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长孙无忌心里也着实是愤怒无比! 自己一直担心的事情,没想到竟然真的成真了。 历年来的秋闱都没有出过任何的幺蛾子,为何偏偏今年自己要给长孙冲弄一个新科状元的名头,就能出现这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张楚要当主考? 做梦! 这是长孙无忌无论如何也不会同意的。 只要不是张楚,这主考官不论出自于任何一个部门,他都有十成十的把握搞定一切。 李世民嘴角扯了扯。 秋闱主考! 说实话,他也有些意外,万万没有想到张楚竟然要这个在他看来,都觉得无比鸡肋的位置。 秋闱! 科举! 这名字好听,但大唐此时的秋闱科举是什么样?作为国子监祭酒的张楚,绝对会清楚。 说实话,李世民也不愿意把这个位置给张楚。 无他! 因为他很清楚,只要张楚领了这个位子,那可真的是和全天下所有世族门阀为敌了。 怕是高门大户,都将把张楚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张楚的年纪,终究还太小了,李世民担心张楚行事过于生硬,如此容易折断。 李世民对张楚,抱有很大的期待。 “赵国公,说的有道理。” 李世民犹豫了下,顺着长孙无忌的话朝下说去:“而且,这主考之位,也不过就是临时之职,秋闱结束后,便自动消散。” “秦川子,你最近事情颇多,怕是忙不过来吧。” “更别说,你还是第一次领主考,参与秋闱之事,以朕之见,不如先学习学习,还是换做其他稳妥诸公来办吧。” 李世民斟酌着,缓缓道。 长孙无忌闻言,当即是松了口气。 高士廉快步走了出来:“陛下此言,臣无比赞同。” “秦川子,这段时间,你一直在忙碌操劳。” “陛下这是在体谅你呐,还不快领旨谢恩?” “再说了,赵国公说的对,你年纪太小,资历太浅,若是让你出任主考官,那么多学子心里会怎么想?” “毕竟,那么多学子年纪已是不小,见到这么年轻的你却当了他们的主考官,万一让学子们心里产生逆反之心理,可就麻烦了。” “到时候,朝廷,陛下都得陷入被动。” 高士廉含笑道。 “陛下,臣附议!!!”王珪喝道。 “陛下,臣等附和!!!” 一片臣子,都齐齐喝道。 “陛下,话,不能这么说。”房玄龄走了出来:“张祭酒年纪虽小,可这段时间,做的所有事情,皆有章法,谁敢不认?” “不论是哪件事,几乎都做到了滴水不漏,可让各方信服。” “臣认为,区区主持秋闱大典,难不倒秦川子。” “更别说,臣相信,相比于所谓更老资历的官员来担任主考官,学子们更想要的是,公平,公正!” “而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 “但臣相信,秦川子定然可以做到这四个字!” 房玄龄沉声道。 “不可!”崔如渊直接反驳:“难道,房公这是在说,我大唐历年秋闱,不公平么?” 房玄龄轻轻一笑:“崔公心里明白就好。” “陛下,张楚绝不能担任主考一职!”崔如渊一甩袖子:“少年人担任主考大事,也未免让天下人觉得朝廷太不重视这件事了吧。” “陛下,臣觉得张祭酒倒是合适。”李靖眼眸一转,手中笏板置于胳膊间,高声道:“贞观开年已七年,陛下登基后一扫往日之颓废,励精图治,天下太平。” “这秋闱,按理说也该换一换面貌了。” “让少年人去担任主考,这不会让人觉得朝廷不重视,毕竟张祭酒之名,怕是每个学子都如雷贯耳。” “相信,也没有那个学子敢不服张祭酒之文采!” “天下人只会觉得,我大唐贞观,一扫往日之积弊,给人以朝气蓬勃之感!!!” “对,就是这样,药师说的对!”尉迟敬德急的抓耳挠腮,也想要附和什么,但说不出来,只能吼道。 “不行!绝对不可!!!” “谁说不行?出去打一架!!!” “粗鄙,粗鄙,粗鄙!!!秋闱之事,你们武将插什么嘴?” “我们也是大唐官员,为何说不得?” “·········” 太极殿要打起来了。 双方人马,混乱至极。 李世民见状,直接起身,离开了这里。 左丘赶紧喊了一声:“好了,好了,各位诸公,不要吵了。” “陛下走啦。” “退朝吧。” 说罢,左丘赶紧跟了上去。 “哼!” “你哼什么哼!” “匹夫!” “腐生!” “你们懂什么!” “真以为老夫不懂,你们各家安排的那些行卷,难道不是怕张小子给你们坏了好事?” “他们皆是有真才实学,大字不识一斗,还敢谈论什么科举!”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双方人还都在斗嘴,以至于走出太极殿的时候,程咬金瞪着大眼,都要拿起来笏板跟和自己吵得无比凶残的一位文官打起来了。 是秦琼徐世积把他给拉开了。 “好了好了。” “现在吵也没有什么意思。” “要吵,还是等下次上朝的时候再说吧。” 李靖劝慰道。 程咬金胸膛起伏的厉害,可见着实是心里气的不轻。 房玄龄拉着张楚也从太极殿走了出来。 “小子,怎么突然想起来,要当秋闱主官了?” “啧·······” “刚才陛下说的那番话,其实就是在劝你,这个职位,确实是有些,出力不讨好。” 房玄龄也皱了皱眉,脸色凝重。 虽说刚才在朝堂上他不遗余力的帮张楚说话,但他也知道,这样的事情,不可能当场就定下来的。 其实他心中也是不愿张楚掺和这件事。 魏征施施然的跟在旁边,笏板轻轻拍打着手心,斜了眼张楚:“张祭酒,你的心思,老夫多少能猜到些。” “但,公平公正这四个字,在秋闱上,便是老夫都不敢过多掺和。” “行卷之风靡霏,乃是历年秋闱不成文的潜规矩,各家各户,都心照不宣的维持这个秋闱这个形式。” “瞧瞧赵国公他们激动的样子,嘿·······” “谁叫他们一个个家中子侄众多?” “其实,别看程将军他们一个个的如此激动,那是因为没有他们的子侄参与科举,若是他们子侄也参与了秋闱,怕是在朝堂上也会反对你。” “你所行事,太过于跳脱,赵国公他们拿捏不准,这个职位,还是劝你早早放弃吧。” “陛下是不可能冒着朝堂如此衮衮诸公的反对,强行加给你的。” 魏征解释了下秋闱主考官的利害,朝张楚分析道。 房玄龄轻叹一声:“这件事,魏公说的透彻。” 张楚瞅了眼前面走的风风火火的长孙无忌,王珪,高士廉等人。 轻笑一声。 双手拿着笏板,放在了腹前。 “魏公,这些某家自然知道。” “可是,有些事,终归要有第一个人站出来。” “看看务本坊的客栈里,那些一个个守着青灯,已生出白发的学子,某家,心中着实不忍啊。” 张楚感慨。 “你做的已经很好了,张祭酒。”魏征也跟着叹了口气:“你的大唐妇女联合会的提议,就很好,就已经很大程度的帮助了百姓啦。” “大唐的不公,因为你已经开始改变。” “这是一条极为长久的路,说实话,老夫愿意推荐张祭酒来御史台,如此,和老夫一同为大唐擦拭那些污浊,可否?” 魏征说着,脚步一顿,无比严肃的望向了张楚。 若说之前,张楚所展露出的智慧,他只是欣赏的话。 此刻,张楚所展露出的傲骨,让魏征感到发自内心的极大欢喜。 御史台,急迫需要这样的人才!喜欢大唐十万里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唐十万里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