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馆内,气氛压抑。 新成立的东宫“三司”核心成员,正在进行他们的第一次正式会议。 会议的议题,只有一个——如何对清河崔氏,进行“回报”。 “殿下,”新任执行司司长李纲,首先开口,他面带忧色,“崔氏,乃是海内望族,士林领袖。其家族子弟,在朝中担任要职者,不下数十人。” “若无确凿的谋逆铁证,而贸然对其进行打击,恐怕……会引得朝野震动,天下士子之心,都会因此而离散。还请殿下,三思。” 李纲虽然已经臣服于太子的“大道”,但骨子里,依旧是一个稳健的派。他不希望太子因为一时的愤怒,而采取过于激进的手段,从而破坏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大局。 “李师所言,确是老成之言。”一旁的参谋司司长马周,也点头附和,“崔氏,如同一棵百年大树,根深蒂固。直接砍断主干,会引发巨大的动荡。” “臣以为,当如庖丁解牛,先从其枝叶入手,慢慢剪除其羽翼,待其孤立无援之时,再行雷霆一击。” 听着两位“文臣”的建议,李承乾不置可否。 他没有说话,只是将目光,投向了站在阴影里的内卫司副统领。 “称心。” “属下在。”称心向前一步,声音冰冷。 “孤让你查的东西,查到了吗?” “回禀殿下,幸不辱命。” 称心从怀中,取出一卷厚厚的卷宗,双手呈上。 那卷宗,是用黑色的封皮包裹的,上面没有任何字迹,却透着一股不祥的气息。 “此乃……《清河崔氏罪行录》是这几日遍查京兆府、大理寺、御史台之陈年旧档,并结合对崔氏内部人员的‘审问’,汇编而成。” 李承乾接过卷宗,甚至没有打开,便直接将其,扔在了李纲和马周面前的桌案上。 “两位爱卿,先看看这个,再说吧。” 李纲和马周疑惑地对视一眼,随即,一同展开了那卷黑色的卷宗。 只看了一眼,两位以冷静和沉稳着称的大臣,脸色,瞬间就变了! 这哪里是什么卷宗? 这分明是一本,用鲜血和人命写成的地狱账本! 账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自大唐立国以来,清河崔氏一族,犯下的桩桩件件,令人发指的罪行! 其一,为“侵占”之罪! ——贞观二年,以“投献”为名,兼并关中良田三千顷,致使数百户自耕农,沦为流民。 ——贞观四年,于洛阳,强买漕运码头,垄断漕运生意,凡过往商船,皆需缴纳重利,稍有不从,便沉船江中。 ——贞观七年,勾结地方官吏,伪造地契,将数座本属于朝廷的矿山,划为私产,盗采金银,中饱私囊。 其二,为“枉法”之罪! ——崔氏子弟崔元德,于平康坊,当街纵马,踩死平民,仅以“赔偿十贯”了事。 ——崔氏旁支,为争家产,毒杀主母,人证物证俱在,却被时任京兆尹的崔氏门生,强行压下,不了了之。 ——科举场上,崔氏子弟,多次行贿主考官,窃取考题,冒名顶替,致使无数寒门士子,十年苦读,付诸东流。 其三,为“通敌”之罪! 这一条,让李纲和马周,看得浑身冰凉,头皮发麻! 账本上,赫然记录着! ——渭水之盟前夕,崔氏,曾秘密派人,与突厥颉利可汗的使者,有过接触! 他们,竟向突厥人,许诺提供粮草,以换取突厥大军在攻破长安之后,保全他们崔氏一族的地位与财产! 虽然,因为李世民的强势应对,这桩交易最终未能达成。 但其心可诛!其罪当灭! “这……这……这……” 李纲看着那一条条记录,每一条下面,都附有详细的人证、物证、乃至……涉案官员的供词。 连他捧着卷宗的手,都在剧烈地颤抖。 脸上的血色,褪得一干二净。 他引以为傲的“士林领袖”,他一直认为需要“慎重对待”的海内望族,原来……原来竟是一群早已烂到了骨子里的,窃国之贼!国之巨蠹! 