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那所谓的 “钦差”,实则是张仁假扮的,他假传圣旨。 因心中有鬼,所以圣旨里谎称圣上染疾,催促薛仁贵进京,薛仁贵不敢耽搁。 只因他一片忠心,没过几日,便来到了长安。 薛仁贵进入光大门,行至成亲王李道宗府前,即有一群王府指挥上前迎接,将他邀进府中。 薛仁贵浑然不知这是一场阴谋,径直来到府殿,与那假钦差一同朝见王爷,口中称 “千岁”。 王爷李道宗见他到来,心中暗喜,脸上满是笑容,吩咐内监准备酒席,将薛仁贵邀入宫中,说道: “平辽王在山西镇守,甚是辛苦,朝廷一直记挂着你,孤家也无日不思念。今日你来到京城,孤家特备薄酒,为平辽王接风洗尘。” 薛仁贵推辞道: “承蒙老千岁美意,只是臣尚未面见天子,不敢从命。待见过万岁之后,再来领情。” 王爷假意苦苦相留,薛仁贵却始终不答应。 那假钦差在一旁劝道:“千岁如此相留,平辽王就暂且饮几杯,不必推辞。待下官与你一同去复旨便是。今日天色已晚,明日五更便要朝驾,千岁也要进朝,千岁这番好意,你就暂且留下吧。” 薛仁贵听他这般劝说,信以为真,便上前谢过王爷,然后入席就座。 王爷坐在主位,假钦差与薛仁贵坐在侧席。 薛仁贵告坐后坐下,只见席中笙箫悠扬,灯烛明亮,各种珍馐美味摆满了桌子。太监上前敬酒,假钦差又在一旁极力相劝,薛仁贵杯杯饮尽,盏盏喝干。 殊不知,他喝的是下药的烧酒,味道怪异,难以入口,而王爷和假钦差喝的却是平常的酒,酒壶上都做有记号。 一直喝到三更时分,薛仁贵已醉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倒在地上。 王爷见时机已到,立即传旨:一面撤去筵席,将闲人都赶出外面;然后命人将薛仁贵捆绑起来,准备明日面圣,就说薛仁贵私进长安,闯入王府,意图行刺亲王,如此便可将他置于死地。 张妃在一旁听了,却说道: “此事不妥。倘若朝廷问起,他说自己是奉旨钦召来京的,那我们可就麻烦了,毕竟钦差是假的,圣旨也是假的。说他闯入王府行刺亲王,更是毫无根据。况且朝中鲁国公程咬金与圣上关系最为亲密,秦怀玉、罗通、尉迟宝林、尉迟宝庆等人又与薛仁贵是心腹之交。若他们反过来追究,我们可担当不起。” 王爷听了这话,顿时目瞪口呆,惊慌失措地说道:“坏了坏了!如今这可如何是好?” 张妃道:“如今木已成舟,后悔也来不及了,得赶紧想出一个妙计才行。张仁,你且去想想办法。” 张仁本就想让王爷上当,故意说道:“娘娘果然考虑周全。要是朝廷追究起来,奴才这条狗命就算万剐千刀也心甘情愿,可王爷您金枝玉叶,要是因此遭遇劫难,那就太可惜了。” 李道宗听了,吓得浑身发抖,问道:“依你之见,该怎么办?” 张仁道:“如今事已至此,只能如此这般……” 王爷无可奈何,只得按照张仁的计策行事。 他们将薛仁贵抬进翠云宫,放在郡主的床上。 郡主回来一看,顿时大怒,哭喊道:“父王听信那妖妇之言,竟做出这等丑事,将这等脏水泼在我身上!” 说罢,大哭一场,一头撞在墙上,当场气绝身亡,血流满地。 下人急忙将此事报知王爷,张妃心中暗自欢喜,脸上却装出悲伤的样子。 李道宗见女儿惨死,凄然泪下,咬牙切齿地说道:“都怪薛礼这贼子,害了我女儿,我与他不共戴天!” 王府内忙乱了半夜,李道宗传殿前指挥,将薛仁贵押送到廷尉司审问。 那廷尉司为了讨好王府,对薛仁贵百般拷打,薛仁贵被打得昏迷不醒。 他们还用上了大刑,把锡罐缠在薛仁贵身上,用滚水往里浇,薛仁贵只觉浑身像火烧一般,却依旧昏迷不醒。 正在审问之时,郡王们大多得知了此事。 秦怀玉听报后大惊失色,说道:“反了!反了!从来没见过这般刑法。若要处置,见了朝廷自有国法,怎能私下用刑!” 他吩咐殿前侍卫速速赶到廷尉司,将薛爷放了,不许再用刑。 