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的关陇集团,也就是门阀士族的集合体,是当时实力最强一群贵族。】
【而不论是隋朝还是唐朝,这些门阀士族都享有一定的特权,比如最重要的就是不纳税,在拥有广袤田产的前提下,这些门阀一个个富得流油,并且大量的门阀子弟相继为官。】
【这些子弟在掌握了权力后,又会反哺家族,提携晚辈,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门阀氏族垄断权利的情况。】
【即便隋唐时期创立了科举制,但官员的升迁和选拔依然被各大门阀所左右。】
【即便是李白杜甫这样的大文豪,也不得不以入赘的形式嫁入豪门,才有可能入朝为官。】
【强大如安禄山这样的狠人,他在发动安史之乱时,也必须得到各大门阀的支持。】
【而门阀氏族的存在,大大压缩了底层人民的生活空间,为了躲避繁重的赋税,许多贫民自愿卖身为奴,成了门阀的附庸,直接造成了‘富者有连吁之田,贫者无利锥之地’的现象。】
【而奴隶的后代永远都是奴隶,门阀的后代永远都是门阀,官员们互相提携彼此的晚辈,让权力永远在一小波人中流通,哪怕天下大乱,皇帝都能轮流坐,但门阀士卒却历经800年屹立不倒。】
【偏偏这帮世家大族本身就和晚唐时期的老百姓严重脱轨,这些人当了官之后根本无法理解基层的百姓生活。】
【这还不是简单的说贫富差距问题,而是这些世家的官员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对人命的漠视。】
【举个例子,唐懿宗咸通九年,也就是公元868年,在河南陕西江淮一带爆发了严重的旱灾。】
【这个旱灾严重到什么程度呢?在陕西省成安县,曾经出土过一个贾洮墓志铭,这个墓志里面就有记录,这个叫做贾洮的官员,在咸通十二年,奉命去洛阳担任户曹参军。】
【按理说贾洮的官职不算低了,可没有想到,因为河南一带的旱灾已经持续了三年,使得当地的官府根本没钱发工资,一下子把这个贾洮给弄断粮了,无法维持生活。】
【无奈之下,他只好放弃官职,回到了自己的老家,两年之后就去世了。】
【这个墓志铭中记载的旱灾,正是从咸通九年就已经开始的,为了了解情况,朝廷就派了一个叫做崔荛的观察使。】
【这个崔荛是清河崔氏之后,在唐代那属于七姓十家之一,正儿八经的名门望族,他没有参加过科举能够坐上官,完全是因为崔家的影响力。】
【这些名门望族虽然生活在唐代,可是骨子里的那种对他人的蔑视完全不比魏晋时期的少,这些人本身家境优渥,所以对于民间的疾苦也是一无所知,崔荛就是当时这种世家门阀子弟的典型。】
【资治通鉴第251卷当中就有记载,崔荛这个人向来自命清高,整天就觉得自己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高级知识分子,虽然当了官,可是只喜欢高谈阔论,好像大唐所有的社会问题都可以在他的书房里解决,不需要去了解情况。】
【当时就有人告诉他说,你既然当了朝廷的官,最好还是亲自体验一下民情,偏偏他就觉得自己是个高雅的人,干不了这些类人的小事,于是他就把公家的活都交给了仆人去干。】
【至于他自己,一生没有别的梦想,就希望自己的诗词能够青史留名,所以他平时就喜欢和文人们待在一块。】
【这种生活作风放到唐朝开元盛世那倒还好,可是眼下是大灾之年,他这样弄问题就来了。】
【当时有老百姓找到他,向他反映说因为旱灾实在活不下去了,身为观察史的崔荛竟然指着自家院子里的树说此上有叶,何旱之有?】
【这树上还有树叶呢,哪来的旱灾?】
【说完就把这些反映问题的百姓用鞭子狠狠的抽了一顿,这下民怨算是被点燃了,这场灾情最后演变成了王仙芝起义。】
……
“狗官!狗官!”
老朱气的险些昏厥过去。
崔荛的出现,让这位洪武大帝再次想到年幼时那些害的他家破人亡的狗官。朱元璋望着画面中那些饿的骨瘦如柴的大唐百姓,流泪满面的握住马皇后的手,悲痛道:“十三颗米粒,只有十三颗米粒。”
“哪怕到了今日,咱都清清楚楚的记着这个数字。”
“只有咱自个明白,那年月,要是咱家能吃上一口饱饭,咱断然不会造反,这世上,只会多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朱重八,绝不会有大明皇帝,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