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82章 多尔衮:我可是好弟弟!
在当前这种大唐打平了联军的前提下,李奕再用贸易通商为条件进行拿捏,让列强答应互相通商的条件,是完全有可能的。
但荷兰和西班牙两国除外!
李奕摆明了是准备针对他俩。
而原因,一是因为荷兰和西班牙现如今都已经衰落了。
说是列强,可也就只是靠着大航海初期他们作为先行者所留下的老底子撑着。
实力早已大不如前,比较好拿捏!
二则是因为马尼拉和巴达维亚离大唐本土比较近,说句不好听的,就在眼皮子底下。
是李奕真正可以伸手够到的地方!
够得到,才好下刀子。
和其余各国谈判,就算是谈崩了,李奕最多也就是贸易制裁,封锁贸易。
说句实在的,威胁不到各国的根本。
但荷兰和西班牙两国,真要是谈崩了,只要联军主力舰队一撤,李奕随时可以发兵干他们。
以大唐现在的海军力量,要对付联军舰队,确实是打不过。
可如果只是对付荷兰和西班牙在东亚的力量,那还是可以做到的。
至于说联军会不会顶着大唐的压力,死保荷兰和西班牙?
呵呵,想啥呢,英法等列强又不是荷兰和西班牙的爹,他们凭什么为了荷兰和西班牙的利益,弃自己的利益于不顾的同时,和大唐打生打死?
说白了,所谓的联军,其实就是一群强盗联盟。
有好处的时候,自然是团结一心,蜂拥而上。
可一但没好处了,散的比谁都快!
左宗棠闻言,当即点头答应了下来,表示自己明白。
李奕微微颔首,然后挥手示意左宗棠和李梁可以退下。
左宗棠依言退出,李梁却是张了张嘴,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
李奕微微蹙眉,出言呵斥。
“有话就说,吞吞吐吐的像个什么样子!”
李梁擦了擦额头的冷汗,但还是说道。
“回王上的话,是京城那边传来的消息。”
“咸丰的一个妃子产子了。”
李奕闻言,神情不免错愕。
“咸丰的妃子产子?可咸丰不是已经死了吗?”
“难不成是遗腹子?”
“不对啊,先前你们军情处不是还向孤汇报,说是咸丰被洪宣娇断了根,已然断子绝孙了吗?”
“如今怎又搞出来一个遗腹子?”
李梁神色古怪的继续汇报。
“回王上的话,根据京城中的传闻,这个孩子可能是新帝祺祥的。”
“传言中说,在咸丰驾崩之前,祺祥便和咸丰的宠妃兰贵人搞在了一起,然后,兰贵人怀孕。”
“而后咸丰遇刺,祺祥登基,兰贵人产子。”
李奕神情越发古怪。
兰贵人……
这尼玛不是慈禧吗?
“如此说来,咸丰遇刺的事情应该就是祺祥做的了?”
李奕现在脑海中已经有了一条完整的故事线,鬼子六和慈禧偷情,慈禧怀孕,鬼子六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安然出生,悍然选择了弑君篡位……
李梁点头说道。
“确有这种可能!”
李奕一阵咋舌,不由得感叹。
“啧啧,盗嫂杀兄,满清高层在搞破鞋这件事上,还真是一脉相承。”
“不过,祺祥做起事情来,可要比多尔衮有决断多了……”
当年多尔衮和大玉儿之间的叔嫂禁忌恋,和当今奕和兰贵人做的事情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和奕比起来,多尔衮这个家伙貌似还算一个好弟弟。
嗯,最起码多尔衮没弑兄,而奕是实打实把咸丰给做了的!
李梁小心翼翼的说道。
“王上,卑职以为我大唐或许可以拿此事做做文章。”
“一但祺祥盗嫂杀兄,弑君篡位的消息传开,那么,满清内部必然会因此生出波澜。”
“即便不能使满清内乱,也当可以打击一下祺祥这个新君的威信。”
“此事若成,则将来我大唐再要北伐,也当容易许多。”
李奕闻言,微微颔首。
“此言,倒是不错。”
“那这件事便还是交由军情处来做吧。”
李梁闻言,当即应了下来。
……
广州外海,联军舰队!
旗舰上,额尔金等联军众高层聚在一起议事。
“伯爵阁下,诸位爵士,唐国那边给了回应。”
“唐国答应了同我等和谈,只是,唐国国王拒绝了亲自同我等谈判。”
前去大唐请求和谈的使者迈步来到额尔金等人面前,开口汇报。
几人闻言,相互对视一眼,都悄然松了口气。
至于说李奕拒绝亲自和他们谈判,这件事众人都没放在心上。
以李奕的身份,不搭理他们很正常。
设身处地的想一下,他们自家的国王也不会亲自出面和其他国家的使者谈判不是?
否则的话,外交大臣是干什么吃的?
额尔金开口追问使者。
“唐国可有说在什么地方谈判吗?”
使者闻言,开口回道。
“唐国说,要谈就在香港谈……”
此言一出,四周众人都忍不住将目光看向了额尔金。
在鸦片战争之后,香港便被满清割让给了英国。
后广州之战爆发,大唐攻取广州的同时,也顺带手收复了香港。
也就是说,香港是大唐从英国手上夺回来的!
且这次联军来犯,首战也是爆发于香港。
这么多的原因汇聚,使得香港这个小岛,被赋予了相当复杂的象征意义。
大唐要在香港与联军谈判,说白了,就是在给联军下马威。
尤其是对英国而言,简直就尼玛是贴脸开大!
众人都在期待着额尔金的反应。
额尔金嘴角抽了抽,但还是开口说道。
“好,就在香港谈!”
额尔金有心换个地方,但这次和谈,毕竟是他们这边主动提起的,无形间已经露了怯。
是故,在面对唐国时,不免有所气短。
虽知道大唐是有心羞辱,可他最终也只能认下。
众人闻言,皆是面色古怪。
好嘛,原来日不落帝国也知道退让啊。
……
大唐昭武三年,三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