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72章 这位陛下,您也不希望孩儿我横尸街头吧
“到底发生了什么?”
李世民沉声询问李明。
支走了所有外人以后,书房里只有父子两人,他也不必再摆出凄凄惨惨戚戚的怨妇模样了。
谁特么敢动老子的崽子……帝王心中涌动着无与伦比的愤怒。
但房间里淡淡残留的、独属于文德皇后的脂粉气息,让他躁动的心脏又沉静了下来。
“情况大致是这么个情况。”
李明也一把抹去了骇怕和悲戚的神色,冷静地开始了吟唱:
“我们要通盘考虑、综合分析,摈弃一切主观的、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秉持一个开放的心态,客观看待这起事件的正反两面。
“我们要抓住主要矛盾,同时又必须注意到,世间万物是普遍联系的。从最纯粹的利益角度出发,同时将现今讨论最激烈的议题纳入考虑范围。
“在进行辨证的、开放的、纯理性的思考后,我们不难推导出,此事件的真正推手,有较高概率与受害者、也就是我本人,存在千丝万缕的利害关系。”
李世民眉头一皱,从一堆车轱辘话里提取出了关键信息:
“你是说,与你竞争的大郎、四郎、和九郎三位哥哥,最有可能是此次事件的背后主谋?”
李承乾排老大,李泰老四,李治老九,因此也可以用家中的排行称呼他们。
李世民是身经百战了,朝廷的哪篇官样文章他没读过?老油条房玄龄说话比李明油多了,他俩谈笑风生。
因此,老李一听就听出了李明这厮的弦外之音。
李明立刻把脑袋摇成了拨浪鼓:
“我完全没有这个意思,但如果阿爷你要这么想,那我也没有办法。”
小孩子才摆事实讲道理,成年人都是屁股决定脑袋的。
李明也不知道这次暗杀是怎么一回事。
但抛开事实不谈,先把脏水往他的三位皇兄兼政敌脑袋上泼,肯定没错。
当然了,泼脏水也是有技巧的。
直接指名道姓地抹黑兄弟,那是初版五姨娘行为,连现如今龙场悟道的武媚娘都不屑使用。
这是会被最重视“兄友弟恭”的李世民唾弃的。
所以,说一堆貌似公允的废话,让聪明的李世民自己往这个方面去猜,是最佳选择。
“你踏马,让你抖机灵!”
李世民的暴脾气噌地就上来了,赏了李明一颗爆栗。
你急了你急了,说明你上心了……奸计得逞的李明睁大了清澈的双眼,无辜地揉着自己的脑壳。
管他这起暗杀的真相到底为何,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操弄起来,为自己挣得最大的政治利益。
我自己的人血馒头,我自己先恰。
“咳咳。”李世民干咳两声,把被这小子故意遛脱缰的话题再重新牵扯回来:
“我问你的是,这次事件的经过到底是什么。
“不需要你添加事实以外的陈述。”
李明的表情重新严肃起来,道:
“正如我刚才所说,这起事件就是针对我的暗杀阴谋。
“两名刺客的目标是我,即使我与尉迟循毓分头行动后,他俩也一直追着我不放,誓要置我于死地。
“当时虽然还早,但也是有几个行人的,都可以为我作证。”
李世民沉默不语,神色阴晴不定。
这一席证词,与方才尉迟循毓等三人的陈情完全一致,可以互相印证。
事情经过基本确凿。
而对此案件有属地管辖权的长安县,也在第一时间向宫里呈上了第一份汇报。
两名凶徒所用的刀剑、箭矢,均淬有剧毒,见血封喉。
这就是奔着弄死李明去的。
要不是侥幸撞上了薛万彻、契苾何力两员大将,两个孩子还真未必能逃脱魔爪。
所以,就算李明刚才不提。
李世民也很难不把这起暗杀案,与最近愈演愈烈的争储一事相联系起来。
“两名凶徒呢?”
