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不行,这种虚名我不要的。”
皇恩点数要攒着用,全部加点加在物质利益上。
如果不能增强硬实力,那就是挥霍浪费。“老臣知道殿下高风亮节、不图虚名,只是……”房玄龄委婉地说:
“若不戴上这顶虚名,世人又怎知您以身入局,同台竞技呢?”
“我……什么?”李明有点没听懂:
“我入什么局?和谁同台竞技?”
这把房玄龄给问不会了,疑惑地看看侯君集。
侯君集也同样十分疑惑:
“当然是和太子、魏王,以及晋王,争夺储君之位啊……”
“嘘嘘嘘!慎言慎言!”
李明下意识地捂住侯君集的嘴。
房玄龄斜了这又勇又怂的小主君一眼。
“此事已是朝中重臣的不传之秘了,殿下倒也不必如此守秘。”
侯君集点头道:
“陛下已经几个月没有与太子说过一句话了,又同时在加强您及其他两位嫡子的力量。
“其中,对势力最弱的您与晋王,陛下的支持与关照最多。”
打压强的皇子,扶持弱的皇子。
这起手式,老臣们一看就明白——
不就是复刻太上皇李渊陛下的骚操作吗?
只是如今的陛下比太上皇更青出于蓝,直接在明面上摆开了擂台。
四个儿子公平竞争,各凭本事。
“所以……你们都这么想的?”李明眼皮子直跳。
房玄龄和侯君集一齐点头。
李明的脑壳一阵疼痛。
当李世民一边巩固他的辽东、一边又在庇护朝中反对他的力量,大搞平衡术的时候。
李明其实对此也有一定的猜测。
只是不敢确定,是真拿他李明当个正儿八经的储君候选,还是给真正的皇太子当垫子的。
现如今,辽东也拿到手了,朝议也旁听了,手下心腹也都嗅出风向了。
李明这才敢确定,李二是玩真的啊!
真是艺高人胆大,真选了玄武门继承法啊!
也是,嫡长子继承法在大唐严重水土不服,直到安史之乱后才出现第一个嫡长子皇帝。
只是……
李明有些为难地说道:
“如果我说,我经略东北只是为了自保,并无鲸吞天下的雄心……”
老房老侯齐声回答:
“我信我信。”
“我说真的。”
“啊对对对。”
“我只想保命。”
“是的,殿下是被迫登临大统的,绝无觊觎之心。”
老房老侯觉得,李明殿下太地道了。
连争个储都要上演三辞三让的戏码。
到时候封太子、当皇帝,还有得演呢。
不过李明是认真的。
之前,光是太子三心二意对付了他一下,就压得他受不了。
现如今,他虽然有所成长。
但一口气对付三个嫡子,还是有亿点压力的。
况且,李明十分清楚,自己真正的敌人是谁——
不是李承乾、李泰。
甚至不是历史上最后吃鸡成功的山鸡哥雉奴。
而是长孙皇后啊!
非长孙氏所生,是李明最大的软肋。
如果换其他的无情皇帝,还则罢了。
偏偏李世民还是个重感情的人,偏偏长孙皇后还是他的白月光。
接任大唐的,会是一个无长孙皇后血脉的庶子吗?
甚至那位庶子生母的原配,还是李世民弟弟、政敌、兼人间之屑。
这多少有点抽象了。
“父皇召集群臣商议易储了吗?下了四子夺嫡的诏令吗?”李明朗声问。
房玄龄摇头:
“这倒没有,没有传出任何风声。”
“只是一些初期的人事调动。”侯君集补充道。
“那不就得了,不信谣不传谣。”李明淡淡地说道。
房、侯二人互视一眼,便再也不提夺储之事。
与李明相处久了,他们也摸出了他的脾性:
脚踏实地,先干再说。
夺储不是冲锋的号角,而是胜利的凯歌。
赢了自然万事大吉。
而就算输了,李明也在辽东为诸位准备好了退路。
进退有据,就是可以这么任性。
进退有据……
“原来如此!”房玄龄这才后知后觉地领悟到李明的战略意图。
“所以殿下才会抛却内地富饶之地,而退居易守难攻的辽东……所以殿下才宁可在辽东披荆斩棘、白手起家,千方百计培养一支忠于自己的力量……”
“竟是为了今日的谋划,使自己不论夺嫡成功与否,都能立于不败之地吗?!”
这是何等老谋深算的战略布局!
房玄龄罕见地睁圆了浑黄的老眼,右手快速捋着胡须,似乎非常惊讶。
“你怎么了?”李明问。
“……无事。”
房玄龄定了定有些晕眩的意识,把话题重新拉回来:
“那关于新的封号,殿下有什么想法?
“若殿下请求陛下转封您为燕王、节度辽东、都护东北,陛下一定会答应的。”
李明还是摇头:
“我觉得不行,不够响亮。
“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加九锡冕九旒假节钺开府仪同三司,如何?”
房玄龄不想搭理他。
侯君集看了他一眼:
“薛万彻就是开府仪同三司。”
“哦那算了。”李明不屑于和那调戏良家妇女的糙汉子为伍。
…………
可话又说回来,应该讨要一个什么样的封号,或者向李世民再讨要什么样的封赏呢?
不但让大臣们知道,我也是玄武门锦标赛的参赛选手之一。
而且这名号还要足够响亮,封赏要足够丰厚,让观望的大臣们也将我视为种子选手,会赢的,纷纷投奔归附。
而我最大的劣势,就是出身……
人生最大的分水岭就是羊水。
羊水带出来的劣势,怎么可能用一个名号、一些赏赐就能盖过去啊……
李明陷入了沉沉的思考,连嘴里的肉肉都不香了。
“明儿,你不舒服吗?”
李明恍然回过神,母亲杨氏正满脸担忧,手背放在他额头上。
今日的晚膳在立德殿,李明回了趟老家,主要是为了看望姨娘们。
杨氏一连几日在立政殿侍寝,母子早就团聚过了。
“你小子在辽东不毛之地都能活蹦乱跳的,抗造的很。”李世民半开玩笑道。
因为李明提出想回立德殿吃饭,李世民就跟来了。
嗯,让皇帝翻立德殿的牌子,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让一群连日宫斗而不得临幸的后妃们咬碎了后槽牙。
“说正事。”李世民正色道:
“大典在即,明日,外地的皇子公主们就都要启程回京,李令和其他四位嫁到河北的公主亦然。”
杨氏有些惊讶:
“妃嫔晋升,按礼制不需如此大阵仗啊……”
杨氏晋升德妃的仪式还没有正式举办,定在这个月底的黄道吉日。
后宫之女本就不能随便面见皇子,何况把他们千里迢迢地召集回京。
“不仅仅是你。”
李世民看向膝下粘着他的小肉球,道:
“还有李明。”
“我也要升德妃?”
李明吃了一惊,从沉思中一下子惊醒过来。
李世民没心情和他逗趣打闷,直截了当地说道:
“是过继。
“皇子明的过继仪式,也一并操办了。”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