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眉头立刻拧了起来,未被允准? 他飞快地在脑中搜寻,贞观初年…… 那时候,突厥的威胁,西域诸国形势复杂。 边境关防严密,禁止私自出境,是理所当然的国策。 一个僧人,要孤身穿越这片危机四伏之地,朝廷不允,是出于安全的考量,是为子民性命负责。 于国,于理,都没有错。 可…… 李世民的目光再次投向那座千年古塔。 这座塔的存在,本身就在无声地诉说着另一个结果。 “他……还是去了?” 长孙皇后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和担忧。 “去了。”陈晨的回答干脆利落。 李世民面色一沉。 竟敢违背朝廷的禁令? 胆大包天,真不怕倒在路上? 李承乾和李泰都感受到了父皇身上那股熟悉的怒意,不约而同地垂下了头,不敢作声。 陈晨继续不紧不慢地说道:“贞观三年,关中大旱,饥荒遍野。” “朝廷为求生民,下旨准许百姓“随丰就食”,也就是允许灾民自行外出求生。” 李世民一怔。 贞观三年,他记得,那是极其艰难的一年。 他甚至亲自去视察监狱,释放囚犯,以求上天垂怜。 “玄奘法师,便是在这个时候,混在逃难的灾民之中,离开了长安。” 原来是这样! 他并非是公然抗旨,而是借着天灾之下朝廷的无奈之举,为自己的理想寻到了一条唯一的出路。 李世民暗沉的面色在听完这句话后,悄然散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情绪。 有震惊,有讶异,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隐秘的欣赏。 这个叫玄奘的僧人,有大毅力,有大智慧,更有寻常人难以企及的胆魄和执行力。 他没有硬闯,没有叫屈,而是在绝境中冷静地等待,并抓住了那一闪即逝的机会。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僧人,而是一个懂得审时度势的智者。 “他……一个人?” 长孙皇后再次开口,语气里满是心疼与敬佩。 “是的,一个人,一匹马,背着经书,踏上了西行之路。” 陈晨仰头望着大雁塔的塔顶。 “从长安出发,一路向西,穿过大唐的疆土,走过茫茫的戈壁,翻越险峻的雪山……” “这一走,就是十七年。” 十七年! 这个数字让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人生,能有几个十七年? 李承乾猛地抬起头,他看着那座古塔,眼神里充满了震动。 一个被朝廷拒绝的人,一个看似走投无路的人,却用十七年的时间,走出了一条无人敢走的路。 最终成就了这番功业。 他忽然觉得,自己之前所纠结的一切,在这样宏大的坚持面前,似乎显得有些渺小了。 李泰也沉默了,此刻被这个素未谋面的僧人彻底攫住了心神。 这才是真正的学问人啊! 为了求知,不畏生死,不计得失。 “那个玄奘法师好厉害呀!” 长乐公主不太懂其中的精神,但她很佩服这种迎难而上的人。 李治看着眼前这座据说和自己未来有关的塔,心中第一次对“玄奘”这个名字,产生了无比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一行人,怀着截然不同的心情,缓缓地,向那座承载了无尽风霜与传奇的古塔走去。 “先生,我们这是直接进塔里吗?”长孙皇后轻声问道。 “不急。” 陈晨摇了摇头,领着他们绕过正面的香炉,走向塔基南侧的一个地方。 “在进去之前,有样东西,我想请伯父和雉奴……重点看一下。” 他特意点出了李治的名字。 小李治一个激灵,下意识地就想往长孙皇后身后躲。 众人跟着陈晨的脚步,停在了一处嵌于塔基砖龛内的石碑前。 石碑历经岁月,边缘已经有些残破,但碑身的字迹却依旧清晰可辨,笔力雄健,气度非凡。 李世民只扫了一眼,便被那熟悉的文风吸引住了。 这文章的起承转合,这字里行间的气魄…… 李泰更是凑上前去,一个字一个字地辨认起来,口中不自觉地轻声念诵。 “《大唐三藏圣教序》……” 他念出这个名字,心头就是一跳。 三藏圣教,指的自然就是那位玄奘法师带回的佛法真经。 而能为这等功业作序的,普天之下,唯有一人。 李泰猛地回头看向李世民,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 “阿耶!这是您的手笔!” 李世民没有回答,他的视线牢牢地锁在那碑文上,胸中一股豪气油然而生。 好!好一个玄奘! 他让朕未来的序文,与这座宝塔一同流传了千年! 陈晨看着李世民那副与有荣焉的神情,笑了笑,又指向旁边另一块形制相仿的石碑。 “伯父,您再看这篇。”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又是一篇序文。 李承乾离得最近,他看清了碑额上的字,喃喃自语。 “《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记》……” 皇帝述记? 李世民作了一篇序,已经是对玄奘法师的无上荣耀。 这居然还有第二篇? 难不成是李治所作的。 他的目光,再一次落在了那个还在发懵的小儿子身上。 陈晨的声音恰在此时响起。 “这一篇,就是雉奴登基之后,以皇帝的身份,为玄奘法师所作的记。” “轰!” 李治的脑子里彻底成了一片空白。 如果说之前知道大雁塔和自己有关,还只是遥远而模糊的震惊。 那现在,这块清清楚楚刻着字的石碑,就像一个铁证,直接砸在了他的脸上。 他,李治,未来不仅当了皇帝,还写了这样一篇流传千古的文章? “哇!九哥!你好厉害呀!” “九哥,原来你还会写这么复杂的东东呢!” 小兕子和小城阳可不管什么序什么记,只知道听陈晨说这是九哥写的。 两个小丫头又一次扑到了李治身边,一左一右地抱着他的胳膊,仰着小脸,眼睛里全是亮闪闪的崇拜。 这份纯粹的、不加任何掩饰的崇拜,瞬间冲散了李治心中的慌乱。 他低头看看这个妹妹,又看看那个妹妹,小小的胸膛不受控制地挺了起来。 是啊,这是我写的! 虽然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先生说了,这就是我写的! 那副小小的得意模样,显得有点滑稽。 “得意什么。” 一只手掌忽然从旁边伸过来,不轻不重地拍在了李治的后脑勺上。喜欢大唐:萌娃小兕子,宠无极限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唐:萌娃小兕子,宠无极限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