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风起明末 > 第四百零六章 万民

第四百零六章 万民(1 / 1)

朔风猎猎,江风徐徐,万里波涛如怒。 十四万万民军的兵马所扎下的营帐,几乎铺满了整个睢宁城的北部。 一直抵到了淮水的南岸,又沿着水畔向着东西两方蔓延而去。 一眼望去视野之中,沿山遍野密密麻麻皆是万民军的营帐,层层叠叠都是万民军的军营,一片灯火灿烂。 万民军下了明营,灯火明亮盈野照月,恍若天上的星海一般。 李岩最后审查了一遍中军赞画呈递上来的作战部署后,站起了身来。 见到李岩起身,坐在一旁的红娘子也站起身来,从衣架上取过披风,为李岩披了上去。 李岩握住了红娘子的手,心中原本杂乱的思绪渐渐平静了下来。 夜已深沉,视界如墨。 秋意渐浓,寒意迫人。 从帐中走出的李岩,下意识的紧了紧身上的披风,同时也握紧了攥着红娘子的手。 李岩抬头望向苍穹,夜空之上,繁星璀璨月光黯淡。 星象错综,散漫不堪,暗中似乎透漏着一股妖异。 就在今日晚间,李岩收到了来自的徐州方面传来的消息。 约有两万余名官兵自商丘东进,经夏邑、进驻砀山。 官兵主将,为河南副总兵高谦,所辖兵马俱打河南营镇之旗号。 其所部先锋,为河南参将陈德。 陈德正是如今河南总兵陈永福的儿子。 而在宿州城下,也出现了汉中军的精骑,领兵者为汉中镇下参将陈功。 如果说河南兵马的调动,尚且能够说是正常。 那么汉中军精骑的调动,无疑就是将大幕拉起。 李岩自然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河南军事实际上已经被陈望所掌控。 无论是高谦、还是陈永福,听的都是陈望的将令, 现任的河南巡抚高名衡不通军务,能力有限,光是维持河南如今之局势便已经费劲全力。 而朝廷势弱,推诿者甚多,无人愿主河南之事。 因此河南巡抚的职责一直便停留在高名衡的头上。 “元帅。” 火光摇曳之间,袁时中领着一队甲兵从旁侧走来,见到李岩走出了军帐,当下抱拳行了一个军礼。 袁时中忧心仲仲,问道。 “西面……不用管吗?” 西面汉中军的异动,万民军大部分的军兵都不知道。 但是袁时中身为制将军,自然是有权限知晓这些内情。 官兵自河南而来,云集重兵,准备进攻徐州、宿州、凤阳三地。 这三处地方无论是战略价值还是经济地位,都极为重要。 尤其是凤阳。 凤阳如今可以说是他们的大本营。 徐州失守尚且可以接受。 但是凤阳若失,那么便等于是直接失去了对于英、霍山区的控制。 同时现在抵达南京城北的李际遇军,也将会面临着被包围的危险。 他们现在东征的这三路大军,也将会失去重要的后勤基地。 “不用。” 李岩抬起了手,止住了袁时中的疑问。 袁时中心中稍安,看到李岩云淡风轻的模样,下意识的便以为一切都在李岩的计划之中。 李岩应该是早就知道河南的兵马会在这个关头前来袭扰,已经提前做好了防范。 不过接下来李岩的话,却是让袁时中的心神一沉。 “西面,不需要设防。” 李岩目光淡然,彷佛说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这……” 袁时中心神动摇,不知道李岩这番话从何说起。 如今分管河南军事,可是声名赫赫的平贼将军陈望。 凤阳一战,陈望麾下所领的汉中军有多强,所有人都知晓。 袁时中的神色,并没有瞒过李岩的眼睛。 李岩放下了手,平静道。 “凤阳之战,你也参加了,汉中军的实力你也见识。” “陈望如今麾下有兵马六万之众,镇下精锐超过两万人,河南营兵在其训练之下早已是今非昔比。” “你觉得,正面交锋,我们有多少的胜算?” 袁时中脸上神色变幻,他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他想要说他们能胜,但是凤阳之战,汉中军那所向披靡的势态又再度浮现在他的脑海之中。 陈望麾下的汉中军是绝对的精锐,让人不由心生绝望。 那犀利无比的铳枪,连番轮射,几乎毫不停歇,足以让冲锋而去的敌人绝望。 当付出了惨烈的伤亡,抵至近前之后,等待着他们是一柄柄锋利无比的刺刀。 