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的灯光刺眼得让徐谨言微微眯起了眼睛。 此刻他正坐在深蓝色的访谈沙发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扶手的皮质表面。 三台摄像机黑洞洞的镜头对准他,像三只窥探灵魂的眼睛,这让徐谨言如芒在背。 "五、四、三。。。" 场务无声地倒数,右手划了个圈。 "欢迎收看ABC特别节目,对话大师。 我是你们的主持人凯瑟琳莫里斯。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全美畅销书作家、着名文学大师、电影编剧徐谨言先生。" 金发女主持人对着主摄像机露出甜美的微笑,然后转向徐谨言。 摄像机也适时的转移了镜头,推到徐谨言的脸上。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很高兴来到ABC,与大家见面。” 徐谨言则是微微颔首,嘴角挂着恰到好处的弧度。 今天为了参加这场采访,特意穿上了定制的深灰色西装,内搭浅蓝色衬衫,没有领带,既显得正式又不那么刻板。 可只有他自己知道,即便是空调风让那个整间演播室的温度都处于最舒适的22度,可此时的衬衫后背,已经逐渐被汗水微微浸湿。 "该死的伦纳德..." 不过马上,徐谨言就在心里暗暗骂道。 昨天随口的答应,竟被曲解成同意参加这档全美直播的访谈节目。 此刻他真想穿越回昨天掐死那个老谋深算的伦纳德。 坐在侧面的凯瑟琳有着ABC当家花旦的标准配置,金色长发、湛蓝的大眼睛、甜美的长相、雪白的大长腿、V字领口处露出摄人心魄的团子轮廓和完美的笑容。 但徐谨言的关注点却在她手上的问题卡。 心里似乎有种预感,她很有可能并不是一个只会读提词器的花瓶。 "徐先生,作为来自华夏的公派留学生,你来米国也不过短短的两年时间。 却已经创作了太多令人印象深刻且几乎每一部都是畅销榜榜首的小说。 以及每一部都大卖且广受欢迎的电影剧本。 请问你是如何达成这样的成就的?" 凯瑟琳抬起了一只如玉一般的大长腿,翘起了二郎腿。 “没错,我是从华夏来的公派留学生。 可其实我也是从社会最底层一路走过来的。 这一路上我看过、经历过太多事情,非常了解人们内心的渴望和需求。 而恰巧我又比较擅长把想到的东西,落于笔下。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才能打动坐在我面前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 徐谨言听到这个看似温和的开场问题,嘴角微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 目光从凯瑟琳那双长的惊人的腿上礼貌地移开,落在她那双仿佛能看透人心的蓝眼睛上。 “经过我们的了解,在你来米国前。 在华夏也是一位着名的作家,作品也被拍成了电影,并且在华夏广受好评。 是这样的吗?” 凯瑟琳的目光并没有落在腿上的问题卡上。 反倒是那双闪烁的大眼睛不停的在徐谨言脸上打转。 听起来今天开头的两个问题,都还算温和。 “是这样的。 有人说,文学无国界。 好的作品总是会打动人心。 不论是在华夏,还是在美利坚,其实只要用心写出作品,就会收获读者的认可。” 徐谨言深吸了一口气。 看起来这次的采访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搞。 “而恰巧的是。 肖申克的救赎目前正在全美热映,票房截止到昨天已经超过了一点二个亿,目前还没人能猜到这部影片最终能拿下什么样的成绩。 但有趣的是,科波拉导演似乎并没有完全忠实于您的原着?" 不过马上,画风就变了。 凯瑟琳的新问题就像一把出鞘的匕首一般犀利。 "艺术创作就像一条河流。 原着是源头,改编是支流。 作为电影大师的科波拉,用他独特的视角诠释了这个故事,这正是电影艺术的魅力所在。" 听到这个问题。 