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书说到,刘田与藩王在正阳关外百里营帐中,烛火摇曳,映出二人凝重神色。藩王双手撑案,目光炯炯盯着地图:“刘将军,我率精锐骑兵从两翼突袭,打陈国个措手不及,将军你领步兵正面强攻,来个前后夹击,如何?”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 刘田轻抚胡须,思索后沉稳回应:“殿下此计精妙,两翼突袭能扰乱陈国防守。只是正面强攻,我军恐伤亡惨重。不过,若配合默契,胜算很大。”他眉头微皱,满是对士兵伤亡的担忧。 一番商讨后,二人达成协定。随着号令发出,大军齐发,黄沙漫天,马蹄声碎,军旗烈烈作响,士兵们步伐坚定,稳步朝正阳关推进,气势震天。 周武将军回城后,神色凝重,迅速召集众将。议事厅里气氛压抑,周武来回踱步,沉声道:“藩王此次退兵,必有蹊跷,我等务必严加防范!稍有差池,正阳关危在旦夕!” “末将愿去城外侦察!”侯将军抱拳请命,声音洪亮。 “好!沿途多布置绊马索、滚石机关,五里设一处暗哨,务必保证消息畅通、补给安全。”周武拍了拍侯将军肩膀,眼神满是信任。 侯将军领命而去,在峡谷山丘间谨慎窥探。突然,一名斥候跌撞跑来,脸色煞白:“侯将军,大事不好!前方发现吴国兵马!” 侯将军猛地转身,眼神一凛:“什么?不是藩王人马?领军是谁?” 斥候喘着粗气:“是刘田将军,军旗上‘刘’字醒目。” 侯将军心中一沉,暗忖:莫非藩王与吴国合兵了?如今两国来犯,正阳关悬了!抬眼望去,两国兵马如潮水涌来,大兵压境。 侯将军大惊,果断下令:“速速回城!无令不得触发机关暗器,全员撤回!违令者斩!”说罢,一马当先,率众人疾奔回城,马蹄扬起尘土。 城中,周武见侯将军慌张冲进,忙迎上去:“发生何事?为何如此匆忙?” 侯将军气喘吁吁:“将军,吴国与藩王合兵进犯正阳关,此关危在旦夕,快准备御敌!” 周武脸色骤变,这时又有斥候来报:“邳州将王、刘田及藩王重兵从三面包抄,距此不足八十里!” 周武一怔,旋即下令:“立刻御敌!弓弩手登城楼,架好强弓硬弩;滚木、礌石搬至城楼边;工匠调试好炮灰!”众将迅速行动,城楼上一片忙碌。同时,周武修书一封,派信使快马送往京师求援。 王猛与吴国大军行至山间,突然“轰隆”一声,触发多处机关。刀斧呼啸、巨石滚落,士兵们惊恐呼喊,阵脚大乱。 “稳住!听我命令!”刘田骑马大声呼喊,挥舞长剑,剑上寒光似在宣告不屈。 待前方平静,斥候来报:“中路遇埋伏和破竹机关,无敌军把守。” 刘田皱眉思索,下令:“放慢脚步,稳步前行,仔细勘察,减少伤亡。”众人领命,小心前进。 距城不足五十里时,刘田挥手:“安营扎寨,派机灵斥候和细作打探。营地设拒马、陷阱,加强巡逻。”众人依令行事。 刘田召集众将入营帐,问:“此次与藩王合兵,诸位有何看法?” 张华抱拳上前,忧虑道:“将军,合兵太过突然。陈国国力衰微,皇帝怎会主动挑衅?使臣被杀,或许是遭人陷害。我与赵韬交好,据我所知,陈国皇帝并非昏庸之人,当年赵韬全家被卷入梨花庄血案,惨遭灭门,皇帝却一无所知,致其逃亡吴国。若皇帝知情,定会彻查翻案,可至今毫无消息,国内还传言赵韬是乱臣贼子,所以皇帝可能并不知情,即便知晓也无力干预。” 刘田听后,缓缓坐下,沉思道:“你所言有理。可两国使臣皆被刺,若不是陈国皇帝,又是谁有此胆量?” 张华道:“不管幕后黑手是谁,贸然攻陈恐结仇怨。两国本有姻亲,若因误会兴兵,陈国皇帝被冤枉,那就冤上加冤了。依末将之见,先按兵不动,施反间计,派些人混入城中散布谣言,扰乱其军心,再看局势发展。” 刘田点头:“张将军所言极是。只是不知赵韬身在何处,若他在城中,或许能提供关键线索。” 张华说:“赵韬突围后音信全无,不过若他在正阳关,见我军旗帜,念及旧情定会相见。” 刘田眼神一亮:“将大旗竖于关边,设下暗哨,有人靠近立刻来报。”张华领命而去。 藩王大军兵分两路杀向正阳关。行至山脚,藩王身着玄色披风,嘴角上扬,露出狠厉笑意,勒马对凌云说:“此处险要,在此扎营,包围城池,断陈国补给,营寨扎牢固,多挖壕沟。” 正说着,斥候来报:“刘田兵马中路停进,营地竖起大旗。” 藩王捻须眯眼,神色阴沉:“这刘田想干什么?此时停兵,莫非要放陈国一马?不管他,我军继续推进。陈国杀我使臣,此仇必报!与刘田合兵,既能防他捣乱,也能让陈国知道我们同战线。传令,大军前进!” 凌云抱拳谏言:“将军,我军不可倾巢而出。若刘田与陈国有勾结,我军贸然前进,恐腹背受敌。不如留两万精锐,由我统领牵制刘田。” 藩王皱眉思索后道:“有理。留下大将和精锐,监视刘田。若他齐心攻城则罢,若有二心,全力阻止。”言罢,催马继续向正阳关进发。 大战一触即发,风云变幻之际, 且看后事如何,下回分解。喜欢谍影护龙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谍影护龙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