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东海赶回森田的店里已经是一个多小时后的事情了。早已经过了一般人的下班时间。 森田一个人在店里,正在给邮购的买家打包准备发货。 “桌子上那封信你看一下。” 森田没停下手中的活,只是用眼神提醒了一下方向。 店内的桌子上用计算器压着一个已经打开的信封。 齐东海拿出信件上下扫了几眼。 信纸一角印着一只黄黑色相间的小蜜蜂。 “这是……哈德森?” 齐东家认得这个logo,是总部位于北海道的游戏业巨头哈德森的标志。 虽然在原本时空中齐东海错过了哈德森的全盛时期。但至少炸弹人这个游戏他还接触过的。 他中学时代的一位同学家中曾经有一台ps2游戏主机。这台主机在寒暑假时总能聚拢一群朋友在他家一起玩游戏。 ps2时代的游戏生态与八十年代任天堂fc所开创的合家欢游戏氛围已经产生了巨大差异。 多数大制作的热门游戏都是更适合一个人游玩的角色扮演或者动作游戏。 除了足球或者格斗游戏这种对战类游戏以外。那位同学家里为数不多可以和朋友一起对战的游戏就是炸弹人。 ps2上的炸弹人是一部经过进化的作品。拥有不少借鉴自大乱斗类游戏的模式。是一部典型的party game。可以容许四个人同时对战。 齐东海和他的几位同学甚至为了这个游戏用零花钱买了自己专用的游戏手柄。 那时候起哈德森的logo就在他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此之外,自从来到这个时空,在耳濡目染之下也了解了哈德森作为日本电脑软硬件技术先驱和fc早期重要开发商的历史地位。 上次森田收到北海道哈德森总部员工的邮购信件时那种激动齐东海记得很清楚。 齐东海继续往下读。 信件是打印的印刷体。内容很简单,东京哈德森分社的业务部门有一些合作的事项希望能够面谈。 对方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信件末尾的亲笔签名的署名是“营业二课课长内藤正俊”。 “你怎么看这封信?” 齐东海问。 “我已经给他们回过电话了。说明天去面谈。” 森田头也不抬的回答道。 “你至少应该和我商量一下吧。” “反正这么大的公司主动找上门,肯定是好事啦。” 森田粗鲁的用牙咬断了胶带,把箱子封好。 …… 第二天上午,齐东海和森田两人身着西装来到了位于新宿的哈德森东京办公室楼下。 齐东海的衣服是当天上午才刚从成衣店买来的一套深蓝色西装。价格不算便宜,不过毕竟是成衣,穿起来有些松松垮垮。 而森田穿了一件深褐色外套,面料虽然不算是高档货,但一看就是裁缝量体定制的产品。非常合身。 “早知道我就借给你一件了。” 森田看着齐东海的外套一脸嫌弃。 “你的尺码我也穿不上啊。” 森田是普通日本中年男性的身高,自称一七二厘米。实际上恐怕是不到一米七。 而齐东海实打实的有一米七八。这在国内算不上高大的身高平时在东京街头已经足够鹤立鸡群。 “你不在秋叶原看着店真的可以吗?” 齐东海问。 “这边的事更重要,可不能让哈德森小看咱们。店里就交给久美吧,反正你也要出她的工资不是嘛。” 森田称海老江为“久美”是因为两人是亲戚,而齐东海目前和对方还没熟到可以直呼其名的程度。 日本人的称呼体系相当复杂。有时候要称名,有时候要称姓。当然,在工作场合这方面要简单一些。 工作的时候称职务就好。 森田之所以想要跟来,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希望借机参观一下哈德森这家他一直抱有好感的公司。 哪怕仅仅是他们的东京分部。 而且说是分部,规模一点也不小。 进入八十年代以后日本的人口和企业都逐渐向东京靠拢。呈现了东京单极化趋势。 以游戏行业为例,除了任天堂仰仗自己的业内地位坚守京都。像是北海道的哈德森或者大阪的科纳米或卡普空的东京分部其实规模都不次于本部。 以哈德森来说。他们关于市场和业务方面的运营部门几乎都是以东京为核心。就算是研发部门也在东京有相当规模。 北海道的工资和房租都更便宜。但是能够招聘到的人才范围也有限。还有诸如音乐或者插画这些经常外包给外部的环节,在东京也方便与更高水平的人才进行接触。 九十年代初期想要移动办公可没那么容易。各大公司互相传递文件还要依靠物理途径。而在游戏产业上下游公司云集的东京,这种物理途径可以依赖地铁线路来完成。而在北海道可就非得依赖并不算快的快递来完成了。 “第一次到这种大公司来吧。”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森田指着楼上的招牌问道。 “说实话,有点紧张。” 齐东海紧张之处倒不是对方公司的规模。 在另一个时空中,齐东海有过几年的游戏业从业经验。他待过最久的那家公司隶属于某互联网大厂旗下。并且在大厂的大楼内办公。 那时候自己的办公场所比眼前新宿街头这栋有些年头的建筑规模大的多。 让他浑身不自在的来源是身上这身西装。 在二十一世纪中国,it和互联网企业在着装方面都比较宽松。除了业务人员之外其他岗位很少要求员工穿正装。 当初齐东海是穿着卫衣帽衫就通过了面试。平时一年四季常服不过八套,穿的要么是羽绒服要么是格子衬衫或t恤。从没穿过西装。 今天出门前森田要他去买身西装来穿,他一开始还不太接受。再加上没有什么时间去认真挑选,现在衣服穿在身上相当不合身。 但齐东海也能理解森田的想法。造就了后来“失落的三十年”的那些日本大企业多少都沾一些古板的风气。即便是技术为导向的哈德森大约也是如此。所以齐东海最终还是决定入乡随俗。 两人谨慎的来到前台受付处说明了来意。