徐谨言的手指下意识的开始在膝盖上轻轻敲击着,以此来缓解他心中的紧张。 毕竟是第一次接受正式的采访,面前除了主持人和工作人员外,现场还有上百名被邀请而来的观众。 说不紧张那完全不可能。 "但很多观众和评论家都指出。 科波拉将您原着中偏向救赎的内核,转变成了他擅长的权力、腐败与个体抗争的主题。 比如安迪的越狱场景,原着中是暴雨中的重生,电影却拍成了近乎宗教仪式的逃亡。 你是如何看待这种本质性的偏离的呢?" 凯瑟琳微微挑眉,显然对这个外交辞令式的回答不太满意。 翻开下一页问题卡,决定直击要害。 "你说得对,科波拉确实做了大胆的改编。 但我不认为这是偏离,而是另一种深入。 暴雨中的重生是外在的救赎,宗教仪式般的逃亡则是内在的觉醒。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两者都是通往自由的路径,只是视角不同而已。" 徐谨言似乎感到到了一滴汗水顺着脊椎滑下。 凯瑟琳的眼睛紧盯着他,同时观众席也传来了几声窃窃私语,再加上摄像机红灯闪烁,记录着他的每一丝表情变化。 面对这个犀利的提问,徐谨言只能装作端起茶几上的水杯,借这个动作争取了几秒思考时间。 "哈里森福特饰演的安迪,与您原着中描写的形象也有很大差异。 原着中的安迪更像一位沉默的基督,而哈里森福特将其塑造成硬汉知识分子。 这是否意味着好莱坞又一次用明星特质覆盖了文学本质?" 坐在一旁的凯瑟琳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她没想到这位文学大师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精准地解读这个问题。 但她很快调整策略,抛出了更尖锐的问题。 "凯瑟琳,您看过华夏的水墨画吗?" 面对这个问题,徐谨言沉默了一下,换了个方式回问了回去。 “完全不了解。。。” 漂亮的主持人明显愣了一下。 "水墨画讲究留白。 画家不会填满整张纸,而是留下空白让观者想象。 文学也是如此。 我笔下的安迪是一个轮廓,哈里森福特用他的理解和才华填充了这个角色。 也就是说,这不是覆盖,而是演员与书里的角色产生的共鸣。" 徐谨言露出微笑,缓缓地说道。 随即,观众席传来一阵赞赏的掌声。 "让我们谈谈摩根弗里曼饰演的瑞德吧。 评论界普遍认为,他将原着中温和智者的形象,演绎成了监狱中的马龙白兰度。 更加粗犷、更具反抗性。 你认为这是对原着的提升还是扭曲?" 面对观众席的掌声,凯瑟琳也不得不承认。 虽然这个比喻她没完全明白,可能够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这个比喻巧妙地将危机转化为亮点。 着实不愧于文学大师的名号 下一秒,她瞥了一眼制作人在场边竖起的大拇指,决定改变策略。 "摩根赋予了瑞德一种原始的生命力。 这恰恰抓住了监狱生活的本质! 在极端环境下,人性要么被磨灭,要么以更强烈的形式爆发。 他的表演在我看来完全称不上是扭曲,而是另一种真实。" 听到这个提问,徐谨言想起后世电影里,摩根弗里曼这位演员那双会说话的眼睛。 其实凯瑟琳说的对,除了当幸福来敲门彻底秉承了原着外。 科波拉其实在肖申克的救赎里塞了大量的私货。 一如既往的展现出了他的风格,虽然与原片有着明显的区别。 可在徐谨言看来,其实也是另一种升华。 "但不可否认。 科波拉的强烈个人风格让肖申克的救赎失去了原着中的普世温情,变成了飞越疯人院和教父的混合体。 全片充满了权力博弈、视觉野心与哲学思辨,更像一部黑暗史诗而非你笔下原着中希望的寓言。 你真的满意这样的改编吗?" 面对徐谨言的回答,凯瑟琳发自内心的欣赏让她想起了自己刚入行时对新闻的热爱。 不知不觉中放柔了语气。喜欢都重生了,谁还不是个大文豪?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都重生了,谁还不是个大文豪?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