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风起明末 > 第四百一十五章 先入南京者,王之!

第四百一十五章 先入南京者,王之!(1 / 1)

第四百一十五章:先入南京者,王之! “哈哈哈哈哈!” 张献忠笑声如雷,脸上虬须随着他的大笑也是上下而动。 “看来李岩真被那陈望打的没了脾气。” 看着连绵不断满载着金银粮草的万民军车队络绎而来,张献忠脸上的笑容越发的灿烂。 虽说才从楚王府和武昌城中缴获了大量的金银和钱粮,万民军送来的不过区区几万石粮食和几十万两白银。 但这是万民军服软的信号,而且张献忠还从李岩那里收到了一封信。 信上写的文绉绉,看的不甚爽利。 但是总体的意思,张献忠是明白清楚了,万民军在徐州、宿州、凤阳被汉中军大败,只能另辟蹊径。 李岩起于河南,几年不到便带起数十万的兵马,便已是席卷河南、山东、南北直隶,中原为之一扫。 陷洛阳、杀福王、会盟登封引诸路义军而败。 克徐州、下凤阳、收革左五营,纳四方营首。 百里连营、烽火照野。 先杀杨文岳、后斩侯洵,两败孙传庭,连杀明督师三人! 声威壮卓,引天下瞩目,时人皆称李岩为义军之首。 李岩的名望,在绿林江湖之中,比起高迎祥、王嘉胤还要远高得多。 而现在,李岩却是向着他低下头了。 主动权也被他掌握在手中了。 张献忠如何不会觉得志得意满。 不过在笑过之后,张献忠也并没有因此而过于自满。 “定国啊,你在襄阳和陈望交过手,陈望麾下的那些军将实力如何,你了解多少?” 张献忠大马金刀的坐回了座椅上,随后向着站立在一旁的李定国询问道。 对于陈望,张献忠很多的了解还停留在崇祯十三年的时候。 从襄阳撤军之后,张献忠就再没有和陈望正面对抗过了。 回想起此前与陈望的数次交锋,张献忠下意识的握紧了座椅的扶手。 白土关一战,陈望领甲骑出关,一战而破他留下五万大军,擒斩小秦王白贵。 陈望不仅兵将强悍,勇力更是过人,斩将夺旗破阵之功不在少数。 与陈望为敌,张献忠的心中其实也没有什么把握。 “陈望麾下的军兵战力强悍,比起关内其余的营镇强的不止是一点。” 旁侧,李定国上前了些许,低声说道。 “昔日围师襄阳,不是他们攻不下襄阳,而是拿着襄阳来练麾下的新兵。” 李定国脸色凝重,在襄阳城下,明军起码丢下了上万具的尸体。 而正是这上万具的尸体,恐怖的死伤,使得原本孱弱的湖广六营脱胎换骨。 原先的湖广六营从属于陈洪范的麾下,因为缺饷短粮,因此亏空极多,人数仅有纸上面的三分之二。 他们和陈洪范对阵多场,几乎没有败过。 湖广六营的兵马,也就比卫军要强上一些,勉强用作守城还行,野战一点都依仗不上。 但是现在的湖广六营,已经成为了真真正正的精锐之师。 襄阳城的之所以能够守住那么久,不是他李定国的守城本事有多强,也不是襄阳城的城防有多严。 而是湖广六营根本就没有拿出全力。 湖广六营最后拿出全力攻城的时候,从进攻到城破,只花了十天的时间。 “陈洪范原先统领的湖广六营,现在还在陈望的统管之下。” “襄阳城破前,湖广六营差不多有将近两万人,每营都有三千多的兵马。” 李定国声音低沉,眉头紧蹙,他想不明白一件事。 在朝廷统管下的营镇,往往是缺饷少粮,往往是虚报人数,吃空饷的居多,一营兵马最少的甚至只有千人。 但是一旦到了陈望的麾下,很快兵额就全部补满,甚至是还能超出。 陈望到底是哪里来的那么多钱。 陈望不过是平贼将军,怎么能比朝廷还有钱? 为什么陈望能够拿得到如此多的钱粮,而朝廷却拿不到那么多的钱粮。 张献忠眉头紧蹙,原本的笑容已经收敛。 “陈望现在领着将近四万人的兵马围攻凤阳,徐州城外的河南兵也有三万多。” 张献忠站起身来,转身看向挂在旁侧的舆图,凝声道。 “湖广六营差不多有两万人,汉中镇的副总兵周遇懋也有差不多四千人。” “李自成那边攻不进汉中府内,说防守两处关隘的汉中镇起码有万人左右。” 张献忠按着刀,来回渡着步。 “贼你妈的陈望……” 不算不知道,一算才发现陈望的实力竟然这么强劲。 “山东的官兵现在也听陈望的指挥了,刘泽清倒是无所谓,但是高杰他们……” 孙可望神色凝重,皱眉道。 “高杰……” 张献忠眉头紧蹙,听到高杰的名字,心中也是不免有些烦闷。 旧三十六营中投了明军有很多,除去归属在孙传庭帐下的高杰、惠登相、马进忠等人外。 其他的要么在三边的编制下,要么则是在陈望和左良玉的统属下。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虽说投了官府,但是实际上他们彼此之间私底下还是都有联系的。 不过自从高杰、惠登相他们应诏勤王之后,联系也就断了。 高杰和马进忠两人是直接便没有了消息。 惠登相还算是讲义气,最后还是给他回了一封信。 信中没有多说,只是简单叙述了一下青山关的大战。 说是他们以前完全就是小打小闹的场面,直到看到了青山关两军对垒,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血战。 最后还劝告他归附朝廷。 高杰、惠登相、马进忠三人,都和陈望有着不浅的关系。 三人在归附朝廷之后,因为高杰实力最强、官位最高,所以都是以高杰为首。 高杰是陈望直接策反的,惠登相和马进忠都在陈望的手下败过。 因此高杰算是陈望一系的人马,只不过之前隔着一个孙传庭,所以只能听孙传庭的命令。、 不过眼下孙传庭既死,高杰等人自然需要寻找新的靠山。 而陈望,无疑是就是最好的选择。 张献忠心中烦闷,刘泽清麾下的那些营兵能打的不多。 但是高杰、惠登相、马进忠三人麾下确实有不少的悍卒。 陈望实力本来就强劲,粗略算下来已经有将近十万人,刘泽清、高杰等人现在也投了陈望,羽翼更丰。 张献忠摸了摸胡须,虽然前面还有个李岩顶着,但是到底心中也是没有底气,方寸也是有些乱了。 “军师,如今的情势您是怎么看的。” 张献忠思念了半天也没有理出什么头绪,当下也不再烦劳,转头向着站在一旁的军师徐以显询问道。 此前攻破襄阳,张献忠用的正是徐以显的计策,顺流而下,直入江汉,一路果然势如破竹,引得天下剧震。 只是振臂一呼,便引得万民景从,四方群雄确实也群起响应,共伐明廷。 如今明廷四方兵败,处于风云飘零之中,亡国之象尽现。 徐以显的方略确实没有多少的错误。 唯一的疏漏,就是襄阳。 襄阳到底还是没有能够守住。 不过张献忠并不以为意。 些许旁支末节,对于大局根本无碍。 虽然不能据襄阳而望南国,但是如今占据武昌、连带江西、南直隶等地,拥兵二十余万,也已经是站稳了脚跟。 “陈望其人所图甚大,明为明将,实为明贼,谦逊恭顺以为韬晦之计。” “处心积虑可见城府深沉,隐忍不言可见其性情坚韧。” “厉兵秣马潜藏多年,一朝迸发欲要定鼎南国。” 徐以显神色深沉,郑重道。 “陈望麾下兵马实力恐怕比起如今明面之上还要恐怖,绝对不止眼下这些。” “万民军兵精将强,主力比起朝廷九边之兵不遑多让,但与陈望交锋以来却是败多胜少。” “我军若与陈望交锋,只怕也是难讨好处。” 张献忠眼神微凝,他如何不知道陈望的实力有多么强劲。 万民军的军力有多强,张献忠自然也是知晓。 李岩虽是后起,但是却比他们这些打了十数年仗的人更为强悍。 李岩麾下的万民军,做到了他们曾经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 现在他们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很大程度上还是沾了李岩牵制进剿官兵主力的原因。 然后万民军如今在陈望的进攻之下却是节节败退,足以见汉中军之勇。 左良玉那边满打满算不过四五万兵马,其中滥竽充数的有起码一半。 但是陈望那边,可没有什么滥竽充数的人马。 都说他张献忠杀人不眨眼,但是陈望似乎比他还要更狠。 生生的把襄阳这座大城,变成了一个巨大练兵场。 直接拿战场练兵这样的事情,陈望可是没有少做过。 虽说他们从陕西起兵,一路以来都是这样练兵。 