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城中的众人几乎见不到楚宁的身影,就连开凿锥子山这么重要的事情,都被他暂时交给了唐万与棋胜去组织。 只有在冶炼工坊与扩建的墨甲工坊选址时,他路过几次面,敲定最后的提案,将地方定在了曾今折冲府的旧址上,然后就又匆匆消失。 没有人知道这些日子小侯爷到底在干什么,但幸好城中一切都是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并未出现什么差池。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正月初八。 天色刚刚放亮,一队全副武装的人马就出了鱼龙城的北门。 他们站在城门前,回头看了一眼这座已有三百年历史的城楼,似有感慨。 “怎么,舍不得走了?”孙堪斜眼瞟了一眼驻足的同伴,眉头一挑,出言调侃道。 那位老者身材相比于众人略微消瘦,却高出不少,已近七尺,背负一把烈弓,正是让蚩辽人闻风丧胆的天谶级墨甲造物,龙弦弓。 老人名叫祝时,修为虽然只有五境,在众人之中算是末流,可眼力极好,若真的算起军功来,应当是众人之中杀敌最多者。 这些,虽然让孙堪等人不服,但也称不上嫉妒。 真正让众人对他愤愤不平的是,他是一群老卒中唯一一位在鱼龙城成家立业的。 膝下孕有三子,孙辈男女加在一起更是足足十四人,其中半数如今都在新军营中训练。 相比于孙堪这些孑然一身者,他是要多出些牵挂的。 但面对众人的调侃,他却冷哼一声:“我倒是想留在这里,可你们这些老匹夫,若是没了老子,能活着回来吗?” “别忘了老子这把龙弦弓,救过你们多少次狗命!” 这话放在以前,孙堪还当真没有底气去反驳,毕竟龙弦弓这样的大杀器,对于几十人左右的遭遇战而言,确实拥有左右战局的能力。 可现在,孙堪却拍了拍自己的右臂,伴随着阵阵沉闷的声响,他仰起头道:“老祝,你可甭得意。” “有了小侯爷送的这条手臂,别说那些个妖兽,就是遇见了蚩辽人的将屠。老子也有信心打上一场,这一次谁的军功多,可就不好说了!” “哼。那就手底下见真章了。”祝时这般说罢,一拉缰绳,便调转了马头。 “不再多看看?”孙堪眯眼问道。 “不看了,儿孙自有儿孙福。”祝时摇了摇头,双眉下沉:“而我们这些棺材板要做的,就是让娃子们能有命去享这个福!” …… 一行人驾马而行,很快便到了白马林。 “老孙,咱们这是直接去盘龙关?”有人问道。 “不急,小邓将军传了信来,说是雍州那边有义商筹集了大批军资,运送的车队已经快到褚州,这一路上匪盗横行,让我们去接应一番,与他们一同前往盘龙关,也算有个照应。”孙堪应道。 “唉,这朝廷也不知道怎么想的,送个军资都要偷偷摸摸,难不成是害怕我们造反不成?”那人闻言,有些愤愤不平。 “唉,但愿小侯爷的商道能快些挖通,这样盘龙关就有救。”孙堪也叹了口气。 “说起小侯爷,老孙,我们就这么走了,不给小侯爷打个招呼是不是不太好?”祝时忽然问道。 “别打招呼了,小侯爷还在气头上了,你没看这些天,小侯爷都不见我们的吗?”又有一人出言说道。 “不可胡说!鱼龙城诸事繁忙,小侯爷自然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更何况我们这个时候走本就有违臣主之道,小侯爷愿意放行,已经是格外开恩!”孙堪神情顿时肃穆起来。 那人被说得有些羞愧,小声道:“我倒也不是埋怨小侯爷,只是这一去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没法好好跟小侯爷告个别,总觉得心头不舒坦。” 他的这番话,倒是说出了众人的心声,众人的脸色也皆是一黯。 “既然要道别,那诸位爷爷为何不辞而别?”而就在这时,一道清澈的声音忽然从前方传来。 孙堪等人闻声抬头看去,却见白马林的入口处不知何时出现了一大群人影,而为首之人一袭青衫,面带笑容,缓步而来。 正是楚宁。 “小侯爷!?”一见楚宁孙堪等人先是一惊,旋即赶忙翻身下马,快步迎了上去,就要跪下。 楚宁见状赶忙伸手扶起了众人,一脸不悦道:“我与诸位说了多少次,你们都是看着楚宁长大的,这样的大礼,万万不可。” 