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大唐:认祖归宗李渊,这娃乱认亲 > 第13章 七家如铜墙铁壁,分化他们难如登天

第13章 七家如铜墙铁壁,分化他们难如登天(1 / 1)

“绝妙无比!” 他久久无言,只吐出一词,随即抓起酒杯一饮而尽。 痛快至极。 从未体验过的舒畅在他胸中激荡。 那些世家豪门一心想逼他自贬下诏,频频使坏,可那又能如何? 君儿早已为他扫平荆棘。 真是妙到极致! 这计谋堪称天才之作! “我的宝贝孙儿,这主意实在高明,哈哈哈哈……” “我早说过,天底下哪有难倒我孙儿的事!” “来,乖孙,爷爷敬你一杯!” 李渊兴高采烈地举起酒杯。 李君淡然一笑:“魏大人,您也来吧。” 魏征赶忙双手捧杯:“小郎君真是才华横溢,举世无双,这法子若报给陛下,定让圣颜大喜。” “小郎君救长安万民于危难,我也要敬您!” 魏征连声称颂。 李君轻轻抬杯,再次一饮而尽。 这酒是他嘱咐春香买来的,原打算给庄稼汉们享用。 等他们干完活,好好畅饮一番。 李君舔了舔唇。 头一次尝这大唐酿酒,那滋味…… 真是稀奇古怪。 有点酒气,还夹杂酸味,余韵里尽是莫名的怪味。 这酒,老实讲,比后世佳酿差远了。 拿来当果饮倒还行。 李君又满上一杯。 “这次全靠君儿,真是救我于水火。” “对了,君儿,上次你提的那招……治朝堂的妙计,究竟是什么?” “嘿嘿,上回走得急,没听你讲完。” 李渊搓着手,满眼期待地询问。 上次因长安曲氏横插一脚,李君对付世家的三策只说了两招。 还有一计未曾吐露。 偏偏是关乎朝堂的大招。 近日,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总爱旁敲侧击。 可李渊只能含糊应付。 没办法,他压根不知道啊! 如今逮着机会,他迫不及待再问。 “朝堂之计?” 李君眉毛一扬,微微点头。 他也记起那未说完的话题。 “这朝堂之计,其实不难懂。” “魏大人,您在朝中多年,天下选官的门道,您该明白吧?” 李君转头看向魏征。 魏征点头应道:“当然明白,世家豪阀把持了官吏选拔,谁上位,全凭他们一言。” “正是如此!”李君拍手:“那咱们就得直捣世家的命根。” “世家推人,不就是推他们的亲信吗?” “这害得无数黎民百姓永无出路。” “可想想,世家才几个人?百姓有多少?” “我敢说,民间英才绝不输世家挑选的那些。” “只要提拔民间俊杰,打破世家对官位的独霸,问题不就解了?” “前朝杨广在这上头干得不错,可惜干得太好,惹了世家记恨,也算亡国的根由之一。” “这事他敢不敢干,全看他自己的魄力。” “若能大选寒门子弟入朝,世家根本不足挂齿。” “这三策环环相扣,互为助力。” “世家,到头来也没啥可怕的。” 李君深邃地瞥了眼李渊。 这大话总算吹得圆满了。 他端茶轻啜,润了润嗓。 嘿嘿…… 见李渊几人又哑然无语,他暗自偷笑。 小爷就是牛,随口几句就让他们呆若木鸡。 瞧魏征,都吓傻了眼。 嘴张得能吞下个鸡蛋。 李君惬意地搓搓手,懒得理他们,拿起筷子继续开动。 不得不夸,娘的手艺真绝。 李渊不由自主瞥向魏征。 魏征也正盯着他。 两人对视,只觉喉头发紧。 这计谋……选寒门入朝为官。 简单又狠辣。 如李君所言,若真干成,世家彻底没戏。 而且,他们都清楚,李君说得太准了。 世家人数稀少,百姓却浩如烟海。 民间藏着无数俊才,若能借此力抗世家…… 嘶…… 眼前的困局真能迎刃而解。 可前朝的教训又浮现心头…… 李渊内心纠结难平。 他眼神闪动,凝视李君。 不得不佩服,李君说得太妙了!妙不可言! 可他不过动了动曲氏,就引来世家轩然大波,若效法前朝开科举…… 那他不得被世家撕成碎片? 李渊忽然有些胆寒。 他抿紧嘴唇。 “君儿,这法子虽好,可如今……陛下若下令,阻力太大。” “世家绝不会买账。” 李渊慢条斯理地说道。 他还想听听李君的高见。 李君轻笑一声,筷子一放,长叹道: “这江山,到底是世家的,还是朝廷的?” “世家不允?他们能代表朝廷吗?” “叔啊,还好你不是陛下,不然大唐哪有翻身之日?” 