那震天的虎声,让袁时中胆寒。 那嘹亮的天鹅音,让袁时中恐惧。 当时在凤阳之战时,真正的汉中镇兵,仅有八千余人。 而现如今,根据耳目的回报,汉中镇有四营兵马齐聚河南。 陈望麾下直属的汉中镇兵已经超过了两万余人。 鬼知道,为什么一个定兵额这五个营,只有一万三千人的军镇。 现在拉出四个营,竟然有多达两万的兵马。 汉中军如今的实力。 恐怕只有万民军精锐尽出,诸将死战,才能勉强一校高下。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是大军已动,轻易不能调回。 运河沿线的官兵现在虽处于防守。 但是只要他们露出任何一点破绽。 那些官兵必然会犹如虎狼一般越过运河,将他们所有人的撕碎生吞。 因为他们的人头就是军功,他们的覆灭能够让他们升官加爵,平步青云。 “既然挡不住,那为什么要挡?” 李岩的声音仍旧平静,彷佛在述说着一件无足轻重的事情。 从一开始,李岩就没有想过陈望会遵守停战的诺言。 陈望是什么样的人,李岩的心中如何不清楚。 “从开封起始,我们和陈望就是各取所需。” “陈望的内心,可不只是做一名小小的平贼将军。” 李岩抬起了头,目视着摧残的夜空,凝望着漫天的繁星。 “拜将封侯,千年以来,是许多武人一生的追求,但却不是他陈望的追求。” “他想要的……” 李岩目光凝重,语气森然。 “而是整个天下……” 李岩低下头,转头目视着袁时中,平静道。 “陈望不会眼看着我们覆灭。” “因为他还需要我们作为他手中的屠刀。” “同时,陈望也不会眼看着我们壮大。” “因为这样,事情就会失去掌控,他的图谋就会落空。” 袁时中目光凝重,神色低沉。 与汉中军合谋的事情,他身为万民军的制将军如何又不知道。 当时形势比人强,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若是当时不随着陈望的意志而转移。 那么等待着他们的,只有覆灭一条道路。 “那我们……就只能这样吗?” 哪怕是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但是袁时中还是不甘。 “只能如此。” “起码现在,只能如此。” 李岩神色如常,淡然道。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只能是如此” 李岩握紧了拳头,他的眼神逐渐变得坚定了起来。 “但是今后,不会再如此。” 养寇自重,就要做好被反噬的准备。 天下之势瞬息万变,百转千回,又岂是人力可控? 就是昔日号称神机妙算的诸葛武侯,也有绝望无奈之时。 圣人千虑,尚有一失。 这世间,没有人可以算无遗策。 “邳州的官兵,情况如何了。” 李岩收回了发散的思绪,目光转向袁时中。 “官兵连城为营,广募壮丁,塘马回报昨日又有上千社兵进入邳州城内。” 袁时中露出愁容,沉声道。 “截至今日,已经有上万社兵进入邳州城中,我军城中耳目回报,邳州城内效仿开封募得社兵两千余众。” “加上各城来援之社兵,邳州一带,官兵总兵力已经超过三万五千人。” 在大名府时,袁时中便已经尝过了孙传庭的厉害。 凤阳之战,哪怕是战胜,但是孙传庭所带领的官兵显现出的那种顽强的战斗力,仍旧是让人心惊胆颤不已。 孙传庭所领官兵不过两万五千人,但是面对着他们十五万大军,却是能够不落下风。 论起排兵布阵、指挥作战的才能。 放眼整个万民军中,没有一名将领能够敢说自己能够胜过孙传庭。 哪怕是李岩,也不能。 如今再添上万社兵,邳州之战的胜负又开始变得不明朗起来。 李岩眉头微蹙,右手下意识的摸上了腰间的雁翎刀。 冰冷的触感让李岩的心神逐渐的宁静了下来,也压住了心中的那一份躁动。 团练早早便已经开放,当初陕西三十六营流寇转战各地之时便已经放开,州县都有资格编练民兵。 只是那并不算彻底放开团练之权。 那些各地编练的团练,那些各州县内练出的民兵,并不堪大用。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前面朝代的教训,明廷如何不清楚。 没有人想,没有人敢。 