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84章 朝觐(四)
紫禁城,文渊阁。
“阁老,那新华使臣已从礼部返回会同馆。”一名锦衣卫千总跪在地上,低声禀报道。
“嗯,知道了。”大明少师、中极殿大学士温体仁靠坐在软榻上,挥了挥手,随即睁开了眼睛,坐了起来。
“来人。”思虑半响,他轻声唤来一名书吏,“去将大司徒(即户部尚书)请来。”
“是,阁老。”那名书吏立即快步朝厅堂外奔去。
“呵,新洲华夏……”温体仁嘴角露出一丝嘲笑的神情。
经过一番激烈的博弈,他所提名的吏部尚书人选最终还是通过了廷推,并得到崇祯帝的认可,他的亲信谢升也如愿坐到了大冢宰的位置,从而进一步巩固了“温党”的政治势力。
可是,还没高兴两天,从礼部传来一个让他很是不快的消息。
迫于内阁次辅吴宗达的压力,那个被他嫌弃和排斥的新华使团却获准礼部的接见,并且还排上了陛见的日程。
按理说,外藩使臣朝觐参拜不过是一种礼仪上的行为,并不怎么会影响大明的朝政国事,而且这点“琐碎小事”更不会让他这个当朝首辅投以关注。
可是,不知为何,温体仁却对这个新华外藩感到一丝莫名的厌憎。
因为,它竟然与“西法党”有关系!
众所周知,前任首辅周廷儒虽然不是“西法党”人,但他却是“西法党”的潜在支持者。
正是在他的全力支持下,登莱巡抚孙元化才得以在登州编练火器部队,督造火炮,并不顾众多反对意见,征募大量佛郎机人充入军中,督办军中的西法操练事宜。
却没想到,吴桥兵变,孔有德、李九成等人聚兵数万祸乱山东,并且一举袭破登莱,夺取了大量火炮和军器,引起整个北方震动。
温体仁在扳倒周廷儒的过程中,就曾利用登莱叛乱的事件,对其极尽抹黑,斥责“西法”误国殃民。
当然,仅凭这一点来说,那个新华外藩似乎还没有跟“西法党”有所关联,尚不至于入得了温体仁的眼。
但问题是,这个新华外藩跟东江镇的一帮军头关系甚密,不论是老东江系沈世奎势力,还是“外来户”黄龙势力,居然关系都“处”得不错。
而新华人除了跟东江镇搞粮食、皮毛贸易外,还帮着黄龙所部编练了一支小规模的火器部队,所用之术赫然就是“西法”操演模式。
更不消说,黄龙此人乃是原蓟辽总督孙承宗推举就任东江镇总兵的,而孙承宗虽曾为帝师,但却跟周廷儒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所以,在温体仁的心底,黄龙亦为“周党余孽”,是在政治清除之列的。
不过,这厮运气足够好,在登莱叛乱中,各军皆败之际,他居然弄了一个登莱大捷,摧毁了叛军几乎所有的水师舟船,断绝了叛军的退路,让朝廷上下士气为之一震。
崇祯帝也是龙颜大悦,下发明旨,对黄龙大加褒奖,又是恩荫子弟,又是升官赏银,好不风光。
于此,温体仁在短时间内也不好朝这么一个有功之臣下手。
小人物而已,不足为虑。
待寻到机会,顺手抹去就是。
作为当朝首辅,政务自是极为繁复,转念间便把这些小事抛之脑后,不再予以关注。
可不曾想,那新华获准进京朝觐后,他们的使者不知怎么跟一帮钦天监的技术官员熟稔起来,整日里讨论天文、历法、算学以及诸多奇巧之物。
据那使者说,他们新华以“科技”、“工贸”立国,且尤重器物,倡明理,究其根,喜好奇技淫巧之事。
他们所说诸多事务,俨然与“西法党”人的倡议有相似之处,顿时引来了温体仁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