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乐言这军报其实写了两份。 一份言简意赅地“记录”了南郡城的现状。 另一份则遵循赵太后之意,“公正”地记录了林若初作为大周第一女官,运粮这一路上的行为表现。 今日只议这第一封。 “虽以三万兵马赢了北境一万兵马,但城中粮仓被烧,百姓厮杀,伤者无数,更是杀得城里城外浮尸遍野,恐有疫病之祸事。” 这份与其说是记录,但明眼人都听得出,这是在借着求朝堂支援,告林景行的黑状。 太后与长公主一派的争端这几年已经初见端倪,但太后的人如此剑拔弩张,公然针锋相对的,这还真是头一遭。 朝臣们眼观鼻、鼻观心,心中都有了思量。 圣上年纪渐长,太后这是不想再等了。 “守卫粮仓乃守城要务,竟然任凭北境奸细潜入城内而不知,任其烧毁粮仓,惹城内百姓陷入困苦,拖延了向北送粮的时间,便是要耽误北方战事,此事事关重大,林景行难辞罪责!” 叶疏辰身后一官员,立刻挺身而出,顺着太后话夸大其词道。 此言一出,丞相一脉的官员随即附和。 “确实如此。” “怎能放任粮仓被烧。” “对方只有一万余人,我方可有三万守城兵,如此压倒性的优势,这损失着实大了些。” “确实该治林景行一个失察之罪。” “还好镇国侯之子裴青率粮队及时赶到,这才没酿成饥荒之患。” “若是引发瘟疫,那是大灾,林景行未免太过失职……” 一言一语的附和中,也有不同的声音。 “一万北境军为何会出现在十三郡腹地?” “城中百姓死伤严重,到底死伤了多少?” “军报上可有写南郡城是否乱了,粮食是否够用?还需再调派多少?” “剿灭一万北境军,那三万守城军损伤如何?若是能不费兵卒便给北境以重创,这是守城将领之功啊,只揪着错处罚,不根据好处赏,怕是会寒了将士们的心啊。” “如今北境大军南压,正于北郡城外对垒,正是用兵之际,此等情况下,治少将军的罪,这不是给北人以可乘之机吗,这实属不妥啊,望太后、圣上三思。” 赵雅贤和叶疏辰未发一言,任凭听着朝堂群臣争论。 其实这事争不出结果。 所有人都知道,这就是个风向,太后不过是借着这事表明自己对林家军不满的立场,往后自然有有心攀附之人,替她去寻林家的错处。 比如立在朝堂上,始终未发一言的永安侯。 他儿入狱一月有余,他奔走至今,尚未寻到转圜余地。 如今太后放出了对林家不满的风声,他岂不是有机会为牧儿寻个出路了? 永安侯低垂着脑袋,谨慎着观察着朝堂局势,将两派纷争皆默默记于心中,脑海中一时思绪万千。 待到这事吵完,赵雅贤才命人,念了第二封军报。 这是北郡的传讯官送来的前线军报: “北境三万大军压境攻城七日未果,退至五十里外,据前锋探查,后方有五万驻扎,恐随时来犯,请求向北郡调兵以御敌。” 短短三行字,朝堂上的众臣沉默了。 北境兵凶狠,尤擅骑射。 骑兵攻城,可以一敌三。 就算有城墙做垒,也需十万兵马才能守住北郡城。 而现在在北郡驻扎的只有五万人。 若北境八万兵马同时攻城,只凭这五万人是守不住的。 其余各郡都要向北增援。 主力是林家军部,还有部分裴家的人马。 其余公侯军部,则分在京郊、西域,要调派需要时间。 且西域也并不安稳,这几十日,一族奴隶揭竿而起,大有战火燎原之势,反皇派已经在西域境内闹翻了天。 赵雅贤还想趁乱占两块土地,分一杯羹,西域驻守的军部是万万不能动的。 只能调用十三郡内部的兵马。 那还能派谁去? 方才被骂的狗血喷头的林景行是当仁不让的首选。 “也可给林少将军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有朝臣变了嘴脸。 也有人仍坚持弹劾: “前线用兵之际,折损一城粮仓如此大的祸事,哪是这么简单,就能抵消的?” “王大人,那不如让林少将军返京领罚,您替他带兵去北郡御敌如何?” “张大人,你的意思是我大周离了林景行,便没人能领兵打仗了?” “王大人此言差矣,不是还有林昭林将军吗?” “镇国侯,卫国公今日都在此,张大人您可敢再将方才的话再说一遍?” 赵雅贤听着这些臣子吵得嘴都干了,还吵不到点子了,隔着帘子,出声打断道: “守城不利是真,北郡战事紧俏也是真,以众卿之见,这十三郡一事,要如何料理啊?” 这话问出来,全场都安静了。 如何料理? 肯定只能集结十三郡各处的林家军御敌。 可这仗要是打赢了,林家的军功又得再往上窜一截。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定然不是太后所乐见其成的。 可若先借题发挥问罪于林景行,那北郡和渭河郡多半是收不住了。 北境八万大军一旦过了北郡城墙,那往后数年,整个十三郡肯定都会陷入战火不得太平。 这能怎么选? 这选择只有一个。 可谁也不想被太后迁怒。 一片寂静中,叶疏辰轻咳一声,开口道: “此事好办。便命林景行自行解决粮草之祸,弥补自己之过,随镇国侯之子裴青一同前往北郡御敌,若办事不利,则按军纪惩处。” 他说完后,众人不禁在心中咂舌,不愧是叶相,人也用了,仗也打了,坑也挖了。 军报上写的明白,城中粮仓已经被烧了,若京都城不从其他地方调度粮草,凭林景行一己之力,怎么可能自行解决粮草之祸? 还得带着足够的粮草去北郡打仗。 那此战稍有差池,他便难辞其咎。 还是叶相有手腕。 赵雅贤立刻道:“叶相所言有理,北郡战事片刻不可耽误,便就按叶相说的去办吧。” 林思齐即将到达京城之际,这封调令已然飞速送出。 朝中众人正为这即将骑虎难下的林景行摇头惋惜之际,林景行已经带人,顺着王家的商路,顺藤摸瓜,缴获了屯在榆关和安阳的粮草。 太后懿旨送到时,林家军刚清点完粮草,纳入粮仓。 林景行跪着接令,听到其中“自行解决粮草之祸,带着粮草即刻启程,前往北郡御敌”这几行大字,眼中露出惊异之色。 事后,他奇怪地问林若初: “阿初,你跟赵太后通气了?她怎么知道我们把粮食缴回来了?” 林若初笑道:“大约军中有小人想让你多挣几分军功吧。” 次日,全军整装,要在七日内,出发前往北郡。 傅乐言被林若初那份加了料的“解药”,搞得困倦乏力,大病一场,歇在屋中,暂且翻不起风浪。 而林若初趁机去了暗室,见了见洛岚。 李玄说:“洛岚这几日表现的很奇怪。” “他的求死欲忽然更强了。”喜欢夺舍三年,她杀回来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夺舍三年,她杀回来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