魔盒一经打开,局面便一步一步跌入无法控制的深渊。 没有人有胆量彻底放开团练这一头洪荒猛兽。 历史上的明朝直到最后灭亡,直到崇祯自尽之时,都没有人敢提出这一方案。 然而这一次,比起历史上,明帝国更快的走到山穷水尽的时刻。 对于地方的控制力,明廷的控制力早已经到达了最低。 接连的战败、不断的失利。 亡国之象,近在咫尺。 也因此,才使得拴在团练这头洪荒猛兽脖颈上的束缚再度被松开。 朝廷诏令,允许各地州县招募民兵、整训团练,同时废除原先民兵团练不能走出已方辖区的范围。 民兵团练不再被困守在一州一县之间。 民兵团练的上限从原来的数百人,直接被升到了一县千人、一州两千、一府五千的规模。 团练的领袖根据部队的战力和人数,授予相应的职位。 所有团练的兵马直接受总理、巡抚管辖。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区区万余社兵,动摇不了如今之大局。”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岩神色平静,目光如镜毫无波澜,淡然道。 “历朝历代,在放开团练之权时,就已经代表着即将走向终结。” 摇曳的火光在袁时中的眼眸之中跃动。 他起于乡野,没有读过什么书籍,他不知道历史上发生的事情。 但是他相信李岩,相信这位一直以来带领着他们前行的领袖。 袁时中的内心的想法并不为李岩所知。 李岩毕竟不是神仙,也没有读心之术。 如果他能知道袁时中内心的想法,心中只怕是会叹息一声。 他并没有欺骗袁时中。 历朝历代,无论是为了抵御外敌还是平定内乱,那些胆敢放开地方团练之权的朝代,确实几乎全都走向了覆灭。 但是在走向覆灭之前,挡在前面的很多敌人,也随之一起而被埋葬。 两汉的赤眉军和黄巾军。 隋唐之时的瓦岗和黄巢。 元末之时的红巾军。 大厦将倾,坍塌之时,必将激起瓦铄千万。 狂澜既倒,覆盖而来,必将引得混乱不堪。 但是这一切,都不能与他人述说。 李岩握紧了腰间的雁翎刀。 这些事情,他都需要深埋于心。 李岩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成功。 李岩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承担起这个重任。 李岩更不知道他们现在是否是走在光明正确的道路之上。 但是此时此刻,无数人跟随在他的身后,数百万人的生死全都压在他的肩上。 他必须保持着镇定,保持着信心。 一旦失败。 便是万劫不复。 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 他别无选择。 他只能向前。 坚定的向前! “轰!轰!轰轰轰!” 巨大的轰鸣声骤然在天地之间响彻。 李岩握紧了手中的雁翎刀,昂首望向营外。 战鼓声起,四方营帐转瞬之间已是沸反盈天。 无数的灯火在淮河的南岸的亮起,自万民军各处的营地之中亮起。 耀目的焰火在淮河的水面之上绽放。 淮河之上,舟船相交火光四射。 水师之间的交锋已经爆发。 铳炮的声响在江河水面之上回荡。 震耳的喊杀声萦绕在众人的耳畔。 就在淮河的北岸。 大量头戴黑巾的万民军骑兵正顺着运河奔驰而下。 一束束火把燃起,宛若蜿蜒的火龙。 江风呼啸,火光摇曳。 映照出淮河之上一艘又一艘的舟船。 震耳欲聋的呐喊声如同海潮一般汹涌而来,扶摇直上九霄之上。喜欢风起明末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风起明末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一竹封天 东京人不讲武德 斗罗:穿成宁荣荣的妹妹一路成神 从军赋 手机连大明,开局吓懵朱元璋 探宝修真在都市 洪荒:我,北海玄龟,绝不补天! 玄幻:挖我骨杀我母?签到帝骨我杀疯了 规则怪谈:从黑童话小红帽开始无敌 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