分20,那么a只要收着跑一些,譬如说收到1分12左右,就能做到相较于b而言又快又稳。
白愁大概思考了一下,谦虚道:“我以前练过一段时间的卡丁车和开轮方程式,开普通民用车,国内速度比我快的应该寥寥无几……”
这是真的谦虚,严格来说,就这种做单圈圈速的比赛模式,放眼全世界,也是最强的那一档。
白愁的驾驶技术继承自f1车手勒克莱尔,勒克莱尔在围场里,那可是出了名的极限哥,江湖人称勒一圈。
勒克莱尔的单圈水平,和舒马赫、汉密尔顿、塞纳等人大概在同一水准。
“这么牛逼?”
白愁此言一出,李仲久等人齐齐惊诧地望向白愁,练过一段时间的开轮方程式,哪怕就练过几个月,放在他们这些普通爱好者里那也是高手高手高高手了。
“你要这么说,那我可得好好看看兄弟你的水平了。”
李仲久揽住白愁肩膀,笑说:“要不这样,马上就轮到我上赛道了,要不等会你开我的车跑一节,我坐副驾驶体验一下你的技术。
我玩车这么久,还没遇到坐过专业车手的车呢……”
口说无凭,李仲久怎么也要亲眼见识下白愁的车技,才能放心把李雪交给白愁。但gt3rs又比m4强出不止一个等级,肯定还是开同样的车做出的圈速才有参考意义。
“可以啊。”白愁笑着随口应下,这波刚好能白嫖一节真实赛道时间,而且宝马m4也是非常好的车。
几人说话之间,上一组在赛道上飞驰的几辆车陆陆续续驶进维修区外的空地,几个年轻人下车,之前在空地上聊天的众人也凑了过去与刚下来的几人聊天,回放车载、看计时成绩单……
一个青年朝几人这边喊:“仲久,轮到你下赛道,赶紧准备准备。”
“来了来了。”
李仲久抬手应了一声,又与白愁确认了下不是开玩笑后,才与白愁开始准备工作。
从赛道干事那里领计时模块安装到车上,调整车载录像系统、戴头盔、手套、观察轮胎磨损状况……所有东西全部搞好之后,两人才坐进驾驶舱。
怎么不是李仲久开?
众人注意到这边的异常,齐齐向这边投来目光,问询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仲久没说白愁自称练过一段时间的开轮方程式,万一最后圈速单出来,做出来的圈速慢的一比吊糟怎么办?
李仲久只是和众人说,我这个小兄弟这条赛道跑的次数不多,我先带他体验一下。
“仲久哥,你之前做出来的最快圈速是多少?”白愁启动车辆,握着方向盘排在几辆车最前方,等待着赛道干事挥旗。
“1分17秒大。”
李仲久扶着车窗和车外的人打招呼,洋洋得意地说:“我这个成绩,在金陵所有开原厂m4的爱好者里都算很不错的,赛道圈速榜能排前30。
你别有压力,不用想着一定要做出一个比我更快的圈速,就按照你的节奏正常跑就行。”
“嗯。”白愁点点头,这个成绩真的很一般,这可太爱好者了。
两人说话之间,赛道干事挥下发车旗。
没有用弹射起步,白愁把换档调成手动模式,很正常地发车起步,从维修区到赛道这段路有限速,弹射起步没有没有任何意义。
“刚开始几圈你不用开的特别激进,先把胎温暖起来,先开几圈再做圈速……”此时李仲久还没有意识到问题。
白愁驾驶m4开出维修区通道正式驶入赛道,然后贴着赛道外侧油门踩死一路狂拉车速,只有在赛道里与成都才能体验到的推背感席卷而来。
李仲久仍旧觉得正常,维修区通道出口后恰好是1号弯与2号弯之间长达三百多米的长直道,任何人在这条长直道都只有油门踩死这一种开法。
直到白愁带着160多的尾速驶过李仲久平时的刹车点仍不刹车时,李仲久才意识到大发了。
“吱……”
白愁终于猛踩油门踏板把车速降到130左右,然后用循迹刹车的方式过弯操纵着m4驶向弯心。
李仲久差点被紧急制动然后紧接一个低速弯带来的庞大g力差点把甩飞出去,手背青筋暴露死死抓住头顶的把手,慌乱地怒吼:“老弟,不是说先把车胎暖起来吗,你开这么激进干什么?”
“我就是在做暖胎圈啊!”戴着头盔的白愁同样大声吼。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