孙堪等人闻言心头一暖,连连点头,旋即又回过神来,看向楚宁问道:“小侯爷你怎么来了?” “昨日皑皑见到你们在收拾行李,我便猜到你们今日要走,便在此处等着,一来是为诸位爷爷送行,二来也是有些东西要交给你们。”楚宁笑道,回头看了看身后。 便有十余人的队伍从人群中走出,每人手上都抱着一个半人高的木匣。 他们来到了楚宁身后,在楚宁的示意下打开了木匣。 只见里面皆装着一件手臂形状的黑色墨甲,内里镂空,表面各种元件相互咬合,工艺极为复杂。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是……”一见此物众人皆脸色一变。 “这就是之前我与孙爷爷说过的【补天】墨甲的改良型,能够给正常人装配的【裂颅】。” “可以增幅力量,补充灵力,每一个我都安放了一枚中品灵石,正常情况下,足够一年使用。” 楚宁说到这里,神情有些羞愧:“按理来说,应该给诸位每人都配备两副,但以来时间有限,二来制造此物的原料着实难以购买,玉桂商会几乎清空了褚州市面上所有的青纹铜,才勉强筹齐。” “不过你们放心,等到山道打通,我会想办法将剩下的给爷爷们补上。” 而听闻这话的孙堪更是心头一颤,他抬头看向楚宁,却见少年的眼眶发黑,虽然强打着精神,可眉宇间的倦意依然浓郁,他顿时明白了这几日楚宁为何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他神情动容,颤声道:“我等老迈昏庸,怎值得小侯爷如此作践自己……” “鱼龙城又正值用钱之际,这十多副墨甲耗费巨大,岂不是会影响……” “孙爷爷!”楚宁却神情严肃的打断了老人:“盘龙关的战事不是一家之私,他关系着整个北境的未来,当然也包括我们鱼龙城。” “你们为了鱼龙城而战,鱼龙城理应倾囊相助!” 楚宁说罢,退后一步,言道:“来人,给诸位将军着甲!” 此言一落,人群中便有数十位少年少女走出,而这些人,正是孙堪等人在这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亲自调教出来的黑甲军新兵。 他们来到了老人们的身旁,取出木匣中的墨甲,相互配合着将之穿戴到了他们的手臂上。 整个过程老人们都神情动容,目光慈爱的看着身旁的孩子们。 “阿爷,你先去盘龙关,孙儿日后一定好生修炼,到时候孙儿带着阿弟阿妹一起来寻阿爷,咱们爷孙一起上阵杀敌,把那些蚩辽蛮子彻底赶回北方!”祝时的身旁,一位十八九岁的少年这样说道。 那是他的大孙子,祝尧。 祝时红着眼眶,有些说不出话来,只是连连点头。 很快墨甲穿戴完毕,楚宁则亲自牵马,引众人上马。 而后,他退开数步,与前来送行的鱼龙城众人一道郑重朝着孙堪一行人拱手行礼,朗声说道。 “前路虽远,终有尽时。” “冬雪虽隆,终有春来。” “诸位将军只管上阵杀敌,城中诸事勿需挂怀。” “只待诸位凯旋,我当率城中百姓,百里相迎!” 孙堪等人纷纷上马还礼,旋即亦不在多言策马扬鞭。 楚宁带着鱼龙城的众人站在原地,目送着他们一行人渐渐远去的背影。 “风……” “风!”可就在这时,一个突兀的声音忽然从人群中响起。 稚嫩、沙哑,歇斯底里。 是个只有十来岁的孩童,他正涨红了脸,握紧了拳头,在那时用尽浑身气力的吼着。 “大风摧玄甲!隆雪没金刀!” 楚宁回头看向那孩子,他认出了他。 他叫马顺。 他唱着的是,他阿爹曾教给他的——玄甲破阵曲。 “马衔寒铁来,旗卷荒草高!” “埋我父兄处,夜夜闻吹角!” 他的声音愈发嘶哑,词也字字不曾落在调上。 但…… 他的歌声却在那时显得格外动听。 于是众人仿佛心有所感,皆在那时应着他的拍子,齐声唱道。 “此去黄泉路,犹唱玄甲谣。” “魂兮作汝甲,骨兮作汝矛!” “百战君莫怕,旧坟生新刀。” “但有后来人,终可踏天骄!” 那悠远的歌声响起,策马疾驰的老人终是不由得拉缰驻马,他回头看向身后。 那时隆冬之后,第一缕春光透过云层照下,映照在那些孩子们红红的脸颊与眼眶上。 他看着这一幕,忽然释然一笑。 有子如此,天下岂有亡乎之理。 念及此处,他一扫心头阴霾,再无犹豫,策马而去……喜欢登天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登天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