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沉吟,扭头凝视曹彰:“子文是说效仿河北商馆?”曹彰轻轻点头,河北商馆虽然还没有建好,但曹植去长安大学城时顺道游览过,对此很是推崇。
商馆还没建立,但早已规划了摊位店铺,就这些摊位,河北内部已经分配完毕,其中也有溢价交易,袁尚因此还挣了一笔现金,最重要的是河北士民的外迁风潮终于停歇。
曹操听了端茶浅饮,见茶水已经凉了,就撇去茶水,曹彰起身为他添注热水。
曹操静坐沉思,思索前后的利益关系,就说:“我本以为袁尚年轻气盛,会在我攻东莱时起兵。未曾想大司马远在关中,却无坐山观虎斗之意,这让我很是费解,想不明白。”
两家敌人开战,就该静默观战,然后做占便宜的准备。
结果关中那个大司马倒好,反倒调停战争,反对他们开战。
自始至终,曹操就没有诱敌深入、防御反击后席卷河北的心思……这样的战略固然宏伟,可必然会遭受关中的全力反扑。
竭力吞下那么大的一块东西,然后遭受重击再猛地吐出去,搞不好会当场暴毙。
所以曹操只是想引动袁尚来攻,以防御反击的方式挽回黎阳之败的士气损失。
就这样的小计划,关中也出面打断。
这让曹操很不爽的同时,隐隐间也觉得天下霸主就该有这样的胸怀,有避免无意义战争、杀戮的义务。
对天下霸主而言,天下各方都是盘中餐,就如圈厩里的羊群,羊群互斗相互撞伤,还不是牧羊人的损失?
如今虽然落魄不再是天下的牧羊人,可曹操思维里也有公道的一面,自然清楚关中一切行为的底层逻辑。
调停战争避免不必要的杀戮,本身就是一种宣扬威风的行为,也是一种仁义之举。
效果也很明显,关中的调停,以及河北商馆的修建,直接止住了河北的崩溃势头。
现在双方谁敢开战,就要遭受关中的打击。
而这种打击,显然是正义之举,会得到各方中下层士民的支持。
如果以后有开战意图就会被关中调停……这样的生活,该是怎样的生活?
曹操思索着,就对曹彰说:“眼前柳毅这七千人驻守的黄县,是战是和由我来定。而自此,黄河南北各方是战是和,也皆由关中来定。我能制人,也受制于人。是以,当思谋长远之退路。辽东苦寒,其东确有瀛洲诸岛,列岛广袤,据说能生养千万男女。”
曹操说着端茶浅饮:“你去负责与柳毅谈,我可以放他们走,铠甲器械也能一并带走。你去跟他做个朋友,这点代价尚不足惜。”
曹彰不喜欢平白放走笼子里的敌人,但还是拱手:“是,孩儿这就遣使前去,与柳毅相约。”
“嗯,出去时给仲德传话,我要见他。”
“喏。”
曹彰施礼,拿起护额戴好,这才出门离去。
营房内的曹操则从矮桌下取出牛皮地图铺开,看着辽东地区,这里标注的特产颇多,首要之物就是人参、高丽参。
曹操很清楚党参,如今各处医师对人参的药用缺乏共同认知。
再看东莱这胶东半岛,则标注了黄金这种特产,可黄金二字,明显比人参要小一些。
如果能通过公孙康获取辽东的人参、高丽参,再贩卖到江东;再将江东的货物贩卖到辽东、辽西、河北。
这样他掌握勃海、东海贩运转卖之利,只要垄断,获利何止亿万?
汉末大乱以来,打仗是生活的常态,可生活里不能充斥着战争。
如果能勉强安定下来,各方能做买卖获利的话,那暂时不打仗也是一种不错的生活。
只有经营、壮大海贸,才能积攒、历练航海船队与人才。
关中调停战争,就是希望他专心去搞出海一事。
他不走,估计早晚会被赶下海。
不想溺死,就早早造船,早早去适应航海、贸易的生活。
思索着,曹操将牛皮地图卷好。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