马周的脸色,也同样难看到了极点。 他猛地站起身,对着李承乾,重重一拜,声音因为愤怒而颤抖: “殿下!臣,有罪!臣,鼠目寸光!” “此等国贼,早已非我大唐之臣民!若不将其连根拔起,我大唐,危矣!” “臣,收回方才之言!请殿下,即刻下令,将此獠,满门抄斩,以儆效尤!” 李承乾看着两位大臣那义愤填膺的模样,神情依旧平静。 他缓缓说道:“孤,若将此账本,直接呈于父皇面前。父皇,会如何做?” 马周不假思索地答道:“陛下必将震怒!而后,下令三司会审,将崔氏主犯,一一问斩!” “然后呢?”李承乾反问道。 “然后?”马周一愣。 “然后,”李承乾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嘲讽,“然后,父皇会为了‘安抚’天下士林之心,对那些涉案不深的崔氏旁支,以及那些与崔氏有牵连的官员,从轻发落,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终,清河崔氏,会元气大伤,但绝不会死。” “用不了十年,他们,便会借着盘根错节的人脉,死灰复燃。而我们,则会因为这次的‘大案’,而彻底站到天下所有世家的对立面,举步维艰。” “这,不是孤想要的。” 李纲和马周,都沉默了。 李世民,是一位伟大的君主,但也是一个精于权衡的政治家。 他需要世家,来为他点缀太平,治理地方。 会打压,但绝不会,彻底地,将他们一次性全部消灭。 “那……依殿下之见,该当如何?”马周虚心求教。 李承乾缓缓站起身,走到那幅巨大的舆图前。 他的手指,没有点在长安,也没有点在清河崔氏的祖地。 而是,点在了遥远的,东北方向。 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地方。 “高句丽。” “殿下?”众人皆是不解。 李承乾转过身,眼中,闪烁着如同猎鹰般,锐利而又疯狂的光芒。 “孤,不打算告状。” “孤,要给清河崔氏,送上一份……天大的富贵!” 他看着一脸茫然的众人,缓缓说出了自己那个足以让魔鬼都为之战栗的计划。 “马周。” “臣在!” “你,以参谋司的名义,立刻起草一份奏疏,呈于父皇。” “就说,我大唐国库,因兴修水利、改革盐法,而日益充盈。兵强马壮,士气高昂。而高句丽,近年来,屡犯我辽东边境,杀我子民,辱我天威。此等蛮夷,不教而诛!” “故而,恳请父皇,恩准东宫,自筹钱粮,自建一军,命名为‘东征先锋营’,由孤,亲自挂帅,先行出征,为陛下……扫平辽东,以扬我大唐国威!” “什么?!” 李纲和马周,同时失声惊呼! 殿下……殿下这是要做什么? 竟然要主动请缨,去打高句丽?! “而这支‘东征先锋营’的钱粮,从何而来呢?” 李承乾的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微笑,目光落在了崔仁师的名字上。 “自然是,要靠我大唐的‘忠臣义士’,来鼎力支持了。” “称心。” “属下在。” “你,亲自去一趟崔府。”李承乾将那本黑色的《罪行录》,递给了他。 “把这份‘账本’,给崔仁师,好好地看一看。” “然后,再替孤,问他一句话。” “就问他,孤这支为国出征的‘东征先锋营’,他清河崔氏,是愿意……倾家荡产地,来赞助呢?” “还是,愿意……让孤,拿着这份账本,去面见父皇呢?” “孤相信,崔大人,是个聪明人。” “他会知道,该如何选择。” “是选择破财,保全家族,并博一个‘忠君爱国,毁家纾难’的千古美名。” “还是选择,让整个清河崔氏,都因为那条‘通敌’之罪,而被……满门抄斩,夷灭三族!”喜欢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