魏征:…… 他默默低头啃饼。 小郎君,这位就是当今圣上啊。 李渊端杯的手微微一僵。 他凝视李君,许久才咧嘴笑道:“自然是朝廷的江山!” “来来,不说这个了,君儿,喝酒喝酒!”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渊高举酒杯。 “对,喝酒!喝酒!”魏征忙附和。 这顿饭吃得热火朝天。 一坛酒远远不够,春香又搬来一坛才尽兴。 李渊醉态渐显。 魏征也有些醺然。 李渊和长孙皇后尚算清醒。 四人饭毕,便告辞离去。 李渊心事沉重,世家粮价危机虽解,但李君这番话让他思绪更乱,他得回去和房玄龄等人商议。 对世家,是否真要痛下杀手? 李君笑眯眯目送马车远去,转身回了院子。 吃饱喝足,身子有些倦怠。 该小睡片刻。 春香忙着收拾碗筷。 李君悠然入屋,一头栽到床上。 “叮……系统第二阶段强化完成!” “请宿主支付五十万贯激活系统。” 脑海中,系统声响起。 李君睁开眼,又闭上,翻了个身。 五十万贯。 天啊,这系统真够坑的。 李世民的马车刚离开庄子,便停在了路边。 魏征心知肚明,急忙从自家车上跳下,一头钻进了那辆车里。 马车悠悠地再次启程向前驶去。 李渊、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三人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他身上。 长孙皇后微微眯眼,带着几分不悦盯着他道:“魏大人,此番拜访君儿,所为何事啊?” 魏征心头一震,忙恭声道:“启禀娘娘,实无大事。” 长孙皇后轻笑点头,眼中寒意散去:“如此甚好,甚好。” 魏征暗暗擦了把冷汗。 他不怕惹怒李世民,却绝不敢触长孙皇后的霉头。 要知道,他几次命悬一线,都是这位皇后出手相救。 在魏征眼里,长孙皇后就是他的定海神针。 只要她在,李世民再怒也不敢真拿他怎么样。 他还没蠢到既跟李世民翻脸,又去招惹长孙皇后。 若早知李君和皇后关系如此匪浅,他宁死也不会上门讨银子。 真是倒了八辈子霉! 李世民瞥了他一眼,淡淡道:“玄成,君儿提的那条计策,你觉得如何?” “你说说,这法子能不能助朝廷熬过这三月难关?” 魏征忙整了整嗓子,肃然回道:“陛下,这计策堪称绝顶,既解了朝廷燃眉之急,又让百姓得了实惠,眼下再无更妙的主意。” 他这话说得一丝不掺假。 李世民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如此便好,如此便好。” “对了,玄成,今日之事……我料你心里有数吧?” 李世民指的是他们三人与李君的那层隐秘关系。 话音刚落,李渊和长孙皇后又齐齐看向了他。 魏征心跳猛地加速。 汗水瞬间浸湿了全身衣衫。 “这……这个……” “陛下放心,臣眼瞎耳聋,什么也没瞧见,什么也没听见。” “臣今日压根没踏出过城门一步!” 魏征连忙回神,急急保证道。 李世民笑了笑,闭目养起神来。 李渊和长孙皇后则转头望向窗外,不再多言。 魏征这才偷偷喘出一口气。 老天爷啊! 今日真是撞了鬼运。 竟撞上了皇帝一家子的天大秘密。 哎呦喂! 不行,这事得赶紧从脑子里抹掉,若泄出去半点,他命休矣。 魏征心念飞转,暗自盘算。 可这李君到底跟陛下他们是啥渊源啊? 太上皇陪他下棋,李世民亲自烧柴,皇后下厨掌勺。 这……嘶……便是太子李承乾也未必有这福分吧! 魏征绞尽脑汁也琢磨不透。 长安城内,李氏别院。 后院正堂里。 李安宰与崔老爷子一边煮茶一边对弈。 崔老爷子放下手中棋子,慢悠悠喝了口茶:“朝廷那边,三天了还在硬抗。” 李安宰目不转睛盯着棋盘,冷笑道:“硬抗?他们还能撑几天?哼……” “再过三天,百姓怕是要围到皇城门口了。” “朝廷拿什么跟咱们较量?” “就靠国库那点可怜的粮食?简直笑掉大牙!” “还是说今年水患不治了?朝廷啥事不干,把银子全掏出来买粮?” 李安宰话音未落,手指轻动,一枚黑子落定棋盘。 崔老爷子笑眯眯点头附和。 “等着吧,李世民迟早得低头颁罪己诏。” “我还以为这家伙有多硬气,结果还是这么不中用。” “李兄,这局棋,咱们和了。” 崔老爷子搁下白子,笑得一脸轻松。 “不是李世民太废物。” “而是咱们世家强得离谱,哈哈……” “强到他们做梦都想不到的地步。” “和了就和了吧。” “传话下去,明日早朝照旧进行,这回得让李世民明白,咱世家是他惹不起的存在!” 李安宰眯起老眼,啜了口茶,手一挥,将棋盒里的棋子全洒在棋盘上。 棋盘瞬间被黑白子堆满。 “这棋盘就是天下江山。” “怎么玩,全凭你我一念之间!”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朝廷算个啥?” “哈哈……屁用没有!” 李安宰笑得畅快淋漓。 崔老爷子嘴角上扬,满口牙露出来,皱纹堆叠宛如老树皮。 次日天刚亮。 李世民缓步迈入立政殿,开启早朝。 殿内,百官早已肃立恭候。 他刚落座,下方群臣立刻有人上前开腔。 “陛下,如今百姓怨声载道,长安城怕是要闹饥荒了!” “正是啊陛下,请听我等良言,颁下罪己诏认个错吧,世家定会大度宽恕。” “曲家之事,本就是陛下失策,主动认错吧,不然百姓一乱,可就迟了!” “说得对,陛下,今天可是颁罪己诏的好日子!” 一时间,大殿里吵声四起。 群臣众口一词,议论纷纷。 全都在逼李世民低头认罪。 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对视几眼,却皆是束手无策。 他们虽有些谋略,但终究不是仙人,凭空变粮的本事可没有。 缺粮就是致命伤,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魏征站在殿侧,手握玉牍,笑呵呵地看着群臣争吵。 世家啊世家,这回你们可算踢到铁板了。 李公子才智过人,以工代赈这一招甩出来,你们还能翻出啥花样? 还敢再哄抬粮价不成? 你们有那胆量吗? 太平年间还敢囤积居奇,那就是触了大唐律法的逆鳞,看陛下前几日收拾曲家的手段,没准真敢对你们下狠手。 嘿嘿…… 魏征稳稳站着,纹丝不动,神色悠然。 往日他这御史大夫可是朝堂的风云人物,可眼下,他却安静得像个看客。 “陛下,请速作决断吧,再拖下去,百姓可熬不住了!”裴寂跨前一步,气势十足地高声道。 “陛下,我们能等,可百姓等不下去啊!”王珪紧跟其后喊道。 “请陛下下旨吧,不过认个错而已,百姓定会体谅的。”萧瑀连忙附和。 这几人都是世家在朝中的代言人,本身也是世家出身。 李世民目光扫过他们,眼底阴云密布。 个个嘴里喊着百姓。 好像自己所做全是替百姓着想。 这算什么路数? 既要当恶人,还想立贞节牌坊? 百姓落到这地步,到底是谁造的孽? 最后反倒把账算到朕头上!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压下怒火。 “这事……朕已心中有数。” “诸位爱卿为民为国的热忱,朕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但朕自有主意。” “各位还是少操这份心,管好自己的差事吧。” 李世民声音低沉地说道。 “陛下,如今朝廷粮仓空虚,真是山穷水尽了,还请别再死撑!” “陛下,这话您说了三天,可百姓的日子还是没半点起色。” “请陛下莫要误国误民,为了天下苍生,您该如何抉择,想必心里清楚。” “对啊,陛下!” 这话一出口,群臣又炸开了锅。 仿佛今天李世民不给个交代,他们绝不罢休。 裴寂、萧瑀、王珪互看一眼,暗自偷笑起来。 这李世民还能有什么招数? 除了罪己诏,还能玩出啥花样? 屁都没有! 嘿嘿…… 想跟咱世家斗,简直是自取灭亡。 老老实实跟世家合作不香吗?非要学那杨广,挣脱世家的手掌心? 活腻了! 哼! 李世民望着下方群臣还喋喋不休。 “够了!” “朕说了有办法,可你们还是如此热心,既然这样……” “工部尚书何在?” 李世民猛拍龙案,低吼一声。 立政殿刹那间鸦雀无声。 “陛下,臣在!”工部尚书昂首迈出队列。 “今年治理水患、疏浚河道的工程可已开动?”李世民语气沉稳地问道。 “回陛下,正在筹措准备,十日后即可全面展开。”工部尚书恭谨答道。 李世民微微颔首,眼底闪过一抹深思。 他回忆起李君那番意味深长的话语。 略一整理思绪,他继续开口:“甚好。” “修筑河堤、疏通水道,需召集大量劳力。” “即刻下令,招募民间百姓为朝廷效力,工钱由国库支付。” “与此同时,长安城十八主街的翻修工程也一并启动。” “同样雇佣城中百姓,工钱分文不少,全由朝廷承担。” “工部回去后再仔细排查,看还有哪些工程需动工。” “所有计划汇总上报,皆交由百姓承接。” “这些工程用工量巨大,工钱发放务必及时。” “如此,百姓有了收入,撑到三月新粮入市,便不再是难事。” “这便是以工代赈,解民困之良策。” “工部尚书,你有何看法?” 李世民端坐龙椅,目光如炬,俯瞰殿内众人。 工部尚书瞪大双眼,满脸惊愕。 他细细品味着李世民这番指令。 这法子…… 往年这些工程都是世家包揽,赚得满载而归。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如今,竟要直接交给百姓去做! 如此一来,百姓手握银钱,买粮无忧。 朝廷的进度也不会因此耽搁。 实在是妙到极点! 工部尚书暗自叹服,心服口服。 可他身为世家一脉,面对这妙计,一时竟不知如何开口。 他沉默不语,前方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却双目放光。 “此计大善!” “陛下,就按此法执行!” “百姓既出力又得利,眼下难题瞬间化解!” 房玄龄激动得声音微微颤抖。 “陛下圣明,这计策堪称神来之笔!” “不愧是陛下,竟能想出如此高招!” 杜如晦赞叹连连,毫不掩饰敬佩。 “陛下,臣全力支持此法。” “当下再无比这更绝的办法!” 长孙无忌急切点头,语气坚定。 裴寂、王珪和萧瑀三人对视一眼,眉头紧锁。 他们先前对李世民的轻视,此刻凝固在脸上。 这主意…… 呃…… 李世民怎能想出如此奇谋? 实在是独辟蹊径,让人瞠目结舌! 以工代赈,妙得让人拍案。 裴寂三人内心暗赞,却无言以驳。 这法子如此无暇,若再反对,私心未免太露骨。 大殿霎时陷入死寂。 刚才的喧闹已彻底消散。 群臣面面相觑,皆闭口不言。 此计一出,他们的话路被堵得死死的。 天哪! 陛下憋了三天,竟真憋出个绝世奇策! 殿内百官哑然失声。 他们再也挑不出刺来。 根本无法动摇李世民的决断。 “诸位无言以对了?” “既如此,今日朝会到此为止。” “此事交由工部全权操办。” “杜大人与魏大人,你二人负责督察。” “退朝!” 李世民干脆宣布,声如洪钟。 杜如晦乃尚书省左仆射,魏征为御史台大夫,监督此事正合其职。 李世民心情大好,起身离去。 他同时命内侍传令,召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前往甘露殿。 他欲与三人细商李君献上的三条制世家之策,看是否可推行。 若不趁现在压制世家,李世民心知,后患将无穷。 乱世刚平,世家尚未恢复元气,正是下手良机。 再过几年,世家休养生息,实力巅峰复现,朝廷恐难再控。 百官呆望李世民背影远去。 裴寂、王珪和萧瑀三人沉默无语。 还能说什么? 谁也没料到,李世民竟杀他们个措手不及。 唉…… 世家官员叹息阵阵,神情低落。 他们似败军之将,低头耸肩,结伴离殿。 “陛下才智无双,这般妙法也能想出!” “太绝了,实在是绝妙无比!” 房玄龄仍难抑赞叹之情。 “可不是嘛,陛下藏了三日,竟有如此奇谋!” “妙哉,妙不可言!” 杜如晦连声附和,感慨万千。 “玄龄、克明,这主意莫非不是你们与陛下共谋?” 程咬金挠头,满脸不解地发问。 秦琼、李靖和尉迟敬德等人也疑惑地望向他们。 这话听来,这计策竟与他们无关? 怎可能如此! 谁不知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是陛下的智囊团。 几乎所有国策皆出自他们之手。 可这次……他们竟毫不知情? 众人心生好奇。 