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13章 传国玉玺(特鸣谢书友 2021…3214 的月票!)
在李延厚的讲述之下,卫风等人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李延厚的长子李明嗣今年已十八岁,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一个多月前,他相中了离李家村百多里远的一个回鹘部落的首领之女,然而回鹘首领却不大看得起李家,认为只是个外来村落,不同意这门婚事。
李明嗣年青稚嫩,一急之下,乃将家族来历全盘告知了首领之女,并称有祖传的传国玉玺,以此希望得到回鹘部落的重视,同意婚事。
李家的秘密泄露出去之后,很快便传到了回鹘可汗鲁褥乎·景琼的耳中,经一番打探后,知李家村只是个四五千人的大村落,可战之人男女齐上至多也只二千余人,于是派了五千兵马前来抢夺传国玉玺。
眼见村落即将被攻陷,恰好遇到卫风等人路过此地。
卫风听罢大喜,传国玉玺自后唐灭亡、皇室自焚后,失落已四十年,自己等人若是能将传国玉玺带回去交给皇帝柴宗训,岂不是大功一件?
中华用印信来表示信用,始于周朝。
到了秦朝,才有玺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玺,臣民所用只能称为印。根据汉代的记载,皇帝有六玺: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六玺的用途都不同,由符节令丞掌管。
然而,传国玉玺不在这六玺之内,因为这個玉玺是用来代表正统的,所谓“真命天子”必须拥有这个玉玺。
传国玉玺由“和氏璧”经能工巧匠制成,这块宝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
据记载,这和氏璧置于暗处,自然发光:置于座间,冬月则暖,可以代炉:夏月则凉,蚊蝇不入;还能却尘埃、辟邪魅。
传国玉玺由秦始皇所铸,是君权神授的象征,秦朝之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传国玉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王莽篡汉时,来到太后姑姑的寝宫索要玉玺,太后痛骂王莽。于是王莽在寝宫和姑妈抢玉玺,姑妈一气之下将玉玺摔在地上,摔掉了一个角。于是王莽命人用黄金把缺角镶齐,这就是金镶玉的由来。
汉光武帝刘秀光复汉室,在洛阳皇宫得到传国玉玺。就这样,玉玺在东汉皇帝手中传承着。
公元266年,司马炎取代了曹氏天下,建立晋朝,传国玉玺流到司马家族。此后传国玉玺经历了南北朝的四国更迭,公元548年,梁武帝时期,大将侯景反叛,夺得玉玺。但不久后便兵败而亡。部下将玉玺投入寺庙的水井之中,后来被一位僧人拾得。僧人弟子将玉玺献给陈武帝。
公元589年,杨坚灭陈,统一全国。玉玺便到了他的手里。
公元630年,唐太宗李世民派大将讨伐突厥,同年隋炀帝皇后萧氏携孙子投降大唐,并交出玉玺。从此玉玺到了李唐王室手中。
四代时期,天下格局混乱,后唐废帝李从珂无力抵挡石敬瑭与大辽军队的进攻,于是携传国玉玺登玄武楼自焚而死,后唐灭亡。玉玺从此消失。
关于传国玉玺的去向,在柴宗训前世大致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秦始皇如此爱和氏璧,玉玺肯定在秦始皇墓葬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