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做好了。” 徐行全程没有发表意见,老伍头捧着药丸都有些不自信了。 “嗯,倒挺熟练的… …” 老伍头嘴角刚要上扬,只听见徐行立马补了一句: “不过手法上依旧普通的很。” “… …” 看着对方那求知若渴的眼神。 他总不好真的啥都不教吧? 毕竟人家搁这儿忙前忙后的… … “暂时和你解释不通,等你明天把几种化积丹都实验完有些体会后,我再教你其中区别吧… …” 老伍头顿时眼前一亮。 转而对着桌上还冒着热气的附子理中丸问道: “那这些药丸… …” “嗯,这些暂时先放这儿吧。” 徐行也不遮掩,直接告诉他自己的想法: “我对这方丸剂的用法有些其他思路,或许可以用在经脉的蕴养上,呃… …等我有啥结论后再和你说吧… …” 老伍头忙不迭的点头,然后非常有眼力见的退出偏殿。 … … 捏着一颗宛如麦丽素般的大蜜丸。 徐行犹豫了片刻后,还是一口吞服而下。 克制住真气的运行立马进入内视状态。 随着蜜丸入腹。 他只觉着自己的嘴巴越来越干,胃部隐隐都有些燥热。 这明显是药物开始发挥作用了! 但以他的身体状态,怎么可能有阳虚的症状? 于是乎。 这种燥热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强烈。 甚至隐隐有些搁大中午太阳下打坐的感觉! 依旧强行抑制真气的运行。 这股燥热顺着他的经络逐渐蔓延全身,全身的毛孔都忍不住开始排出汗珠了。 徐行明白。 这是由于阳亢过甚、阴阳失调带来的必然后果。 随着这股燥热流转全身又返回丹田后。 他全身的真气都跟着开始躁动。 咬了咬牙。 放开控制,根据周天循环运行真气。 哪成想,真气刚一接触到这股热气。 立马像是打了兴奋剂似的。 裹挟着真气在他的经脉中疯狂乱窜! 这是之前从未有过的体验! 徐行立马稳住心神,想要加以控制。 可他无奈的发现… … 这特么的似乎完全不受控制?! 徐行顿时急了。 这要是真气逆行,他的经脉必将受损! 既然堵不如疏的话… … 他立马想到一个更好的办法: 那便是放开控制流速。 只依靠封堵关键俞穴的方法。 使真气按照自己的意愿,沿着正确的经脉流转。 … … 他就像是控制着无数水龙头开关似的。 引导着高速运行的真气不断完成着循环。 所有真气在通过中脉返回下丹田时,任督二脉的压迫感又强烈了几分。 本来按道理来说。 任督二脉才是真气运行的最便捷、最快速的通道。 可无奈这两条经脉天生被堵住。 真气只得绕过这两条经脉从周围的经脉汇入丹田。 可是! 随着真气的流速陡然加快,这就像是水压不断提高一般。 原本的经脉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药效的持续作用。 这种压力越来越高! 那如果原本的经脉承受不了这种压力怎么办?! 那便是这不可避免的推动着冲破任督二脉的淤堵! 这就像是高压水枪冲洗下水道一般! 当然… … 这是最理想的状态。 还有另外一种可能… .. 那便是任督二脉在还没冲破之前,十二经脉便承受不了这种压力。 而寸寸碎裂,从此成为一个废人!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药效过了的缘故。 这股热流随着徐行的引导,逐渐熄灭下来。 真气的流速也慢慢趋于平缓。 徐行明白,这枚附子理中丸的功效也就这样了… … 这种程度的冲击。 虽然有些许效果,不过也就那样。 自己的经脉强度不是一般人能比拟的,自然没那么容易爆裂。 但反过来说。 开任督二脉的难度也要难上几个级别… … 徐行捏着一颗附子理中丸。 若有所思道: “除非这玩意儿的药效再强上几倍才行。” 好几颗一起叠加是不可能叠加的。 这是他在研究爆火符时就明白的道理… … “看样子确实可以由这方面入手,先行改良一番附子理中丸的炮制手法!” 对于这个,他还是蛮期待的。 毕竟现在的这些附子理中丸都是老伍头炮制的。 自己还没往里面灌注真气不是?! 至于副作用… … 这颗附子理中丸倒是没让他产生什么不适之感。 毕竟火神派之所以能在不损伤人体的前提下,大量使用附子救阳。 还是因为做到了阴阳平衡关系而已。 当然,对于一般的大夫而言。 这一点极难把握,随着一辈子都计算不了这个量。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可对于徐行来说。 就有些稀疏平常了… … 在刚刚真气运行之际,那些热气已然消耗殆尽。 重新维持了身体的平衡。 自然也不会有啥副作用了… … 不过刚刚贸然催动丹田。 导致真气乱窜的情景,还是让他有些警醒: “看样子附子这玩意儿不能乱服用啊,即便是服用也不能随便运行真气!” 徐行都能想到。 一旦三齐这种好不容易快开一脉的选手,要是在运气时误服了附子的话。 将会出现何种无法挽回的状况! 经脉爆裂可不是外伤导致的断裂。 那就相当于蚯蚓横着切和竖着劈的区别… … 到时候就不是针灸能救的回来的了。 “也不知道什么办法可以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额?!” 徐行双目一瞪。 突然想到道门修行中一种饮食禁忌。 那便是五辛! 其实无论是道门还是佛家,都有类似的禁忌。 可这却不是大家普遍认为的: 食五辛导致欲念呐、或者口中有味道而显得不敬。 其实《黄帝内经》中早就给出答案了: “黄帝曰: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何也?” “少俞曰:辛入于胃,其气走于上焦,上焦者,受气而营诸阳者也,姜韭之气熏之,营卫之气,不时受之,久留心下,故洞心。辛与气俱行,故辛入而与汗俱出。” … … 啥意思呢,简单来讲就是五辛有散气之功效! 而修道之人修的是啥? 修的不就是一口气么,所以当然不能吃五辛了… … … … … … ———————————————喜欢大隐隐于市,道观值三亿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隐隐于市,道观值三亿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