“自知杀不掉我后,流窜到永安渠边,自尽了。”李明苦笑地摊着手说:
“他俩死前以剑毁容,也没有携带任何可以指示身份的物件,身份不明。
“只能根据鼻梁骨等特征,大概辨认出是突厥人或者铁勒人。”
连死都不怕,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刺客了。
这明显是某人或某势力豢养的死士。
而且这支势力的能量不小。
因此,基本可以确定,确实是有一支、或有几支强大的势力,以李明的生命为目标,筹划了此次事件。
而且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早有谋划的。
这又让李明对三位哥哥的怀疑合理了几分。
“你……”
李世民忽然有些晕眩,定了定神,尽量做出一个安抚的微笑:
“你不必担心,我会给你调拨护卫,明里暗中的都有。
“当然,你自己往后的行径也要多加注意,别像个平民似的,以身犯险,只身一人四处乱窜。”
李明立刻装起了可怜:
“罪魁祸首一日不绳之以法,孩儿我一日不得安眠呀~”
李世民觉得这诉求简单得简直可笑:
“不需要你操多余的心,这起案件我自然会查个水落石出。”
皇子被暗杀,这起天字头的大案必然详查。
难道还会就这么算了不成?
这话题有什么特地提一嘴的必要吗?
李明却抱起了胳膊,对皇帝的承诺持保留意见,眼睛里充满了不信任:
“你连自己差点被暗杀都查不清楚,还得我去九成宫替你擦屁股。
“这次我怎么信得过你?”
“你……!”李世民气血上涌,下意识地又要敲李明的沙罐。
但再一细想,他握紧的拳头又松弛了下去。
因为,这小子说得还真没错!
毒酒弑君案和毒杀李孝恭案,还真是这小子最后查出来的!
“那你想要如何?”
李世民冷静了下来,问道。
他是何等聪慧之人。
当然知道李明这句话不是故意气他,或者单纯装个逼。
而是在提条件。
李明故意提调查这一茬,就是在拿“调查权”本身在提条件。
懂行,和聪明人聊天就是轻松……李明露出了坦率的笑容:
“我也不求主导这次调查,一切都伏惟父皇的旨意。
“但是积极参与其中、为父皇排忧解难,这要求不过分吧?”
“不过分,不过分。”李世民对这小坏逼笑得咬牙切齿:
“以六部之首房玄龄为案件主查人,大理寺卿孙伏伽辅助。如何?”
房贤相查刑事案件的能力不一定有。
但借着查案的名义、大搞政治斗争的能力不但有,而且还很大。
有了“皇子暗杀主查人”这柄尚方宝剑,房玄龄、以及其背后的十四党,就可以大搞党同伐异。
看谁不爽,就罗织个罪名丢进大理寺狱,交给半个十四党人孙廷尉仔仔细细地严加“审理”一番。
因此,李世民看似交给李明的是查案之权。
但实际上,交的是一段时期之内,朝堂上的主动权!
这当然不会冲击皇权。
但无疑会影响争储四大势力的力量平衡。
这也是为什么李世民给的不情不愿。
对李明的个人合理要求,他这个当爹的一定满足。
但事关大唐王朝未来的统治者,李世民作为皇帝,必须对可能改变力量格局的举措慎之又慎。
然而,这权力不给李明又不行。
因为确如李明所说,这起案子,可能还真得由李明来查才查得清楚。
他李世民绝不希望放任凶手逍遥法外,暗中舔舐伤口,伺机对李明、或者别的皇子再发起致命一击。
因此,他只能妥协。
这相当于,李明用自己的天灵盖,为自己赌来了一根能敲打群臣的棒槌。
“房相公志虑纯熟,孙廷尉擅长审理,都是合适的人选。”
李明装模作样地思考一番,表示对这个提议的认可,紧接着却又话锋一转:
“只是这起暗杀案无头无脑,重点应该放在案件调查。
“因此,是否还需要擅长查案的刑部协力呢?”
好家伙,你不但要朝廷议题的主动权,还想要人?
但这个要求还真的有理有据。
查案如果不带上刑部,显然是非常不合常理的。
加上此案案情实在特殊。
万一被什么《长安快报》添油加醋一下,又会变成古怪的都市传言,流传开来。
说不定到最后,弄得好像是他这个皇帝在有意掩盖事实真相似的。
“行行行,刑部尚书刘德成也给你。”李世民暴躁地挥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