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 罗峪指着自己封地内的一处。 马上有十几个农户拿着工具过来开挖。 “能挖多深挖多深,哪怕是出水了,也要继续深挖!” 罗峪吩咐道。 “县子,您就放心吧!” 农户们热情高涨。 现在只要听到罗府召唤,大家就知道有钱赚了,一个个就跟打了鸡血一样的冲过来。 罗峪又来到了距离上一个挖井位置大概一百米左右的位置。 “这里!” 他指着自己的脚下。 “小叔,这么近的距离也要打井吗?” 罗氏惊讶的问。 “打!” 罗峪的坚决似乎都有点吓到罗氏了。 最终罗峪一共指定了四十三处挖井地,这些井遍布他的整个封地,就连开荒出来的那些地里面都有水井。 所有的农户们都有活干了,哪怕是年纪大的,你来了也给你两个铜板,你能干什么就干什么。 小孩子跑来跑去的将挖出来的泥土送走,大人们挥汗如雨的挖掘着。 哪怕泥土已经冻硬了许多,也阻挡不了他们手中的锄头。 女人们负责自己家男人的饭食,送完饭也会过来帮忙干活,也能拿两个铜钱。 罗府的管家都要忙翻了,他不得不将阿史那燕拖过来帮助自己。 有了阿史那燕的帮助,总算是将一切都处置的井井有条。 就这样,一直挖了十几天。 “出水了。” 突然有人喊了一声。 罗峪跑过来看了看,他估算了一下挖掘的深度,看来自己这一片封地的地下水还不算太深。 这倒是让罗峪松了口气。 “继续挖,能挖多深挖多深!” 他大吼一声。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罗峪就骑马离开了,他要去上朝。 来到了皇宫的外面,一众大臣依旧是早就来了。 罗峪一言不发的站在人群里面,这一次他罕见的没有和任何人说话。 程咬金瞥了一眼罗峪,这小子今天似乎有点不对劲。 魏征他们也注意到了罗峪,每个人的心里都有点犯嘀咕,这小子今天怎么又来了? 城门开了。 “诸位大臣,上朝……” 太监高声提醒。 一众大臣快步向着大明宫走去。 李世民来了,一切按部就班的进行。 一个时辰之后,有本的大臣都上奏完毕,李世民环视了一圈,他意外的看到了罗峪正缩着脑袋站在最后面。 他身边的大太监刚要宣布退朝,李世民一个眼神制止了他。 “还有本吗?” 李世民开口询问。 一众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大家齐齐的扭头看着罗峪。 罗峪眨了眨眼,在众目睽睽之下,他走了出来。 “陛下,臣……有本!” 大太监快步走到罗峪的面前,这一次罗峪还真的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奏本。 奏本被呈到了李世民的面前。 李世民看了一眼,这都写的什么玩意? “陛下,臣希望陛下马上下旨,大量修建农田水井,以应对明年的干旱!” 罗峪大声说道。 李世民还没说话,旁边的司天台司天监就站了出来。 “罗峪县子,你这是何意?” 他们司天台就是负责观察天文,稽查历数,观测天气变化规律,预测天气变化原本就是他们的职责,罗峪这明显就是越俎代庖了。 罗峪扭头看了看这位司天监。 “我说明年会出现大旱,你们司天台没有看出来吗?” 司天监脸色一变。 “陛下,我司天监从无懈怠,可是从天象以及最近的天气变化来看,我们并未得出来年会有大旱的结论!” “而且去年及今年发生最多的乃是水灾,罗峪县子之言简直是毫无道理!” 他马上冲着李世民高声喊道。 李世民微微皱眉,长孙皇后在自己的枕头边曾经说过类似的提醒之言,只是他也并未在意。 “罗峪,说出你的理由。” 他开口问道。 “今年没下雪!” 罗峪的理由简单至极。 “只是因为这个?罗峪县子……你未免也太不了解这气候变化了吧?” 司天监冷笑一声。 罗峪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和这个司天监解释,他总不能说自己是从泥土里面虫卵的数量变化得出来的吧? “陛下,臣虽然没有更多的理由,但是今年没下雪是一个实情,来年的春耕土地干旱也是必然的!” “哪怕发生的几率很小,我认为也是有必要下大力气预防……” 他索性直接对着李世民说话了。 李世民沉默不语,他也在思考。 “陛下,现在我大唐的财力不足,周边小国依旧虎视眈眈,如果仅仅只是为了一个小概率事件全国大规模的挖井,毫无疑问会浪费大量国库钱财!” “臣认为罗峪县子的提议不可行……” 司天监直接当场反驳。 李世民的视线落到了魏征的身上。 “魏相,你以为如何?”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魏征站了出来。 “臣以为……此事不可行!” 罗峪一听,也就不再说话了,他今天本来就是想试一试能不能说动李世民,既然说不动,那就算了。 “那全国挖井之事暂时搁置,司天台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如有异常马上汇报!” 李世民一句话就驳回了罗峪的要求。 “退朝!” 大太监马上高喊。 李世民离开,众大臣也依次退出了大明宫。 罗峪晃晃悠悠的要走,结果他被程咬金拉住了。 “小子,来年的干旱到底准不准?” 程咬金问。 “世伯,就连陛下都不相信小子的话,您肯定也不信吧?” 罗峪无所谓的看着程咬金。 “别人不信你小子,我还真敢信。” 程咬金哼了一声。 “世伯,如果你信小子的,那就回去赶紧挖井蓄水,井挖的越深越好!” 罗峪沉声说道。 他知道程家也有不少的封地,本着能救一个算一个的想法,罗峪也没有隐瞒什么。 程咬金点了点头,他转身离开了。 路上,程咬金碰到了尉迟敬德,说了一下挖井的事情,尉迟敬德也决定在自己的封地里面挖一挖。 李靖看到这两个人在说话,他也凑了过来,最终他也决定在自家的封地挖上几口井。 主要是以现在的人力工钱,挖几口井花不了太多钱。 武官们一传十十传百,几乎家家都知道他们的顶头上司在自家的封地里面挖井,所以手里有封地的武官几乎都在封地里面或多或少的挖了几口井。 文官们则是完全不知情,毕竟挖井的事陛下都否了,大家都是偷偷摸摸的干。 罗峪原本是要去找李承乾的,结果半路上他被一个太监拦住了。 “罗峪县子,请立刻前往崇文馆……太傅李纲正在等您!” 罗峪以为自己听错了,李纲这个老小子不是被自己洗脑告老还乡了么? 下一秒,罗峪突然浑身一震。 “妈的,老子就不该写那个狗屁奏折啊!” 他破口大骂。喜欢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