但是他们是没有办法,而陈望却是主动寻求这样的机会。 “驴球子的……” 张献忠顺了顺气,啐了一口。 “这陈望,该不会是哪个天上的哪个杀星转世吧。” 张献忠说话的声音很低,所以徐以显并没有听到。 不过徐以显还是看到了张献忠的脸上带着些忌惮,当下继续说道。 “不管陈望实力到底如何,现在都是万民军们的抗在前面。” “左良玉如今退守武昌以西,整兵束甲需要不少的时日,武昌还有元帅的两名义子镇守,可以说是固若金汤。” 徐以显将目光转向了不远处正在不断运送着粮草金银入营的万民军,又想起昨天晚上,万民军的使者给他送的那几幅古画真迹,当下道。 “朝廷虽然昏弱,但是陈望仍在。” “陈望割据南国,有问鼎天下之雄心。” 徐以显抬起双手恭敬的行了一礼,郑重的向着张献忠进言道。 “李岩言语之中虽有不妥,但是如今之局,若与从陈望正面相斗确实胜算渺茫。” “左良玉、曹变蛟等众,又在西方虎视眈眈,亦不容小觑。”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北有陈望、西有左良玉、东为万民,自江西往南两广福建情势复杂,难以为基业之地。” 徐以显走到了近前,执着舆图之上的南京,正声道。 “唯有合兵南下攻克南京方有一线生机。” 徐以显的话音落下,一众将校也都在此时齐齐沉默,等待着张献忠的决断。 孙可望神色平常,按刀静立。 李定国双眉紧蹙,心中似乎是有其他的想法,但却也是沉默不语。 在良久的沉默之后,张献忠终于是做出了决断。 “徐军师说的有道理……” 张献忠不愿意屈于人下,也不愿意和别人联盟。 在张献忠看来,所谓的联盟和协议脆弱就像是一张破纸一般,轻而易举便能撕碎。 但是如今的情形,他们也确实只有合兵联盟这一条路可走。 向着其他的方向已经没有多少发展的可能了,也没有多少发展的潜力。 金陵江南富饶之地,南国人口税赋重地。 元末群雄纷争,朱元璋便是占据金陵,最后击败群雄,得以问鼎天下。 若是能够占据江南之地,那么便可复刻昔日元末之时景象。 “只不过要打南京,眼下对于我们来说也并非易事。” “南京的兵马不足为惧。” 虽说卢象升作为督师,总理南直隶等地军务。 但是南国的局势,又岂是一任督师可以轻易改变。 “但是朝廷……” 张献忠顿了一顿,说道。 “已经下了诏令,令福建总兵官郑芝龙驰援南京。” “恐怕还有四五日的时间,郑氏的船队就要开到南京了……” 张献忠并不担心卢象升,反而是担心郑芝龙。 张献忠不是什么坐井观天的蠢材,相反他也对于如今国内有威胁的势力和人都有一定的了解。 海外最为出名者,首推郑芝龙。 只要稍一打听,便知郑氏之名。 “所以……” 徐以显目光锐利,再度上前了一步。 “正因时间紧迫,所以此时此刻,更须果断。” “战场之机,少纵则逝。” “万民军水师已至瓜洲,陆军大部已自其上渡江而下。” “我军也须从江浦立时渡江,水陆并进,共攻南京。” “元帅,可曾记得属下曾经所讲的秦汉旧事。” “天无二日,土无二王。” “元帅与李岩并称元帅,终要决出高低尊卑,而现如今……便是最为重要的时刻……” “先入南京者,王之!” (本章完)喜欢风起明末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风起明末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雌性恶毒却实在娇软,兽夫想宠坏 囤千万物资,末世里吃香的喝辣的 武道长青,从捕快开始 穿越古代:一把手枪打天下 武道剑吟 大宋河山 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 全民转职宝藏猎人 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 西游:魔鬼筋肉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