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刺史张允年,这一夜,感觉自己,像是从鬼门关前,走了一遭。 当那喊杀声,从城外的枫桥驿站传来,当那冲天的火光,将半个夜空都映红时。 他,这位苏州府的最高行政长官,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派兵救援,也不是查明真相。 而是将自己,死死地,反锁在了刺史府的后堂之内,对着满天的神佛,疯狂地祈祷。 他,在害怕。 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入骨髓的恐惧,攫住了他的心脏。 他不怕那些所谓的“江匪”。 他怕的,是,那两个,正在他这小小的苏州府,进行着神仙打架的…李氏皇子! 一开始,晋王殿下驾到。雷霆手段,血洗江南,让他夜不能寐。他只能,战战兢兢地,选择屈服,当好晋王殿下手中,那把指哪咬哪的狗腿子。 可还没等他,将这“新主子”伺候明白。 太子殿下,又来了。 那位在传说中,更加深不可测,更加喜怒无常的储君。 在枫桥驿站,当着数千百姓的面,用一句“大唐的官,为何要认前隋的契”,就将他张允年,打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他以为,自己死定了。 可现在,竟然有人敢去围攻太子?! 而且,看这架势,分明是数千人的精锐部队! 张允年的脑子,嗡嗡作响。 他知道,这苏州城,要变天了。 不,是整个江南,整个大唐的天,都要变了! 这是,在逼宫!是在谋逆! 他,该怎么办? 出兵,去救太子? 那就等于,彻底得罪了,那只隐藏在幕后,连太子都敢杀的,看不见的黑手! 他,和他的一家老小,明天可能就会横尸街头。 可若是不救…… 万一,太子没死呢? 以那位殿下,那睚眦必报的性格,他张允年,这个“见死不救”的封疆大吏,其下场,只会比死,还要凄惨一万倍! 就在张允年,在这两难的绝境之中,备受煎熬,几乎要精神崩溃之时。 驿站方向的喊杀声,渐渐地,平息了下去。 取而代之的,是,另一股,更加庞大,更加嘈杂,如同山呼海啸般的……人声! “保护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张允年,颤抖着,推开了窗户。 他看到,在东方的天际,那冲天的火光之下。 无数的,举着火把的百姓,如同江河汇入大海一般,从四面八方,涌向了,那个小小的枫桥驿站! 那汇聚起来的火光,竟将整个阳澄湖,都照得,亮如白昼! 民心…… 这就是民心吗? 张允年,呆呆地看着这一幕,口中喃喃自语。 他,读了一辈子圣贤书,做了一辈子官。 却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直观地,感受到这两个字,所蕴含的,那足以改天换地的恐怖力量! 他知道,不用再选了。 或者说,是这滔天的民意,替他做出了选择。 第二日,天刚亮。 一夜未眠,双眼布满血丝的张允年,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亲自带领着苏州府衙,所有的大小官吏。 抬着,早已准备好的,猪羊、美酒、和大量的金疮药、布匹。 浩浩荡荡地,前往枫桥驿站,去“慰问”与“请罪”。 当他,抵达驿站时。 被眼前的景象,彻底惊呆了。 整个驿站,已经变成了一片焦土。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得,令人作呕的血腥味。 数不清的,黑衣人的尸体,被堆积在空地上,形成了一座座小山。 而更多的,是那些自发前来的百姓。 他们,有的在帮助东宫的士兵,清理战场;有的,在为受伤的卫率,包扎伤口;更有一些妇人,在临时搭建起来的灶台边,为那些守了一夜的官兵和乡亲,熬着热腾腾的米粥。 整个场面,虽然惨烈,却又在一种奇异的,军民一心的氛围中,显得井然有序。 而在那,被烧得只剩下半边屋檐的,主屋门口。 太子李承乾,就那么,随意地,坐在一个石阶上。 他的身上,还穿着那件,早已被鲜血和泥水,染得看不出本来颜色的常服。 手中,正端着一碗,百姓们送来的米粥,小口小口地喝着。 阳光,照在太子的脸上。 那张英俊的脸上,带着一丝,激战过后的疲惫,但那双眼睛,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要明亮。 他看起来,不像一个,刚刚经历了一场生死血战的储君。 倒像一个,刚刚打赢了一场,普通村头械斗的村霸。 但就是这股,与他身份,截然不符的“地气”,却让张允年,感到了一阵,发自灵魂的敬畏。 “罪……罪臣张允年,叩见太子殿下!” 张允年,再也没有了半分犹豫,“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重重地磕了下去。 “臣,治下不严,致使有江匪作乱,惊扰殿下圣驾!臣,罪该万死!请殿下,降罪!”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承乾,缓缓喝完最后一口粥。 他将碗,递给身旁的武顺,才慢悠悠地,站起身。 他走到张允年的面前,没有让他起来。 “张刺史。” “你,可知罪?” “臣……臣知罪!”张允年,磕头如捣蒜。 “哦?你有何罪?”李承乾的语气,依旧平淡。 “臣……臣,失察之罪!未能,提前发现匪患……” “不。”李承乾,摇了摇头。 “这不是,你真正的罪。” 李承乾的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寒芒。 “你,真正的罪,在于……” “——在其位,不谋其政。见危局,而首鼠两端!” “当孤与江南百姓,被数千乱匪,围困于此,生死一线之时!你这个,手握苏州数千府兵的刺史,却将自己,反锁于府衙之内,坐视不理!” “张允年,孤问你!”李承乾的声音,陡然转厉,“若今夜,孤真的死于此地。你,又当如何?是会上奏陛下,说孤,不幸,死于‘匪乱’?还是,会立刻去向那幕后之人,摇尾乞怜,献上你的忠心?” 张允年,瘫在地上,浑身抖如筛糠。 自己所有的心思,都被这位太子殿下,看得一清二楚。 “殿下……殿下饶命……臣……臣,再也不敢了……” 李承乾,冷冷地,看着他。 良久,才缓缓说道: “……起来吧。” “死罪,可免。” “但,活罪难逃。” “从今日起,你这个苏州刺史,便给孤,兼职当一个……后勤总管吧。” “用最短的时间,将整个苏州府,所有的粮草、药材、工匠,都给孤,调集起来!” “为那些,在今夜,为了救孤,而死伤的百姓,修建最好的义庄和陵园!” “为所有,参与了‘勤王’百姓,免费发放,过冬的衣物和来年的耕牛!” “孤,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流血流汗者,必有其赏!” “至于……”李承乾的目光,望向了北方,长安的方向,眼中杀机,一闪而过。 “……那些,真正该死的人。” “孤,会亲自,去取他们的项上人头。” 李承乾对身后的上官仪,下达了命令。 “上官主簿。” “臣在。” “拟奏疏。” “将昨夜之事,原原本本,一字不差地,写下来。” “再附上口供。” “八百里加急,送往长安!” “孤要亲自问一问,那位劳苦功高的陈国公。” “这便是他们,送给孤的‘惊喜’吗?!”喜欢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