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听到赵桓的话,顿时吓了一跳。 不好,官家动怒了。 按理说李纲被弹劾,他才是应该生气的人。可是他忠于皇帝,更希望皇帝往圣君、明君的路子上走。 当圣君就不能乱杀人,否则会被骂做暴君独夫。 他要保护官家的名声。 李纲连忙压下自己的情绪,劝道:“官家切勿动怒,李孝忠也是一番好意。您看,臣都没觉得有什么。” “你不必替他说话。” 赵桓眸光灿然,呵斥道:“李孝忠,你来说。” 李孝忠的性格是宁折不弯的人,我一腔热血,却换来皇帝的呵斥。 这肯定不行啊! 李孝忠昂着头,开口道:“臣的话句句肺腑,绝无半点虚言。” “李相公不知兵,让他主持军务,必定会葬送无数将士的性命,甚至我大宋的江山社稷也可能沦丧。” “臣不否认李相公的风骨,可是他在军略上的能力不足,不足以主持军务。” 赵桓冷笑道:“这么说,你很不服气?” “臣的确不服气。” 李孝忠强硬回答。 李纲看到李孝忠硬顶皇帝,操碎了心道:“官家,不要动怒啊!” 赵桓示意李纲不要管,说道:“你不服气,朕和你好好的说一说。” “先说你弹劾李纲的奏折,李纲是文官中的主战派,更是扛旗人,你认可吗?” “认可!” 李孝忠直接回答。 李纲在清流士人和百姓中,有极高的影响力。恰是如此,之前李纲被罢免,才有太学生陈东带着人叩阕请愿。 李纲代表了抗金的希望。 赵桓继续说道:“朝廷中的关系错综复杂,从来不是一派独大。” “有抗金的,有中立的,也有主和投降的。” “金人势大,无数人希望求和苟安,李纲要扛着抗金的大旗,承受了无数的明枪暗箭,更有许多的文官弹劾。” “朕压下这些奏折,已经不容易。” “现在,你这个军中的武人,也跳出来弹劾李纲,立刻就会被当枪使,成为攻击李纲的利刃。” “文官弹劾,是从文官的角度出发,现在连武人都反对李纲,等于是文武都反对。” “一旦投降派利用此事做文章,甚至有士子被煽动叩阕请愿,你说李纲还能坐稳宰相的位置,还能继续抗金吗?” 赵桓进一步道:“扳倒李纲,换一个投降派来主持大局,你就满意了?” 李纲心中感动。 他没想到这一层,官家却想了这么多,官家真是处处为他着想。 大宋有官家,就有了青天。 两京二十四路的重担压在官家的身上,太沉重了啊。 他必须为官家分担才行。 李孝忠琢磨后面颊抽了抽,连忙解释道:“臣没这个意思,也没想要扳倒李纲,就是希望他不管军务,不要掺和军事。” “李纲不管,谁来管?” 赵桓沉冷笑两声,说道:“你希望种师道,或者是宗泽这样的武将管军务,现实吗?” “枢密院是文官兼任着,要改变这个体制,朕暂时都不敢乱动,要有更高的威望和权威,才敢去推动改变。” “现在时局不稳,你就要掀翻李纲,让武将当权掌握枢密院。” “到底谁给你的勇气?” 大宋的宰相被分权,削弱得很厉害,武将更是如此。 殿前司和侍卫二司这三个衙门,掌管着全国的军队,却不能擅自调动。 要调兵,需要枢密院下令。 枢密院又只负责拟定作战的计划,只负责后勤和武将考核升迁。 三衙和枢密院相互制衡,最后的决策权在皇帝手中。 宋朝还有个最大的问题,枢密院长官几乎都是文官担任,狄青担任枢密使是仅有的特例。 文官兼任枢密院长官,不直接担任枢密使和枢密副使,因为两个官职是武将职务。 文官主持枢密院,有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以及签枢密院事和同签枢密院事。 知枢密院事是枢密院长官,相当于枢密使。 同知枢密院事是知院的副手,枢密院二把手。 签枢密院事是三把手,同签枢密院事则更次一级。 文官把持枢密院,导致枢密院拟定的战略是外行指挥内行,无法对症下药。 比如李纲守卫东京期间,曾兼任知枢密院事,耿南仲兼任签枢密院事,唐恪兼任同知枢密院事。 朝中许多的文官,都兼任着枢密院的官职。 要推翻文官掌握枢密院的权利,必定遭到所有文官的反对,因为这是实打实的利益。 赵桓暂时都没有采取行动,是他亲自筹划安排。 李孝忠也是聪明人,瞬间就反应了过来,脸色也有些发白。 没想到,他的一个举动,会产生这么多的连锁效应。 李孝忠也有些怕了,呐呐道:“臣,臣没想这么多。再说文官把持枢密院,外行指挥内行,本就错误。” 赵桓哼了声,呵斥道:“你知道是错的,朕难道不知道,李相公难道不知道,就你一个人是大聪明?”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没想这么多,是你没脑子。” “你说文官不能干涉军事,你一个武将学御史台言官的那一套,跑来弹劾文官抨击朝政,不也是干涉政务?” “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要各司其职。” “在你身上也一样。” “武将天生就不擅长玩弄政治权谋,卷进去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你的一双眼睛,不要光盯着别人,也要看看自己。” 赵桓提点道:“李孝忠,明白了吗?” 李孝忠身体一颤,背脊更是冷汗涔涔。 如果被投降派利用,卷入了文官的争斗中,后果不堪设想。 官家不是骂他,是保护他,否则怎么会推心置腹的说这么多? 他辜负了官家的苦心。 扑通! 李孝忠跪在地上,叩头道:“官家圣明,臣心服口服。” 赵桓很不满意李孝忠的态度,点头道:“起来吧,既然心服口服了,还不向李相公道歉。” 李孝忠站起身后,面对着李纲双手抱拳,九十度躬身行礼:“下官无知愚蠢,冒犯了李相公,请您海涵。” 李纲摆手道:“你也是一心为国,我能理解,以后做事情三思而行,好好为官家效力。” 李孝忠道:“李相公的教诲,下官谨记于心。” 赵桓看着和睦的两人,赞许道:“昔日赵国将相和,一力抗击秦国。如今我大宋有李相公这样胸襟广阔的宰相,更有赤胆忠心的武将,必然能击败金国。” 李纲谦逊道:“这一切都是有官家,臣听说大海航行靠舵手,官家就是这个舵手。” 李孝忠想多说几句,奈何读书不多,最后说道:“俺也一样!”喜欢大宋:朕不卖国,金狗你急什么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宋:朕不卖国,金狗你急什么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