侍卫领了驸马爷的命令,来到廷尉司传达。廷尉司的人惧怕驸马,只得放了薛仁贵,因此也没得到任何口供。 次日,太宗圣驾坐朝,文武百官朝拜已毕。班中闪出一位亲王皇叔,正是李道宗。 他头戴闹龙冠,身穿黄袍,足蹬乌靴,手持笏板,当胸而立,上前哭奏道: “陛下龙驾在上,老臣有要事冒奏天颜,罪该万死。” 天子李世民问道:“皇叔有何事启奏?” 李道宗声泪俱下地说道: “老臣只生一女,名叫鸾凤。不想昨日薛仁贵私进长安,闯入王府。老臣本以酒相待,他却强逼郡主下嫁,老臣严词回绝。没想到他竟闯入翠云宫,强行逼迫小女。小女立志不从,他竟拿起台上端砚,将小女当场打死。如今小女血流满地,尸首还在翠云宫。” 说罢,亲手将奏本呈上。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子李世民听奏,龙颜大怒,将奏本重重地摔在龙案上,暴跳如雷地说道: “这逆贼竟做出如此不法之事,擅自私离镇守之地,私进长安,闯入王府,还打死了御妹。寡人若不斩这贼子,如何能彰显国法!” 说罢,怒发冲冠,喝叫指挥将逆贼绑出法场枭首,回来缴旨。 指挥领旨,径直来到廷尉司,将薛仁贵绑缚得结结实实,押进朝门。此时的薛仁贵依旧昏迷不醒。 众臣子一见这阵势,哪里知道其中的曲折缘由,不知道薛仁贵究竟犯了何事,让皇上如此大怒,要立刻将他斩首。 其中尉迟宝林兄弟等人,犹如五雷轰顶,心痛如乱箭攒心。 他们看看皇上,却又不敢上前保奏。 程咬金见陛下大发雷霆,也一时不敢贸然救他。 只见薛仁贵被推出午门,往法场而去。 程咬金见状,连忙闪出班来,大喊:“刀下留人!” 午门前的指挥回头一看,见是鲁国公前来保救,只得停住脚步。 程咬金连忙跪下,说道: “陛下在上,仁贵究竟犯了何事,让龙颜如此大怒,要将他处斩?” 皇上便将此事的来龙去脉详细说了一遍,然后问道:“王兄,你说他该斩不该斩?” 程咬金道:“万岁还要仔细审问,不可轻易斩杀有功之臣。” 众公爷也纷纷上前俯伏,为薛仁贵保救。 皇上道:“诸位王卿、御侄都在此,你们可去问问他,为何要打死御妹?” 秦怀玉等谢恩后,离开金阶,来到午门,叫道:“大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薛仁贵因被打得浑身是伤,人事不知,只是低着头,被指挥紧紧扯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众公爷也毫无办法,只得回去复旨说:“人已被打坏了,问不出话来。” 皇上哈哈冷笑,说道:“这个十恶不赦的歹徒,斩首都不足以抵罪,王兄还问他做什么?” 程咬金见皇上坚决不肯赦免,便想着先保他进天牢,再另想办法相救,于是又奏道:“他跨海征东有十大功劳,万岁可暂且赦免他一死。” 万岁道:“虽有功劳,朕封他为平辽王,已经算是报答了。今日他因奸情打死御妹,朕恨得咬牙切齿,王兄且退下吧。” 程咬金无奈,只得又说: “陛下念他曾在三江越虎城滩上救驾,又在长安救了殿下,百日之内两次救驾,就暂且将他监入天牢,百日之后再处斩吧。” 皇上听了,这才准奏,说道: “以后不可再奏,若再惹恼寡人,若有人再保奏,一同斩首。” 说罢,传令放绑,将薛仁贵押入天牢。 文武百官谢恩退班,皇上起驾回宫。 成亲王回到府中,将此事告知张妃,说圣上大怒,本要立刻处斩薛仁贵,多亏程老头儿苦苦相救,如今薛仁贵已被押入天牢,百日之后斩首。 张妃听了,流下泪来,说道: “倘若百日之后圣上回心转意,又将他赦免,那可怎么办?如此一来,还是不能报父兄之仇。” 王爷说:“美人不必悲伤,他害死了我女儿,此仇不报非君子。我会慢慢在圣上面前设法,定要将他处斩。”喜欢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