化着浓妆身上散发出一股香水味的女性员工拨打了一个内线电话。 几分钟后一位挂着工牌看起来四十多岁的中年上班族快步走上前来迎接二人。 “初次见面,敝姓内藤。” 对方向二人递上了名片。 很显然,这就是前几天寄信到森田电机请求合作的内藤课长。以哈德森和东海软件两家企业的体量差距来说,对方第一次面谈派出一位课长级的人物已经算是给足了面子。 森田掏出了早就准备好的自己的名片与对方交换,齐东海也模仿着森田的做法。这种传统的商务礼仪他此前从未接触过,而森田看起来倒是轻车熟路。 齐东海看着刚刚收到的名片上“内藤正俊”的名字,又看了一眼对方的相貌。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对方耀眼的地中海秃顶。 实在和“正”与“俊”两个字沾不上边。 内藤引导二人朝会谈用的会议室走去。齐东海注意到安装在走廊一侧的迷你火车轨道。一列蒸汽机车模型从对面开来。拐了一个弯钻进“山洞”开进了其他房间。 “这是会长的个人爱好。在北海道本社的模型规模更大。” 内藤注意到了齐东海的目光后特意解释了一下。 日本的株式会社,经营负责人一般是社长,这一职务对应的是其他国家企业的总经理。 而会长对应的是董事长。一般并不直接负责经营。往往是由公司退居二线的创始人或前社长担任。 哈德森的创始人是位铁道迷。当年之所以给自己的公司命名为“哈德森”,这个名字就来自于c62型蒸汽机车的车轮配置方案的昵称。 不仅仅是公司名称。哈德森公司开发的一系列半导体芯片也是以huc62为代号。hu代表哈德森,c62自然也来自那款蒸汽机车。 在办公室里安装铁道的模型自然也是以c62机车的模型为牵引。 除了铁道模型,齐东海的视线还不停的打量着自己经过的那些办公隔间。 这座大楼虽然建成已经有了一些年头,但办公室明显最近才装修过。公司的员工使用着最新锐的硬件设备。美术部门用上了刚刚上市不久的绘图板。即便是并不涉及开发的业务部门不少人使用的也是昂贵的苹果Macintosh电脑。 各个办公室都有一些身穿粉色连衣裙的女性事务员负责端茶倒水或者文件复印之类的工作。 这种不需要任何专业技能,工作用不了几年就会结婚离职的岗位以几十年后的眼光看来是绝对的冗员。但在泡沫经济时代的日本大企业看来,事务员是企业的门面。 各个公司之间甚至会在事务员的容貌或者制服上进行攀比。为此凭空增加一笔没有必要的支出。 内藤带着两人在窗边的一处小会议隔间内坐下。一位年轻的事务员送来刚泡好茶水。 齐东海端起茶杯放到嘴边,觉得温度还有些偏高便又放了下来。他用眼睛的余光瞟了一眼事务员的面孔。单从这点就能看出来现在的哈德森是一家财务状况相当稳定的公司。 事实也确实是这样。 哈德森是北海道为数不多的本土it企业。在北海道本地的银行业看来这是一只下金蛋的母鸡。 泡沫时代宽松的金融政策让哈德森拿到了大笔贷款得以快速扩张。 而现在,虽然日本整体上已经收紧了利率。但一切的影响都还没传导到哈德森这种层面的企业身上。 作为哈德森背后主力银行的北海道拓殖银行一方面对中小企业收紧银根,一方面在向哈德森放贷时依旧大手大脚。 而拿到这些资金的哈德森方面花钱也丝毫不懂得量入为出。 他们不顾前几年的地价高涨,在札幌郊区圈下了一大片土地。建设了全新的研发中心。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又在北海道大学正门口租下办公室树起招牌,目的仅仅是吸引本地大学生入职。 在这种风气带动下,作为业务人员的内藤课长虽然相貌拿不上台面,但依旧衣着光鲜。丝毫看不出他是一家技术性导向公司的员工。 齐东海和森田落座之后,内藤从自己的办公桌上拿来早就打印好的文件递给二人。 然后自己坐下来说道: “之前电话里已经讲过了。今天请二位来是谈一下把《三国志演义》这款游戏移植到家用主机上的事情。” “您是说希望买下这款游戏的移植权吗?” 齐东海望向森田。而森田一言不发。 今天来到这里之前森田和齐东海就做了约定,一切决定由齐东海来做。 森田来这里只是为了掩饰这款游戏是由一个人单独开发的事实,假装成是“团队”的作品。避免在交涉时落于下风。 两人出门之前曾经推算过今天所可能谈到的各种可能。 哈德森是当年第一批fc主机的第三方开发商。现在也已经取得了sfc的开发权。 这两种主机的开发门槛都不低,绝不是齐东海自己应付的来的。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就是对方可能会买入《三国志演义》的版权进行移植。 “不,并不是希望购买移植权。我们希望以贵社……” 内藤看了一眼手里刚刚收到的齐东海的名片。接着说道。 “我们希望帮助你们以东海软件的名义发售这款游戏。” “我们?不行不行不行。sfc的开发什么的我们可拿不下来。” 齐东海知道自己这款游戏的体量在八位的fc主机上绝无移植的可能。要想支撑起游戏的核心玩法,至少也要sfc才行。 “不,怎么会是sfc呢。我说的是pce这款主机。” “pce?” “对,pce主机,我们希望你们能够为pce的cdrom机型开发一款光盘游戏。” 齐东海并没有亲手摸过这款nec发售的设备。只是知道这是一款八位主机。这样的硬件配置真的能够支撑起自己的游戏体量吗。 说到体量。等一下。对方说的是cdrom?光盘游戏?喜欢东京1991游戏制作新时代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东京1991游戏制作新时代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