房玄龄苦笑摇头:“非也。” “这法子全凭陛下自创。” “不得不说,陛下之才远胜我等!” “正是如此,我原以为大唐智者首推玄龄与辅机。” “可此番过后,我才知陛下一直在藏锋!” 杜如晦叹道:“陛下胸藏天地,还有三策未露呢。” 他言及的三策,正是李世民分析世家时提及的。 此事未公开,他不便细说。 但对李世民的敬佩已溢于言表。 长孙无忌也叹息一声,深表认同。 “陛下还有三策?” “克明,快说来听听!” 李靖好奇不已。 “陛下尚未讲完,我亦不知全貌。” “待时机成熟,陛下自会揭晓。” “陛下深谋远虑,暗掌全局啊!” 杜如晦感慨连连。 众人闻言,皆深以为然。 魏征随行在侧,听着他们议论,心思已飘远。 陛下厉害吗? 这计策不还是从李公子那讨来的? 那三策,不也出自李公子之口? 李公子…… 真乃神人也! 听着杜如晦等人言辞,魏征对李君愈发折服。 半途,公公拦下房玄龄三人,引他们前往甘露殿。 甘露殿内。 李世民正悠然品茶。 心情舒畅无比。 被那群人压了三天,今日终于一雪前耻! 瞧瞧那帮家伙的脸色,真叫人解气。 此策不仅断了世家财路,还惠及百姓。 真是一举两得! 君儿果真奇才!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士无双也! 这小脑瓜怎能想出如此妙计? 李世民满心佩服。 “陛下,您召我等前来。” “恭贺陛下,此计巧破世家围困。” “便是诸葛孔明在世,怕也难及陛下!” “正是如此,陛下此策让我等自惭形秽。” “我们未能助陛下分毫,实无颜面对陛下。” 房玄龄三人向李世民行礼。 李世民斜瞥他们一眼。 点了点头。 “坐下吧。” “此番召你们来,是想问问。” “可有克制世家的良方?” “世家愈发猖獗,朝堂之事,你们有何高见?” 李世民直奔正题。 房玄龄三人顿时领会。 陛下这是要谈三策中的最后一条——庙堂之策! “陛下,这几日我确有些想法。” “不妨扶持部分世家,让他们自相争斗!” 房玄龄沉思片刻,道出己见。 “难矣!” 杜如晦却立刻否决:“扶持小世家无济于事。” “除非对七大世家下手。” “可那七家如铜墙铁壁,分化他们难如登天!” 长孙无忌点头附和:“不错。” “七家抱团极紧,分化不易。” “稍有差池,反被他们钻空子,朝廷反受其害。” 房玄龄叹息一声。 方才的热情瞬间冷却。 这主意可是他苦思良久所得。 除此之外,还能如何? “陛下,您的妙计是什么?” 杜如晦凑上前,满眼期待地问。 “是啊,陛下!” 长孙无忌猛抬头:“您的庙堂之策是什么?” “陛下请讲,我等洗耳恭听!” 长孙无忌紧握拳头,激动道:“这三日我等寝食难安。” “陛下快说这庙堂之法吧!” 陛下藏了几天的计策,今日终要揭晓。 三人神色肃然。 李世民咂咂嘴。 早知道我早告诉你们了。 这不也是昨日刚得知的嘛。 李世民抿了口茶,身子前倾。 “朕欲重开科举!” 从甘露殿迈出,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三人脑子一片迷雾。 陛下说了啥? 开科举? 我的天,这想法也太大胆了吧! 可听着陛下的分析,他们又觉得似乎真有道理。 对付世家在朝堂上独霸天下的局面,好像只能靠这招,引入新血与他们抗衡。 但若这政策真推行下去……喜欢大唐:认祖归宗李渊,这娃乱认亲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唐:认祖归宗李渊,这娃乱认亲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开局族灭,从零打造永恒帝族 黑神话:悟空 西游掠夺词条:从鬼卒到地道之主 西游:强拆我家,还想佛门大兴 民俗制卡师:从画皮开始 我在轮回攒词条 我和女神称霸荒岛的日子 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手握空间聊天群,炮灰女配飞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