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川的确是个高人! 胡大勇终于相信了这一点。 所以,他下意识地开口叫出第一声“师父”。 跟了将军多年,他学会了两个词。 一个是“杀敌要勇”,另一个是“脸皮要厚”。 只要做到这两点,将军就会很欢喜。 如今,林总旗这么招将军待见, 定是将军看到了别人没看到的东西。 所以,能拜到这么一位高人当师父,他胡大勇定是祖上积德,坟头冒烟。 想到这里,他就忍不住心潮澎湃。 “胡大头啊胡大头,前几日你竟敢质疑师父的训练方法,真是不该……” 他蹲在训练场边,盯着掌心磨出的血泡骂自己。 一夜下来,浑身疲惫不堪。 可心里却充满了精神。 远处传来闷响,晨练的新兵们正抱着圆木嘶吼。 胡大勇从来没有见过这些奇怪的训练方法—— 那根沾着泥浆的圆木足有三百斤,需得十人齐力方能撼动,比石锁还难举。 还有翻阅两丈高的板墙、穿越铁索桥、泥沼中劈砍草人…… 就拿劈砍草人来说: 林川要求众人用最快的速度出刀, 每刀需劈中咽喉、心口、下腹三处要害。 就连胡大勇这种老兵油子, 也要拼尽全力才能做到…… 其实这些内容,都是林川古今结合创造出的“特种兵训练方法”。 没有别的捷径,只有一句话: “战场不相信眼泪,只相信肌肉记住的本能。” …… 铁林堡扩编的装备终于到了。 卫城大营的辎重大车碾过吊桥,咯吱作响。 林川站在演武场中央,看着两辆牛车停定,新兵们挤着往前蹭。 “都退后!”胡大勇大喝一声,“总旗训话!” 二十六人列队完毕,队列参差不齐,精神头却很足。 林川扫过人群,清了清嗓子: “兵器、军服,一会都能领新的。但先说好,穿上这身皮,就得把自己当铁打的!” “都听到没有?!”胡大勇一声厉喝。 “听到了!”二十多人抻着脖子嗷嗷喊。 箱子一把打开,老兵新兵们都倒吸一口凉气。 战袄厚实,三层棉甲缝着细麻绳的纹路,比寻常的粗布短打起码厚三倍; 腰刀出鞘三寸,刃口散发的寒气,就能让人起一身鸡皮疙瘩。 “总旗,这战袄能挡箭吧?”王铁柱兴奋地问道。 “寻常箭矢还能挡住。” 林川点点头。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发亮的眼睛,心里却沉甸甸的。 这些棉甲虽比寻常布衣厚实数倍,可空荡荡的胸口处没有坚实的防护。 遇上鞑子强弓利箭,那不过就是层薄纸; 新配的腰刀泛着冷光,实则是铸铁所制。 看似锋利,若砍到敌人的锁子甲或盾牌,刀刃崩裂只在瞬息之间。 哪里比得上赵铁匠用半年功夫淬出来的那口长刀。 好在如今铁匠铺在手,兵器改良尚有可为。 只是这战袄…… 充其量只能算件厚棉衣,离真正的战甲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胡伍长!”林川喊了一声。 “总旗!” 胡大勇屁颠屁颠跑过来。 林川抓起一件战袄,吩咐道: “明日起,找几个手巧的婆子,在战袄里子再加一层牛皮。” 他指尖依次点过肩膀、膝盖和袖口, “这些要害处缝上铁叶,袖口也得配上牛皮护腕。赵叔,你带学徒把熟铁打成指甲盖大的铁鳞,在胸口这个位置,做一些防护……” 话音落下,场中一片寂静。 胡大勇与几个老兵对视一眼,皆是满脸震惊。 要知道,铁鳞甲是只有将军亲卫才配穿的精锐装备。 总旗这一番改造,虽说不是完整的铁鳞甲,可防护的性能也直追精锐。 在战场上,多一分防护,就多一分活命的机会。 这个道理,新兵们不了解,老兵们却是心知肚明。 胡大勇开口道:“总、总旗,这要做铁鳞……可太费料了。” “费?” 林川冷笑一声,目光如刀扫过众人, “若整日浑浑噩噩混日子,半块铁都嫌费!可你们若能练成以一当十的精兵,便是穿上全套铁鳞甲,谁敢置喙半句?” 此话一出,二十来个汉子眼眶全都红了。 总旗这是拿他们当人看呐! 大乾王朝的边军号称精锐,军饷粮草也比内地营伍丰厚。 可层层盘剥之下,底层兵卒不过是官老爷们眼里的蝼蚁。 各营主官动辄棍棒相加,总旗、小旗克扣粮饷更是家常便饭。 即便是陈将军的西陇卫,号称边军楷模,新兵每月饷银到手也只剩六成。 发下来的甲胄兵器,也都是些战场上回收的旧货。 何曾见过像林川这般爱护属下,拿属下当兄弟的? “总旗!”胡大勇扯开嗓子,“老子这条命,从今日起就是总旗的!” “对!是总旗的!” 二十几道声音轰然炸响。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除了一道结结巴巴的声音: “对,对,是总、总、总、总……” “啪!” 王铁柱一巴掌拍在张小蔫脑袋上,“闭嘴。” 张小蔫闭上嘴巴,眼中却闪着精光。 自从跟了林大哥当上战兵,他感觉时间过的特别快。 每天睁开眼睛就是训练,累了就歇,饿了就吃。 感觉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儿。 恨不得天天嗷嗷叫! …… 林川遣散众人,把战袄扔进了箱子里。 突然,箱子里的一个罐子吸引了他的注意。 罐子上贴了一张纸。 上面赫然写了两个字: 火药。 林川从陶罐里捏出一点火药粉末,手指捻了捻。 刺鼻的硫磺味,混着泥土气息扑面而来。 这让他想起在后世军事博物馆见过的展品。 玻璃柜里的火药样本与眼前毫无二致: 粗糙的颗粒裹着砂粒、草茎。 他抓起一把粉末洒在青砖上, 火折子凑近的瞬间,粉末“滋啦”窜起青黑色火苗。 浓烟里混着硫化物的酸臭, 烧完后只留下指甲盖大的焦痕。 比记忆中抗战时期民兵自制的黑火药还差得远。 “这硫硝炭的配比有问题……” 林川喃喃自语。 在特种作战训练中,自制爆炸装置是必修课。 而硫硝炭的精确配比,更是关乎生死的关键。 他太清楚了,那些穿越小说里流传的“一硝二硫三木炭”,不过是个误导。 按照 1:2:3的比例制成的,根本称不上火药。 顶多算是勉强能燃烧的混合物,用来制作节庆的大呲花尚可。 想要产生爆炸威力,无异于痴人说梦。 真正的火药配方,必须以硝石、硫磺为主导,木炭作为辅助。 硝与硫的比例才是核心: 九比一的配比适用于火铳,爆燃稳定,能最大程度避免炸膛风险; 而七比三的配比,则是爆破的绝佳选择,一旦引燃,便能爆发出足以摧毁工事的强大威力。 林川盯着陶罐里的劣质粉末,眼中燃起熊熊烈火。 很明显,眼前这批火药的比例完全不对。喜欢封疆悍卒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封疆悍卒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